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在甘肅臨洮縣馬家窯發現數量眾多的彩陶而得名“馬家窯文化-馬家窯型別”,出土的陶器上面繪有精美的圖案,至今,馬家窯彩陶也是史前陶器研究的主要內容。我在這裡就用“馬家窯文化”這一概念,馬家窯文化是黃河上游新石器晚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文化的分佈東至六盤山丘陵地區,大至與廟底溝文化的西部邊緣重合。北至寧夏海原縣,南至隴南地區,西到青海民和盆地,西北達武威地區。
當然一種“文化”包括居址、墓葬、出土的器物和其他方面的遺存等。在這裡我主要說說馬家窯文化陶器上的圖案發展演變的過程,和其他地區文化對馬家窯彩陶紋飾的影響。
我以前一直以為馬家窯彩陶傳承於甘肅秦安縣大地灣型別的彩陶,因為大地灣彩陶出現的足夠的早,距今約7000年就已出現,如圖。
大地灣彩陶出現了寬頻彩之後,似乎並沒有發展出更多的圖案。在大地灣型別2期~4期時期,距今6000年~5000年時,首先在陶器上出現了魚紋,顯然受到半坡彩陶或者是北首嶺彩陶的影響。在二期之後,花瓣紋、絞索紋出現在陶器上,如:人頭瓶等。
秦安縣大地灣是一交通要點,處於隴山西面,六盤山南邊。向東通往關中平原,向北經寧夏可以直達鄂爾多斯地區。所以,大地灣彩陶受到仰韶文化廟底溝型別和廟子溝文化海生不浪型別的影響,但主要受廟底溝型別的影響。
仰韶文化中期是以廟底溝型別為代表,距今約5900~5500年。廟底溝型別是在半坡型別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分佈以陝西、河南、山西為中心。廟底溝彩陶被譽為華夏之花,主要紋飾有:花瓣紋、迴旋勾連紋、凸弧紋、弧三角紋等,逐向四方擴散,向西傳播影響到秦安縣大地灣和武山縣石嶺下型別的彩陶。
廟底溝彩陶衰落後,黃河上游地區的馬家窯文化(距今5300~4000年)吸收了仰韶文化,特別是廟底溝型別發展的變體,由過渡階段石嶺下型別發展而成。馬家窯彩陶大多以泥條盤築成型,已開始用慢輪修坯,利用轉輪繪製同心圓紋、孤紋和平行線紋表現出嫻熟的繪畫技巧。陶質呈橙黃色,器表打磨細膩。彩陶的大量生產說明這一時期製陶的社會分工已專業化,有專業的製陶匠人。早期彩陶以黑色線條繪製,中、晚期以黑、紅二彩繪制花紋。馬家窯文化被分為三個階段:馬家窯期、半山期和馬廠期。在馬家窯期的時候就已形成了絢麗而又質樸的藝術風格,其成就已然達到了彩陶藝術的鼎峰。
馬家窖文化彩陶根據器型-進行設計佈局,多數繪有水波紋、漩渦紋。圖案佈局與器型很適合,圖案結構嚴謹,用圓點或小圓圈等來定位,已具有成熟的繪製方法。如圖片顯示把各個點連線起來形成主次結構線,依次展開交錯勾連,盤旋迴轉,彩繪色調單純明快,繪製的手法極為熟練,具有強烈的動感效果。用柔和流暢的粗細線條,或彎曲或直線,繪製出大量聞名於的作品。
史前人類的居址一般選擇在河邊的臺地上,臨水而居。日日觀察著水面形成的波紋、漩渦和浪花,還有水裡的游魚和水上的飛鳥,古人就很自然地將生活中天天見到的動植物繪製到陶器上。如:半坡遺存的人面魚紋盆和臨汝閻村的鸛魚石斧缸。馬家窯人吸收著廟底溝型別的紋飾運用花瓣紋、迴旋勾連紋和弧形三角紋創造性地繪製出生動的漩渦紋、螺旋紋和變體鳥紋。
半山期的彩陶紋飾傳承了馬家窯型別,是在馬家窯型別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半山期彩陶色彩鮮豔而又厚重,圖案對稱而又繁褥。紋飾以漩渦紋、鋸齒紋、葫蘆形網紋、菱格紋為主,其中鋸齒紋是馬家窯文化半山期最突出的一個特徵。
我觀半山期彩陶,器形多為罐、壺,造型近似球體。在似球的陶器上施以重彩和繪製複雜的圖案,我的感覺半山期缺少了馬家窯期質樸的律動,就如同佛造像向東傳入中國,從北魏初期的秀骨清像到隋唐時的雍容華貴。
馬家窯文化的晚期是馬廠期(距今4400~4000年),在馬廠期的初期的彩陶還保留著半山期的紋飾,也有一些變體和創新。這個時期彩陶紋飾漩渦紋很少了,主要為四個大圓圈紋和變體神人紋。到了馬廠晚期彩陶紋飾逐漸簡單化,以波紋、折線紋為主。
馬廠期已是馬家窯文化的衰落時期,陶器上繪製四個大圓圈,在圓圈裡填畫些圖案,整體上來說顯得呆滯。變體人神紋是馬廠彩陶的一個創新,但繪製得粗糙,創作時好像並不精心,用粗重的線條繪製,而那些細緻的富有動感的線條再也不見了。
總論:國內主流的觀點馬家窯文化彩陶是繼承了廟底溝型別,部分受到海生不浪型別的影響,在此基礎上發展形成了具有自身獨特美感的彩陶藝術。 但我認為馬家窯文化還受到另外一種文化的影響,就是來自中亞地區的安諾文化。
最早的彩陶出現在西亞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哈蘇那,距今約8000年。中亞的彩陶最早出現在吐庫曼斯坦的哲通文化中,距今8000~7000年,有少部分陶器用紅彩,橫向或縱向的波浪紋、直線紋、三角紋等裝飾。到了中亞銅石並用時代,以安諾、卡拉特佩、吉奧克修爾、納馬茲加為代表的遺址出土的彩陶以幾何圖案裝飾,顏色分紅、黑兩種。中國考古學家在新疆發現的銅石並用時代彩陶,其裝飾圖案在許多方面與安諾彩陶類似,因此安諾文化可能與中國文化也發生過聯絡。(藍琪等 《中亞史》第一卷)在馬家窯半山期,其彩陶大量繪製鋸齒紋也與中亞納馬加茲遺址出土的鋸齒紋彩陶相似。如圖:(參考韓建業 《馬家窯文化半山期鋸齒紋彩陶溯源》)。
還有一個證據,黃牛和綿羊是在西亞地區被馴化的。在馬家窯文化時期,黃牛和綿羊已為甘青地區居民飼養。天水西山坪遺址出土的遺存中包含小麥、燕麥和蕎麥等,研究者證實了小麥和燕麥在距今4650年左右傳入西北地區。
有馴化動物和農作物傳入,必然有族群遷移到甘青地區。一般認為從中亞向東遷徙有兩條路,一是草原之路,二是綠洲之路。如果是草原之路,遷徙族群要到達內蒙古南部也就是海生不浪型別的區域,再南下經寧夏到甘青地區。第三次全球氣候惡化發生在距今5200~5000年,紅山文化和仰韶文化走向衰落,從5000年到4200年這800年中大多時候氣候溫暖溼潤,所以從新疆走綠洲之路也不是很困難的遷移。
馬家窯文化從早期的馬家窯型別彩陶,運用細膩的手法繪製出的圖案,可以看出此時居民生活較安定,階級等級差別不大。到了中晚期,半山型別和馬廠型別的彩陶紋飾產生了變化。那些鋸齒紋、四大圈紋、變體人神紋等顯得粗獷而又神秘。從這些圖案中看出階級等級加劇並伴隨著戰爭和氣候的波動,人們透過繪製這些圖案表達出內心的惶恐和不安,那時的製陶工匠們繪製彩陶的圖案就是內心的真實情感的表達。無論怎樣,質樸動人的彩陶是人類物質文化逐漸邁向文明的里程碑,也是中國藝術文化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