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腫瘤,大家首先就會想到兩個字:癌症,似乎腫瘤已經和癌症劃上了等號!
但事實上,腫瘤包括了良性和惡性兩大類,我們日常所說的癌症,指的就是後者“惡性腫瘤”。而惡性腫瘤從組織學上劃分,又分為兩大型別,第一就是出現在上皮組織的細胞DNA變異,比如肺癌、胃癌、肝癌等,都是上皮組織癌變。而第二種,就是間葉組織惡變,也就是臨床所說的肉瘤,比如平滑肌肉瘤、骨肉瘤、纖維肉瘤等等。
和後者比起來,前者上皮組織癌變的出現率更高,癌與肉瘤的比例大約是9:1。而就算是上皮組織癌變,在臨床上也有不同的病理型別、病理階段劃分。在癌症的病理報告上有一堆專業名詞,後面幾乎都帶有癌這個字,但是其意義卻完全不同!
比如原位癌、浸潤癌、原發癌和轉移癌,雖然都是癌,但卻是癌症不同的階段:
1、原位癌:在人體表面和內臟器官上,都覆蓋著一層組織,臨床將其稱之為“上皮組織”。如上文中提到的一般,我們日常所說的內臟器官癌變,就是起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這種癌被稱為原位癌,它僅僅只是侷限在了上皮組織內,並未對周圍的黏膜、面板基底膜造成侵犯和破壞,也沒有發生浸潤和轉移。從科學角度來說,原位癌就是最早期的癌變,再嚴格點來說,它只能稱得上是癌前病變,所以原位癌也被稱為0期癌變;
2、浸潤癌:當原位癌的癌細胞持續發展、突破了上皮組織層並進入基底膜之後,患者就從原位癌進展到了浸潤癌,其全過程大約需要數月、幾年甚至是十幾年之久。通常情況下,早期浸潤癌一般不會出現轉移,癌灶擴散的速度相當之慢。我們所說的癌症,比如胃癌、肺癌和甲狀腺癌等,其實都屬於浸潤癌,只不過是浸潤性癌又分為早中晚期,不同階段的浸潤癌,所採取的治療手段都不相同;
3、原發癌:當人體正常器官或組織,受到多個致癌因素影響,比如遺傳基因、年齡增長、致癌物長期接觸、不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等刺激,導致細胞DNA發生變異形成癌細胞之後,其細胞變異的原始發作部位,就被稱為原發癌。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患者肺癌出現了腦轉移,在病理報告上顯示就是原發性肺癌、轉移性腦癌;
4、轉移癌:顧名思義,轉移癌就是原本該器官並沒有發生癌變,但是某一原發癌進入了轉移階段,癌細胞隨著淋巴系統、血液迴圈或直接種植到了某一器官上開始發展,最終就形成了與原發癌相同的癌症,臨床將其稱為“轉移癌”。臨床判斷轉移癌,一般有兩個標準,第一就是發生在了原發癌較遠的器官上,第二就是癌症性質與原發癌相同。
整體而言,按照病情的嚴重程度劃分,原位癌是最輕、最容易治療、預後效果最好的存在。而浸潤性癌,則是早期治療效果最好、晚期治療效果較差。轉移癌的治療效果為最差,當患者癌細胞出現全身多器官廣泛轉移時,也標誌著其病情已經進入了終末期階段、治癒希望相當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