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在光伏產業又獲得一項利器,這種利器就是發電玻璃,這種由中國研發的發電玻璃,其工作原理是什麼,那麼這種技術能否改變現在的缺電局面呢?對此,專家表示發電玻璃具備體積小,發電量大的特點,一旦推廣至全國各地使用,發電玻璃一年的發電量就可堪比3座三峽大壩,而中國的缺電局面也將因此扭轉。
中國此次研發的發電玻璃,很可能會成為中國未來清潔能源革新的重要推手,從本質上來看,中國的發電玻璃其實就是高透光的鋼化玻璃,與碲化鎘薄膜材料融合在一起誕生的產物,這也使其在光伏市場上具備強大的競爭力,相比光伏發電最常使用的太陽能電池板,製造發電玻璃所需的碲化鎘薄膜材料生產工藝非常簡單,成本跟生產時間也比市面上所有的光伏發電產品更少,再加上其透光效能好,可以被融合至各種玻璃上,實現全地域發電的設想。
儘管體積小,但這種發電玻璃的發電效率卻不容小覷,目前國內有多家企業能夠生產使用碲化鎘薄膜材料製造的發電玻璃,其中以龍焱能源最為領先,該企業生產的發電玻璃光伏發電效率超過17%,平均發電功率達到了100瓦,只需在一棟房子上全裝上發電玻璃,其日發電量就可供一個普通家庭使用一天,而這還不是碲化鎘薄膜材料的極限,根據國外專家的研究,這種材料的最高發電效率可達30%,這也意味著其發電效率將達到300瓦的級別。
而中國目前正在大力發展清潔能源,自2015年以來,中國已經出臺了多項政策扶持光伏產業的發展,直至目前為止,中國已經是世界上光伏發電裝機量最多的國家,光伏發電已經是僅次於水電的第二大清潔能源,未來中國如果對碲化鎘薄膜材料進行進一步發展,挖掘其潛力,再結合發電玻璃的推廣使用,那麼中國實現清潔能源革新,並利用清潔能源淘汰掉會製造大量汙染的煤電就是遲早的事。
但碲化鎘薄膜材料的缺點也是客觀存在的,以目前階段為例,儘管這種材料的生產工藝十分簡單,但用於生產這種材料的裝置卻十分複雜且昂貴,不少關鍵裝置甚至還得耗費幾千萬美元從外國引進,這也無意中抵消了碲化鎘薄膜材料生產工藝簡單所帶來的優勢,同時也使其在面對傳統晶矽材料時沒有了競爭力,但考慮到近年來中國對於國外壟斷技術突破的速度越來越快,碲化鎘薄膜材料作為未來擴大清潔能源生產規模的重要技術,中國也會早日對其進行技術攻關,一旦生產裝置成本下降,碲化鎘薄膜材料就將發揮其真正實力。
總的來說,中國的發電玻璃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一旦各項條件成熟,發電玻璃就可被用於幕牆,車頂天窗,甚至是充電寶,揹包等日常用品,而考慮到目前晶矽材料的潛力已經接近極限,碲化鎘薄膜材料將來還會成為各國的發展重心,中國發展發電玻璃,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是在為未來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