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雪時晴帖》是王羲之行書代表作,地位僅次於《蘭亭序》,被古人稱為“天下法書第一”。什麼是法書?法者規則也,是後人對前人書法藝術成就近似崇拜的肯定。如:學楷法宗顏柳歐趙四大家,學行法宗二王等等。
(長圖在最後)
《快雪時晴帖》是王羲之晚年(50歲後)寫給山陰張侯的一封信札,全文只有28字,此時,王羲之已經辭去官職,享受著隱逸自然的生活,盡顯恣意灑脫氣定神閒之態。全文如下:
羲之頓首 快雪時晴 佳想安善 未果 為結 力不次 王羲之頓首 山陰張侯
翻譯:山陰張先生你好,剛才下了一場雪,現在天又轉晴了,想必你那裡一切都好吧!上次的聚會我沒能去,心裡很鬱悶。你家送信的人說不能在我這裡多停留,要趕快回去,那我就先寫這些吧。王羲之敬上。
第一句「羲之頓首」是草書,筆墨流暢優雅,宛若游龍。第二句「快雪時晴」,筆畫由草書轉向行書,雍容古雅、圓渾妍媚。而第三句、第四句、第五…也都是不同字型,一句話裡面的各個字,仔細觀之,也都有不同的韻味,藝術性頗高。
《快雪時晴帖》唐初太宗賜於魏徵,後傳褚遂良。宋初存於“銅山三蘇”蘇易簡蘇舜元蘇舜欽處。後到書畫名家米芾之手。南宋初歸於高宗趙構宮廷。明代朱存良收藏,後由賣畫者售與王穉登,萬曆年間歸武狀元收藏家劉承禧,劉病重之際贈與京都收藏家餘清齋主人吳廷(吳國廷)。明末清初歸名帖收藏家馮銓。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進入內府,乾隆將此帖與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同貯於養心殿三希堂。日軍侵華後輾轉南遷貴州。1945年,日本投降後,《快雪時晴帖》轉到南京,1949年後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快雪時晴帖》被乾隆帝視為三希堂“三稀”之首,極為珍愛,他在帖前寫了“天下無雙,古今鮮對”8個小字,“神乎其技”4個大字,上蓋“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下岑“八徵耄念之寶”兩方較大印章,其他如“三希堂”等印章滿篇皆是。後有趙孟頫以“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史”的身份,奉敕恭跋。跋曰:“東晉至今近千年,書跡流傳至今者,絕不可得。《快雪時晴帖》,晉王羲之書,歷代寶藏者也。刻本有之。今乃得見真跡,臣不勝欣幸之至。”驚羨和讚歎之情溢於言表。
(以下為長圖,請把手機橫過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