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和醫學院的這份新報告還研究了人類是如何汙染太空的。宇宙航行聽起來相當刺激且振奮人心,但它同時也伴隨著危險。尤其是在當下,在太空中航行所導致的外來汙染就是一項潛在的危害。一份來自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和醫學院的新報告詳細分析了這類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圖源:BBC
外星微生物
“我之前就聽人類航天領域的同事說過,他們相當理解為什麼在目前的大環境下,公眾會對飛船帶回外星微生物、病毒或感染源等問題更加擔憂,”斯科特·哈伯德說。他是斯坦福大學航空航天專業的副教授,同時也是NASA埃姆斯研究中心的前主管和第一個火星專案的主管。
哈伯德說,並在其中大致彙報了新報告的發現。他先是闡明瞭“行星防護”的定義。
圖源:ScienceNews
“即使是在斯普特尼克發射之前,許多科研會議就曾探討過宇宙航行可能會帶來的兩種後果:第一,地球微生物可能會被運輸到其他世界,隨後對未來的科學研究結果造成混淆或汙染;第二,外星生命可能會被帶回地球,並對我們自己的生物圈構成威脅。”哈伯德說。
火星登陸
哈伯德又說,鑑於人類登陸火星的構想已經變得越來越現實,人類是時候該為外太空商業活動的出現做準備了。這份新報告建議我們在火星上建立“探索區域”來儘可能控制和削弱汙染產生的後果。
圖源:iStock
除此之外,為了減少飛船上的生物負荷,哈伯德推薦了一種“化學清洗、高溫殺菌加上減少在高度消毒的太空輻射環境和智慧機械系統中花費的時間的組合。”他還倡議我們將機器人當做助理來使用,畢竟和人類相比,機器人更容易被快速清潔。
最後,哈伯德還解釋了一些NASA為防止其計劃中的火星樣本返回 (MSR) 任務發生意外生物汙染可採取的措施,並設想了如果這份報告在當下的疫情結束之後被撰寫,它可能會包含什麼樣的內容。
相關知識
外星生命又稱地外生命,指存在於地球以外的生命體。這個概念囊括了簡單的細菌到具有高度智慧的“外星人”。研究和測試關於外星生命猜想的學科被稱作地外生物學或天體生物學[注 1]。自從20世紀中葉以來,人類一直使用包括探測地球之外的電波、天文望遠鏡觀測潛在的宜居行星等方法探測外星生命存在的跡象,但迄今為止並沒有確切證據表明外星生命的存在。有人認為發現外星人的機率很小[1][2],也有很多人[誰?]認為外星生命幾乎必定存在。
西方科學家查爾斯·林尼惠弗(Charles Lineweaver)等人提出了“銀河系適宜居住帶”。根據他們計算,這條“生命帶”距離銀河系中心大約2.3萬-3萬光年,大致相當於銀河系半徑的7%,其中含有的50億顆可能誕生生命的恆星只佔銀河系恆星總數的不到5%。
許多作品引起了公眾對地外生活可能性的興趣。有人鼓勵採用激進的方法接觸外星智慧生命,聲稱銀河系內或有智慧生命並達到可交流的程度,認為智慧生命仍按黑暗森林法則行事的想法是可笑的。
根據美國國家安全域性的一份解密檔案的研究指出,銀河系中至少有1億的行星可以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包括有適合的溫度及化學條件。
國際上一些尋找外星生命的重大努力,自左上起順時針:
開普勒望遠鏡被用來尋找適合生命居住的太陽系外行星
艾倫望遠鏡陣用於搜尋地外文明計劃
如火星上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一般的太陽系內的機器人探索計劃
BY: Loukia Papadopoulos
FY: Céline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釋出後聯絡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