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象牙山男孩
1928年10月4日,邊界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在茅坪步雲山白雲寺召開了。原先的軍械處搬走了。毛主席、袁文才又讓這座寬敞的古寺發揮了作用。
地方黨、軍隊黨100餘人,濟濟一堂。一張破舊的條桌成了主常臺,高懸的“中國共產黨湘贛邊第二次代表大會”的紅佈會標熠熠生輝。紅佈會標下,毛主席正在作題為《政治問題及邊界黨的任務》(《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是其中的一部分)的報告。
連日的奮筆,毛主席顯得有點憔悴。唯濃黑長髮下的一雙鳳眼,依然炯炯有神。
報告已近尾聲,會場上秩序井然。毛主席濃重的湖南話在屋內嗡嗡迴響。只聽得他說:
“邊界黨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大小五井和九隴兩個軍事根據地為鞏固。永新、酃縣、寧岡、遂川四縣交界的大小五井山區,和永新、寧岡、茶陵、蓮花四縣交界的九隴山區,這兩個地形優越的地方,特別是既有民眾擁護、地形又極險要的大小五井,不但在邊界此時是重要的軍事根據地,就是在湘鄂贛三省暴動發展的將來,亦將仍然是重要的軍事根據地。鞏固此根據地的方法:第一,修築完備的工事;第二,儲備充足的糧食;第三,建設較好的紅軍醫院。把這三件事切實做好。是邊界黨應該努力的。”
毛主席的報告講完了。與會者進行了熱烈地討論,一致認為這個報告有高度、有深度,又很切合實際,切中時弊。
會議歷時三天,通過了幾個決議案,選舉產生了二屆特委。毛主席、朱德、陳毅、譚震林、陳正人、龍超清、朱昌偕、劉天干、圓盤珠、朱亦嶽、袁文才、王佐農、譚思聰、譚兵、李卻非、宛希光、王佐、楊開明,何挺穎19人為特委委員,譚震林(工人)為特委書記,陳正人(知識分子)為副書記。
會後,毛主席、朱德、陳毅留下了袁文才、王佐、劉真、龍超清以及湘贛邊界防務委員會主任鄧允庭。
“建設好軍事根據地的工作刻不容緩啊!”毛主席囑咐說:“我想了一下,有幾件事請你們幾位趕緊抓一下。”
“毛委員,只要你一句話,我王佐決不打折扣!”火爆性子的王佐說道。
毛主席衝著朱德一笑,說:“好,王團長!從現在起,你抓緊準備儲糧場所,明後天挑糧大軍到了,沒地方放,我可要剋你喲!”
“好哩,你放心吧!”王佐答道。
“超清同志立即通知各儲糧點作好準備。同時與劉真同志一起,具體負責九隴山軍事根據地的建設。”毛主席對著龍、劉說完後,又對著袁文才說:
“袁團長,你給部隊準備好挑糧的籮筐。另外,找一幫泥工、木工、石工,前往小井建造紅軍醫院。這兩件事,越快越好!”
“放心吧,我立刻就辦!”袁文才說完就走了。
“允庭!”朱德望著年近50,昔日講武堂的老同學、老戰友,深沉地說:“井岡山軍事根據地,就落在你這位防務委員會主任的地盤上,你的擔子不輕啊!潤之講的三件大事,你都要親自過問,具體管起來。小井紅軍醫院的錢,可以募捐點。”說著,朱德從衣兜裡掏出五塊銀元,交給鄧允庭:“這幾塊錢,就算我的心意吧!”
毛主席、陳毅也隨即把自己的錢交給了鄧允庭。
鄧允庭激動地接過錢,堅定表示說:“毛委員、玉階兄,你們放心吧!拼老命,我也會把這三件事抓到底的!”
建設好鞏固的軍事根據地,是毛主席長期思考的結果,也是黃洋界保衛戰勝利後的啟發。這個思想得到了朱德、陳毅等的極力贊同,並寫進了邊界“二大”黨的決議,付諸於邊界軍民的行動。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在毛主席的策動下開始了!
深秋季節,是井岡山區的最好季節,氣候乾燥,不冷不熱,幾乎天天是晴天,最適於儲糧、運糧。大隴、喬林、源頭、柏路、李亞、斜源等各個儲糧點,人來人往,川流不息。不知內情的人都說:寧岡怎麼有這麼多糧食。高層次的人卻知道:寧岡素來有“一年耕而三年食”的盛譽,這次徵糧的比例,又比邊界其他縣多收了5%,達到20%。
誰也沒有料到:毛主席、朱德也都參加了挑糧!
毛主席一大早就起床了,賀子珍為他準備了一個大布袋,背糧上山。路上,茅坪的老俵見他拿著袋子,驚奇地問:“毛委員,你也去背糧?”毛委員笑而答道:“是呀,號令一聲三軍功,我怎能不去?”可他沒想到,戰士們卻比他還搶先一步,挑籮的、揹包的,早早湧集在大隴儲糧倉庫前,這人叫:“給我再加點:”那個嚷:“乾脆來100斤吧!”……聽到這陣陣的叫嚷聲,毛主席感動了。多好的戰士啊!站著,是一座大山;倒下,仍是大山一座。
這時的軍部駐在桃寮。按計劃,軍部和其他直屬機關,到柏路一線挑糧。小小的桃寮,挑糧用具奇缺,怎麼辦?戰士們就用夾被、褲腿、衣袖裝滿糧食,背上茨坪。
朱德也來了。他找到軍需處長範樹德要根扁擔。一時,範處長犯難了:準備吧,軍長年近50,按規定可以照顧;不給吧,軍長的脾氣他是知道的。想來想去,決定先給他一根扁擔,再讓戰士“偷”去,讓他挑不成。可沒料到,朱德一拿到扁擔,就親筆寫上了“朱德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字,步履穩健地挑起糧食上山了。
從寧岡上山,到茨坪、大小五井,往返近百里,盡是羊腸小道,崎嶇不平。還要登上高聳入雲的黃洋界,別說挑擔,就是空手走路,也會累得夠嗆。可毛主席、朱德和他的戰友們卻不辭勞苦,一路上談笑風生、你追我趕,好不熱鬧、動人!
黃洋界下,近山如墨,遠山如黛,阡陌縱橫,村莊如盒。毛主席和一群戰士來到五里排一棵大榕樹下歇息乘涼。毛主席深情地望著遠方,微笑地問:“大家站在這裡看到了什麼?”
戰士們答道:“江西和湖南呀!”
毛主席搖了搖頭說:”不。這裡不僅可以看到江西、湖南,還可以看到全中國!站得高看得遠嘛。我們今天挑糧上山,不就是為了整個中國的解放事業嗎?”
毛主席的話,像一股股清流,注入戰士們的心田。
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有過這種動人的場面嗎?沒有。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難怪乎,當年井岡山軍民歌唱道:
朱德挑糧上坳,
糧食絕對可靠;
軍民齊心協力,
粉碎敵人圍剿。
一根扁擔兩頭彎,
毛委員用它把米擔。
來回走了百多里,
從寧岡挑上井岡山。
在毛主席、朱德的領導和帶動下,五大哨口修得更堅固了,糧食儲備得更充足了,小井紅軍醫院也修建起來了!大小五井和九隴山,建設成兩個鞏固的軍事根據地。
大山挺起了堅實的胸膛,哪怕帶血的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