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在1910年辛亥革命前夕,改了一首別人的詩並將其贈給父親,詩篇中表明自己要外出求學,拓展知識,並有遠大志向的抱負。
將原作及毛澤東改後的詩篇貼來,與大家一起欣賞,如下:
西鄉隆盛原詩
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死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七絕 改西鄉隆盛詩贈父親 作者 毛澤東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毛澤東改後的詩篇與原作比較一下,差了兩個字,“男”兒改為“孩”兒,意思基本一樣,只是個人稱呼不一樣,後者用於子女敬對父母親時所自稱,那麼不認為有大的改動。大的改動在第二句,將“死”字改為“誓”字,動詞意思有較大的變化。
“誓”字,相對於“死”字,更加貼切於面對父親所作詩篇之述志,亦是顯示其決心誓言的壯烈無比。
接著,對整首詩篇作個鑑賞。
毛澤東當時準備要去見識外面更大的世界,及汲取更多的知識,以便學有所成而施展抱負。但他的父親思想觀念比較固執守舊,與毛澤東產生了嚴重的分歧。這時候怎麼辦呢?毛澤東改了西鄉隆盛的詩,呈贈給他的父親,以表明自己遠大抱負的決心。而他的父親看到毛澤東這首壯懷無比的詩篇後,也被他的遠大的抱負給打動,最終同意毛澤東到湘鄉學校求學。
首句,意謂立志求學,而出鄉關,將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初步向父親表明自己的想法,志氣不凡。
次句,表明決心很大,必須要學有所成,必須要施展抱負,否則無顏面對家鄉父老。
進一步向父親說明遠大的志向,那是一種激烈人心、振奮情懷的遠大的抱負。
繼續說第三句。“桑梓”,古人常在自家屋旁栽種桑樹、梓樹,後用以喻故鄉。在前面“立志”、“學不成名誓不還”基礎上,不可留戀或羈束在故鄉小小的地方,要學習更多的知識,要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尾句,人生所到之處,不無青山,不須考慮埋骨處是不是故鄉的青山。也就是說學到更多的知識及施展抱負,才是最重要的、最壯懷的。
全篇詩句簡單明瞭,表達了一種遠大高超的志向,將從韶山邁向湘鄉及更廣闊的天地。那種決心和抱負,高昂無比、激烈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