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剛剛成立之時,國內局勢還非常混亂,有許多戰敗的國民黨殘餘軍隊,他們不服從國家管控,肆意地在中國進行武裝反抗。同時還有許多戰亂時期產生的土匪,他們的數量也不少。新中國要想長治久安,那就必須得解決掉匪患的問題。因此在1949建國到1962年的十三年時間,我國就一直在打擊襲擾中國安定繁榮的黑惡勢力。其中著名的有西藏平叛以及炮擊金門,除此之外我國還有兩次鮮為人知的跨境作戰,那就是1961中國軍隊與緬甸政府,針對金三角地區的國民黨殘餘勢力進行的聯合打擊行動。細數新中國成立後所打過的戰役,還得數這幾個最為重要。
抗美援朝
新中國初建國內的經濟水平還比較落後,當時為了打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付出了不少的國庫資源,據統計當時的軍費支出就佔據了財政預算的一半左右,雖然中國的經濟發展暫時處在停擺狀態,但所幸這場戰爭打贏了,為中國贏取了往後數十年的安穩發展。
中印戰爭
在中國三年的困難時期之時,印度似乎覺得此時的中國沒有能力反抗,但中國豈是半個世紀前被八國聯軍侵華的中國,哪怕國家再苦難也不能忍受外來侵略者,哪怕印度有來自蘇聯和美國這兩個軍事大國的武器支援,中國也要一往無前的進攻。帶著這樣的信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僅僅只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把印度打得丟盔卸甲,乖乖地滾回了尼羅河的老家。
美國的軍事文學家曾評論過這場戰爭,他說:“也只有毛主席存在的這個時代,才能迫使美國戰鬥機在飛過越南地區時,自動的觸發報警系統。”因為這片土地上,有中國派遣的火力兇猛的防空武器和軍隊,只要美國稍有企圖,那就會被中國折斷戰鬥機的翅膀。
中蘇邊境戰役
中國和蘇聯的珍寶島戰鬥,雖然耗費時間短投入的軍事力量也比較少,但對中國國內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當時全國都處在一種戰爭準備狀態,只待戰爭規模擴大,中國立馬就能進入全民皆兵的狀態。
南海西沙戰鬥
上世紀八十年代,越南企圖把南海南沙群島的十多座島嶼收入囊中,並不顧中國的嚴重警告執意宣示對這些島嶼的主權,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中國對任何侵犯我國主權完整的勢力和組織都是零容忍的態度。很快,我國南海海軍就派遣了驅逐艦編隊,對南越進行火力打擊,迫使他們退出這些中國的島嶼,也正是這場戰鬥宣示了中國在南海的主權。
戰爭打的往往不是硬實力,而是我們平時難以察覺的軟實力。下面就介紹一下,新中國成立和軟實力方面,有哪些地方得到了史無前例的增強。
建造大量防空洞
防空洞的大規模建設主要是因為中蘇的珍寶島戰爭,當時蘇聯的軍事實力是和美國並列世界第一的,珍寶島衝突的升級,很可能會讓蘇聯派出戰鬥機甚至動用核武器,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中國政府就佈置了建造防空洞的防禦措施。當時是調動了一切可調動的力量建造防空洞,單單北京一個城市,就有數十萬人加入了建造防空洞的隊伍,最終的建造面積達到了三百萬平方米左右。
中國威懾力“兩彈一星”
中國當時的財力和技術能力西方媒體普遍不看好,認為中國完全沒必要搞原子彈。當時中國已經夠窮的了,如果再把財政收入大把大把地投入到原子的研製中,國內的情況將會過得更糟糕。但毛主席卻有非常獨到且先見的眼光,他認為中國哪怕再窮也得搞原子彈,哪怕是窮到飯都吃不起,也得咬緊牙關做出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原子彈。也正因如此,現在的中國才擁有原子彈、氫彈、核潛艇等一系列具有威懾力的核武器,可以說中國能有如今的地位,甚至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毛主席力排眾議搞出來的原子彈佔據了很大的功勞。
三線建設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央基建於對未來戰爭的考慮,提出了三線建設的概念。是以沿海地區為一線,囊括了中國大部分地區的重要戰略建設。從付出的財力和資金來看,三線建設可以說是新中國成立後耗資最大的一個戰略工程專案,據統計當時共投入了數千億 資金以及上百萬的人力,花費了數十年的時間,才最終部署完成。對現代中國的軍事工業佈局的影響也非常的重大。
毛主席執政時期,國家一切都百廢待興。國家要發展人民要進步這都需要錢,但當時中國的經濟狀況不容樂觀,事有輕重緩急,為了保證國家未來數十年的穩定發展,這代人必然是要吃一點苦頭的。但後世之人站在現在的角度,對毛主席時代的民生做出的評價卻是功過參半,那毛主席當時的決策是否正確呢?請往下看。
什麼是民生?人民的生活才叫做民生。評論當代民生的好壞,自然是要交給那個時代的人來評價。那個時代的工人、農民、幹部都是社會的主體,也只有他們才經歷了時代的變遷以及社會的進步,那個時代的人剛剛經過戰火的摧殘,許多人都是妻離子散,不說過上富裕的生活,就連吃飽穿暖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而毛主席出現後 ,帶領中華人民走出了混亂的時局,在一片廢墟上建立了新中國,使得中華人民過上了好日子。毛主席不僅從根本上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條件,更是讓自古以來飽受壓迫的人民,踏上了人人平等的康莊大道,毛主席在當時就是民心所向。
正是因為在毛主席的帶領下,人民嚐到了幸福生活的味道,所以他們對毛主席在困難時期做出的決策,也是異常堅定的擁護。因為他們知道,毛主席做這一切的根本,都是為了讓他們以及他們的後代子孫過上好日子。時至今日,雖然仍舊有很多認為自己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對毛主席當時的做法進行批判,但毛澤東時代的人民依舊把毛主席的付出銘記在心,因為他們深刻的明白,如果沒有毛主席的出現,他們的生活依舊是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死亡也會時常伴隨在他們的身邊。毛主席時代的決策,無疑是當時最英明的想法。
當時有一位農民算了一筆賬,以1970年至1980年為界限,計算養活一個家庭的支出,最後發現只要有一個小麥田,再養兩三隻母雞下蛋,那家庭的生活費和孩子的學費就夠了,要是碰上行情好的時候,還能剩下不少錢存起來。可見當時的生活水平比起現在來說也是不遑多讓的,現在對很多人來說,要養活兩個孩子都非常困難,更別說養活7.8個了,生7.8個孩子在當時卻是非常常見的事。
當然民生不僅僅是吃飽穿暖,毛澤東時期在教育和醫療領域都做出了不菲的貢獻,讓數以億記的人民的都有了工作,為國家創造經濟的同時,也讓人民過上了家中有餘糧的生活。除此之外,女性也成為了社會的勞動力組成之一,這更是歷史性的進步。要知道在以前的朝代,女子普遍都是家庭主婦,只有極少數的人才是勞動生產力。毛主席還讓人民真正的當家作主了一次,從工人和農民中選拔有用的人才,寒門也能出貴子成了這個時代最真實的寫照。
毛澤東雖然是主席,但他並沒有因為這個身份有產生任何的優越感,不僅生活節儉就連吃飯也是和普通職工一樣。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只增添了兩套新衣,還是開國大典以及訪問別國的時候穿。在一些普通的場合,他都是穿自己那洗得發白和打了無數補丁舊衣服,當時工作人員都看不下去,勸毛主席換一件好一點的衣服吧。毛主席則說,老百姓都能穿這樣的衣服,我是人民的主席自然也能穿。
毛主席逝世後,負責整理身後事的工作人員發現,毛主席穿的那雙皮鞋還是從建國一直穿到現在的。由此可見,毛主席的日常生活有多麼的節儉。毛澤東平時吃的就是家常便飯,什麼山珍海味基本就沒上過他的飯桌。在國家困難時期,就連他最喜歡吃的紅燒肉,也在他的食譜上絕跡了,他下定決心要與人民共同奮戰,一起熬過這最為艱難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