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己
年輕時人都是喜歡熱鬧的。人也很難獨處。一個人的妙處,一個人自己與自己對話,大抵是中年以後的事了。這時候,人開始更多關注自己。
人到中年,不再有年輕人的激進和闖勁,一腔熱血,經歷了現實的碰撞,消磨了一些,娶妻生子有了家庭、牽掛,再消減一些,漸漸也就追求平穩、安定,日復一日就好,反映到心態上,講究沖淡平和、與世無爭、孤芳自賞成為普遍。“採菊東籬下”也好,“獨釣寒江雪”也好,都表現出一種自我怡悅的清逸審美。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飲酒·其五》/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兩首詩乍看意境不同,心情有別,但無疑都有一種抗俗之態,都有一種我的生活我做主的任性。這恰恰是俗世缺乏的。
反過來,世俗生活的壓力與節奏,更加誘發了這種心靈需求。用網上流行的話說,現在我們的身體跑得很快,我們的靈魂遠遠被甩在了後面。正如王石所呼籲的,慢下來吧,讓靈魂跟上你的腳步。
每個人都像陀螺在轉,每個人都無比焦慮,作為治癒系的一種藥方,慢生活被提倡。這又是中年人崇尚“採菊東籬下”或“獨釣寒江雪”這樣自我解脫的社會原因。
同樣,他們也一定會喜歡元代曲家張可久的《人月圓·山中書事》,裡面那句“ 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簡直是夢想中的夢想吧。
人到中年,浮華多,清靜少。
人與自然
寫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詩詞很多, 辛棄疾這篇就十分出色。
醜奴兒近
辛棄疾
千峰雲起,驟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青旗賣酒,山那畔,別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一夏。
午醉醒時,松窗竹戶,萬千瀟灑。野鳥飛來,又是一般閒暇。卻怪白鷗,覷著人慾下未下。舊盟都在,新來莫是?別有說話?
江西上饒的帶湖一直是辛棄疾41歲罷官後的山水莊園,辛棄疾在這裡度過了長達10年的休閒生活,他跟陸游是不同的,陸游總是很窮,而辛棄疾似乎從來不差錢。同樣林下退隱,陸游是身無一物,而辛棄疾儼然過著山光水色的別墅生活。這也成為辛棄疾為人質疑乃至詬病的地方,當官二十年,工資真支付得了這樣的鉅額開銷?
單說這首詞,可見帶湖風光之好,詞人生活之愜意。上闋寫雨後的莊園景緻,斜陽草樹,酒館人家,山環水繞,不要太好,居處其間,自然可以“無事過這一夏”,啥事也不想幹了,我就拍拍抖音發發照。
下闋寫人與鳥的互動,表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也展示出詩人詞客風趣的一面。好山好水,必有好鳥,詞人與鳥早在《水調歌頭·盟鷗》裡就認過鄰居了,彼此不認生,這怕是隻新來的吧?還是說要重新認識一下?詞人以詼諧的問話收束全詞,餘韻綿長。
很多人非要把這首詞說成是以閒適寫失意、寫無聊。在我看來,就是一首閒情詞,以今天的眼光看,這山這水這房這景,又何嘗不是一場赤裸裸的炫與秀?因為是愛國大詞人,必往高大上扯,這類過度解釋是一直存在的。
人與人
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如果要找一首朋友之間溫暖如春的小詩,我以為無過白居易之《問劉十九》。黃昏的雪天,燃燒的爐子,釀好的美酒,等待赴約的朋友,白居易將生活的常見場景入詩,只是進行了有機組合,一首優美動人的絕句便產生了。朋友之誼,濃郁的生活氣息,誰都能感受到的溫馨場面,詩人簡潔樸素的問候,無一不使這首小詩韻致天成,詩也成為白居易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作品。
詩在藝術上幾乎渾成,語言、情景上彷彿不事雕琢,信手拈來,這正是詩人高明之處,前兩句的對仗之工,顯然有技藝上的考量,但詩人卻儼然出以口語一般。紅、綠、白(雪)、黑(晚)的色彩搭配也有精心的安排,卻不著編織的痕跡。巧構如同脫口而出,生活化而又韻味全在,這是這首詩所以成功,廣受歡迎的地方。
這三首經典詩詞,寫出了人與自己、人與自然、人與人很美好很舒服的狀態。共享。喜歡這篇文章,點個關注哦,作者會持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