古往今來,中國文化中有太多關於水的哲理。
有滴水穿石的堅持,有逆水行舟的勇氣,也有高山流水的詩意與美好。
水,簡簡單單一個字,卻隱藏著關於人生的大智慧。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他認為上善的人,就應該像水一樣,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
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不與世人一般見識、不爭一時之長短,就是一種最可貴的品質。
著名作家楊絳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種與世無爭、淡泊如水的氣質。
她說:“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在這熙熙攘攘的世間,多數人都擠破腦袋想著要大出風頭,可楊絳並不這樣。
她讀書寫作、翻譯治學,只是因為興之所至,並沒有一絲爭名逐利之心。
善良從容,優雅溫潤,就是她的人生底色。
所以大家尊稱她一聲“楊絳先生”。
生活中太多的人,為了實現各種人生目的,為了一己私利,不擇手段,相互爭鬥,後來反而傷人害己。
一些從不爭強好勝之人因遇事不爭搶,結果一生自在。
這種高階的生命感悟,正是上善若水的追求。
古人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人一旦能夠做到虛懷若谷,便能夠彙集百河而成為汪洋。
人如能做到無慾無爭,便能如峭壁一般,屹立雲霄。
這是需要我們用一生去學習的智慧。
做人應該像水一樣,至柔之中又有至剛、至淨、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氣度。
(一)、清淨:水的本質是清淨,人的本質也是清淨的。水猶如我們的清淨心,煩惱汙垢的沙石本來就未曾汙染過水的本身。
(二)、透明:水具備透明的特質,心的本質也是透明與光明。猶如鏡面能映照萬物,水晶能折射各色光芒。
(三)、恆順:水隨順不同的器皿顯現為不同的形態,遇方則方,遇圓則圓。修證道德的人也如此,遇到善人時以善的方法來引導,遇到惡人時以惡人接受的方式來度化。
(四)、原則:水雖然遇方則方,遇圓則圓,但卻不會變成器皿,不會改變水自身的本質。同樣的道理,修證道德的人能恆順一切眾生,但絕不會改變自己的原則;無論水處於任何形態:固體、氣體或液體,水的本質絕不會被改變,同樣的,無論我們處於順境還是逆境,永遠不變的是佛法的真理。
(五)、謙遜:水雖然是生命之根,諸寶之源,但經常往低處流,在最低處彙集。同樣的道理,具有修證道德的人也常常會低調和謙遜。越有修養之人,越會低調;越有內涵之人,越會謙虛。因謙虛好學而成為有內涵的人。就像成熟的麥穗低著頭,而空麥穗卻昂著首。
(六)、包容:水遇到阻擋物並不會爭鋒相對,而是繞道而流。包容和寬恕的人就像水一樣,既不計較,也不爭論。以善巧智慧,不傷害眾生的方式來完成自己的目標。
(七)、利生:水的存在就是利益。沒有水,人和動物無法生存; 沒有水,花草樹木無法生長、發芽、結果。人、動物、一切生命,大自然的一切萬物都離不開水的滋養。
(八)、毅力:水具備非常大的毅力,每一個滴水滴到堅毅的石頭上的時候,久而久之連石頭都穿透,這就是所謂的滴水穿石。我們人類也應該有毅力,做任何事情時候,無論如何,要做到堅持,併成功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