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我發現自己越來越願意去接觸一些小眾發燒品牌的產品,他們雖然體量不大,但掌門人的出生要麼是某領域的音樂監製,要麼曾經是個發燒友,這幫人有一個特點:他們是真正熱愛音樂的人,然後就是更願意在同價位競品上給予我們更多想要的東西。能把興趣愛好轉換成職業,著實讓人佩服。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的一款天行DE26耳機就是出自這樣的品牌,知名度真不大,反正我是第一次聽說,還是最近從某吧裡看到的大討論,對於它有著近乎於一邊倒的好評。港真啊,除了原道,我還真沒見過有那麼熱烈的。然後去簡單看了看天行DE26的介紹,好傢伙,別家都想著如何堆單元的時候,天行DE26居然走的是單邊雙路入線!它可以實現無級調音,並且還能戴著它邊聽邊調,理論上可以調出無數種聲音風格,如果不是噱頭,這創意還不逆天?處於好奇心我跟掌門人聯絡借來一條聽聽,於是便有了今天的這篇分享帖。
先簡單看一下包裝盒,是個正方體,皮扣是個很巧妙的設計,開啟蓋子能看見一個收納盒,收納盒躺在軟綿綿的襯墊上,上下左右前後呵護備至,包裝盒最下方放著耳機線。
所有物品就下圖這些,收納盒的做工很不錯,塑膠圓盒裡放的是6個耳套。我還頭一次見到耳機是用塑膠膜塑封起來的,此時我腦海裡浮現出無數個蒼蠅飯館的一次性碗筷......。
顏值方面,這款耳機可選的品種很少,但有一個定製選項,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製作,但是要貴一些。我覺得手上這款顏值就已經很不錯了,面板油光岑亮,裡面的花紋也很清晰。耳機腔體用的是進口樹脂,拿手裡還是有那麼點分量的。
耳機內腔壁部位隱約可見到裡面的單元,單邊6顆動鐵單元,一共12顆,具體型號官方未提,我也看不清,如果用的是兩大名牌動鐵,按照國人的習慣吧早就吹上天了,但掌門人很低調,也很大方,小心翼翼問了問居然直接告訴我了:
婁氏22955
婁氏30265
聲揚2354
以及一顆定製的21108
說完後讓我不用提這些型號,他們家賣得是調音,呃真是自信滿滿的節奏吶~!
單邊雙路MMCX,這個設定之前有在三萬多的GEN3上見到過(更正一下,GEN3是雙0.78),但仔細去研究了一下,雖然不能理解兩者原理,但它們的目的還是完全不一樣的,GEN3是為了分頻,最終還是為了還原更好的聲音。天行DE26從官方剖析圖來看,它也有分頻的作用,但更進一步,做到了“無級調音”,也就是說透過對三個頻段的微調,可以調出各種各樣的聲音,不止如此啊,它的調音手段僅僅透過一個線控就能完成,所以,你可以對高中低頻邊聽邊調的。這個創意在業內還是首家,不過關於那條可調音的線材可不是標配,估計要到2022年才能上市,現在的天行DE26能賣這麼便宜,估計也是為了那條線埋下伏筆......。
宣告一下啊,不想引戰傳神使用者,畢竟耳機本身的設計原理完全不一樣,再加上材料也不盡相同,所以上面的描述跟音質毫無關係......。
還是說迴天行DE26,既然標配不是可調音的線材,那麼目前配的這條線如何呢?拿到手第一感覺是太粗了啦!膠皮麻花繩很是霸氣,還有一點重,但是耳掛部位設計得很不錯,有彈性,戴上耳朵也不會覺得有多重了。另外MMCX插頭很緊,插入就不願意拔出了,怕損壞插頭~。
插頭細節簡單看一下,這線的做工可以的,線芯是5N單晶銅,4絞128股,端子是不鏽鋼CNC。2000出頭能配這樣的線著實是良心大大滴好。
佩戴方面我覺得還行吧,我自己戴著是剛剛好,耳朵飽滿感比較充足,穩定性也很好。但是妹紙的話,可能會有點偏大需要忍一下......。網上有小夥伴說這耳機只有大帥B才適合戴出門,回頭率爆高。Emmm,我覺得還好吧,我們這裡是鄉下,伯伯大嬸們很少會盯著我看,頂多就是問問我耳朵上戴的是什麼,有一次姥爺突然問我戴的是不是助聽器,還說挺好看的,他耳朵不好使,讓我也給他買一個好尷尬~。
聽感方面,我就簡單聊聊3個前端下的表現。首先是樂彼W1搭配天行DE26,我主要聽的是網易音樂,買了2年會員的黑膠版。這套組合聲音並沒完全發揮出DE26的優勢,資訊量是良好的,旋律是有彈性的,有點偏暖,解析度中規中矩,但聽感還是比較靠譜,沒有惡聲,整體比較平穩,沒有大家說的激情澎湃的感受,唯一比較好的是中頻部分,聽米津玄師的《Lemon》,人聲部分很貼近耳朵,結像和細節也都比較好,很清楚,鋼琴比人聲更靠前一點,齒音控制得很不錯,低頻幾乎很少,分離度很好,即便整體味道上偏淡雅平實,動鐵味道卻極少,更像是一個動圈的聲音,這一點倒是跟大家說得挺接近的。總之這套組合主要還是適合外出隨身用,沒什麼很刺激的地方,主要是聲音穩,偏向於比較追求原味的小夥伴。
Beam3 Plus與DE26搭配,我用的是藍芽接到vivo X70PRO+上,聲音忽然打了雞血,明顯活潑了很多,味道上是要比W1上更符合我個人的口味吧。資訊量感覺跟W1上USB輸出差不多,就是按2000塊的水平是合格的,沒有越級。
我剛才提到像打雞血,主要是瞬態響應很棒,能量很大,聽流行歌,聲音節奏完全跟得上。人聲部分十分靠近耳朵,幾乎到了舔臉蛋兒的地步,當然這個是要看歌曲本身後期調音的,像玉置浩二、張學友這種,就很近很近,王菲的人聲距離我覺得更讓我舒服,俗話說距離產生美嘛!結像也比較健康吧,沒有奇怪的中頭效應,低頻下潛比較深了,凝聚比較好,量適中,刺激度略高。W1是更注重聲音還原的,但聲音比較平,沒什麼刺激點;Beam3 Plus則更偏向於HUIFI,該有的基本素質它都有,樂感上更顯活潑。
最後在山靈M6 Pro 21版試了試,我決定該部分想描寫得更詳細一點。因為這時候,我覺得DE26應該已經被推到“頂”了。
關於DE26的解析,在2000多元的價位算是正常水平,我始終堅持這個觀點,解析度不算犀利,你如果喜歡“手術刀般的解析”,對不起它沒有,但即便是在正常水平上,它也是足夠聽的,並不匱乏,整個聲音的色調會有微微偏向於暖色系的方向,所以聽任何歌曲都會帶有那麼一點暖烘烘的味道。
關於能量感,我發現能量這東西應該是跟前端的推力成正相關的,山靈M6 Pro 21版的調音風格取向,山靈粉是比較熟悉的,會帶有輕微偏暖的色調,所以強強疊加,這種能量感很炸,甚至超過了RSV!高能量帶來的好處是更要命的刺激感,這也是DE26最大的特點之一。如果把這種動鐵耳機放在更早幾年前上市的話,一般來說也就萬元級的全動鐵耳機能做到(或者說願意做到)。味道很符合我個人的聽音偏好,但是,能量這東西也是一把雙刃劍,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比如有的燒友就喜歡性冷淡調音,那麼DE26應該跟你就無緣了哈。
動態和瞬態響應。這也是DE26的亮點,力道和速度充沛,高低起伏錯落有致,而且越聽越不像個動鐵塞子......,這部分確實是越級了,其中以動態尤為突出。聽古典樂的時候,聲場不算大,但規整,主要還是動態更為搶眼,比如在貝多芬的《歡樂頌》(選自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裡,你能隨著旋律產生心理上的起伏變化,這種奇異的心情或許更接近於現場欣賞時的感覺。能夠感受到現場音樂的激情,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是用這套搭配聽流行樂,我覺得對於DE26來說無論基本聲音的表述,還是樂感上的渲染,它都能信手拈來。在黴黴的《Love Story》裡,音樂開始的掃弦和電吉他的搭配很清晰,彷彿能感受到指尖撥動的輕微細節。人聲響起,黴黴的口型很大方,咬字跟旋律裡每個音符都十分清楚,依然是那個能量充沛的音色,鮮活度很好。不過在這首音樂裡,黴黴的聲線還是能聽到一點動鐵的影子,稍微有點硬,但我並不認為這是難聽的,其實整首音樂的氛圍很融洽,你不去分析音樂裡的每一個細節的話,把它當成是一個動圈塞子完全沒毛病。值得一提的是低頻,真的有混響!下潛深,低頻動態細節豐富,也很有感染力。
【總結】
DE26能有那麼高的話題度,我認為跟它的調音不無關係,在各種前端的聆聽當中,我是充分感受到這一點的,聲音上有很多內容作為一款2000出頭的耳機,簡直就是匪夷所思。小品牌越級打怪用來吸引話題是常有的事,這麼不講武德的,能讓人一耳朵產生興奮的做法,我還是頭一回碰到......但是一想到它那根可以調音的線材還未上市,再加上DE26目前良心定價,我就覺得這事兒不一般。也許明年,DE26+標配線只會成為基礎版,那條可調音的耳機線才是真正的王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