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草魚起源於3300萬年前中國西部
近日,從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透過對採自內蒙古、青海、江蘇等地的兩個似草魚的絕滅屬、種和兩個草魚絕滅種的咽齒化石,以及現代草魚咽齒化石進行對比研究發現,草魚類可能起源於3300萬年前的漸新世早期中國西部的一種肉食性魚類。那時,中國西部氣候雖然可能比東部乾燥,但仍具有草魚生長的適宜氣候條件。現代草魚則可能在530萬年前的上新世就已形成。相關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於《中國科學:地球科學》英文版。
草魚在中國被食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其現生種類自然分佈在中國東部地區,因其能迅速清除水體中各種草類而被稱為“拓荒者”。
類太陽恆星鋰丰度與活動密切相關
近日,從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獲悉,該臺麗江天文觀測站研究人員在類太陽活動恆星鋰丰度和恆星活動關係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天文領域重要期刊《天文和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按照傳統觀點,類太陽恆星的色球活動和鋰吸收線均隨恆星年齡的增加而減弱。其中活動性較強的恆星鋰丰度和恆星活動強弱之間的關係較為複雜。鋰元素是在大爆炸初期形成的少數幾種元素之一,鋰丰度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恆星活動、恆星輕元素丰度和恆星自轉之間的關係。
類太陽活動恆星通常指色球活動較強的晚型恆星。大多數晚型矮星的大氣層裡面擁有黑子、光斑、譜斑、耀斑、星珥和星冕等類似太陽的活動現象,所以這類矮星又被稱為類太陽活動恆星。然而類太陽恆星的活動性強弱與恆星自轉速度相關,自轉較快的恆星的色球活動水平、X射線輻射強度也較高。
福建農林大團隊攻克植物生長素研究難題
近日,從福建農林大學獲悉,該校研究團隊在全球率先攻克了“生長素如何促進細胞生長”這一世界性科學難題,為半個世紀以來一直未解的“酸性生長假說”提供理論依據,這一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上。
該研究發現,當生長素出現的時候,可以被細胞膜上的一個叫TMK蛋白激酶感知,然後這個蛋白激活了一序列相關蛋白,導致了細胞外面變得更酸,導致細胞壁變得柔軟,最後細胞才得於伸長。
“在現代農業中,生長素被大量使用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植物生長調節劑是未來農業的五大新技術之一。”據福建農林大學林文偉博士介紹,透過對生長素的分子機制的深入研究,有助於指導人們培育株型合適的農作物,而農作物的株型直接關係到作物產量的提高。另外,該研究還可以指導人們培育體型多樣化的瓜果蔬菜,提高品質滿足更多市場需求,這對促進農作物品種改良和優質高效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
騰格裡沙漠 每40萬年出現一段乾旱時期
由蘭州大學牽頭、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參與的科研團隊近日釋出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西北地區沙漠的乾旱週期及機制。專家表示,這有助於研判未來乾旱環境的演化。
相關地質資料表明,乾旱環境不是一直處於乾旱狀態,而存在週期性的乾溼變化。乾旱環境如沙漠的乾溼變化還能反映季風降水強弱週期的變化,因此理解乾旱環境的乾溼變化規律和機制對理解未來乾旱環境的演化至關重要。“研究顯示,騰格裡沙漠乾溼變化存在的40萬年週期與地球執行軌道的扁圓程度變化週期一致,表明騰格裡沙漠的乾溼變化由地球執行軌道的扁圓程度引起。”蘭州大學地質科學與礦產資源學院青年教師劉成英說。
幹細胞輔助壁虎再生“完美”尾巴
近日,據瞭解,美國南加州大學科學家藉助基因編輯幹細胞,幫助鱗趾壁虎再生出了更完美的尾巴。這項研究是人類發展再生療法的一大進步,有望幫助人類治療難以癒合的傷口。
壁虎自然再生出來的尾巴“只是一堆由脂肪、肌肉和面板組成的同心管”,這是因為成年壁虎的幹細胞會產生一種分子訊號,這種訊號會促進新尾巴內軟骨的形成,但不會促進骨骼或神經組織的形成。
為解決這一問題,洛齊託及其同事利用了胚胎幹細胞,並對其進行修改,使其忽略原來的訊號,然後將修改過的胚胎幹細胞植入切除尾巴的壁虎尾部殘端。結果表明,從這些經過修飾的幹細胞中生長出來的尾巴在軟骨中有骨樣的凹槽,並在尾巴頂部生成了新的神經組織。
來源:新華網、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