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們解釋了「串聯式」結構中的「增程器」,並透過『蓄水水池』的舉例,瞭解了同樣是用「發動機」來增程,原理卻有著一些不同,今天我們來到正題,好好地聊一聊「增程式電動汽車」到底是個啥玩意兒。
何為「增程式電動汽車」?看「通用VOLTEC混動系統」!
增程式電動汽車的定義
根據國標(GB/T 19596-2017《電動汽車術語》)的定義:
「增程式電動汽車」(Range Extended Electric Vehicle)是一種在純電動模式下可以達到其所有的動力效能,而當車載可充電儲能系統無法滿足續航里程要求時,開啟車載輔助供電裝置為動力系統提供電能,以延長續航里程的電動汽車,且該車載輔助供電裝置與驅動系統沒有傳動軸(帶)等傳動連線。
通用雪佛蘭Volt(2016)
該定義最早是由美國通用汽車公司Tate等人提出,而其圍繞著「增程式電動汽車」推出過最有名的車型便是「通用雪佛蘭Volt」、「通用邁銳寶混動」和「別克君越混動」等。所以,想要搞懂「增程式電動汽車」,就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通用汽車」的「通用VOLTEC混動系統」。
通用VOLTEC混動系統(第二代)示意圖
「通用VOLTEC混動系統」(第二代)包括一臺「發動機」、集成了「整車控制器」與「電機控制器」為一體的「電控模組」、「鋰電池組」、「充電介面」和一臺「混動變速器」等。其中T型「鋰電池組」被佈置在後排座椅下及車身中部。
通用VOLTEC混動系統中變速器的結構示意圖(手繪)
「通用VOLTEC混動系統」的「電控模組」(圖中統稱為「控制器」)上深度集成了「整車控制器」(HCU)和「電機控制器」(MCU),可同時控制「電機」、「電子油泵」、「離合器」和「整車」,其控制程度與「特斯拉Model S」同級。而該混動系統的核心在於此前提到的內建了兩個「電機」和兩排「行星齒輪組」組成的「混動變速器」。
通用VOLTEC混動系統(第二代)中變速器的結構連線示意圖
首先我們來看看其結構連線原理:
1. 「行星齒輪組1」的「外齒圈」透過「單向離合器C0」連線「發動機」,「太陽齒輪」連線「電機A」(Motor A),而「行星齒輪」所連線的「行星齒輪盤」可輸出動力直到「車輪」;
2. 「行星齒輪組2」的「外齒圈」透過「離合器C1」控制,「太陽齒輪」連線「電機B」(Motor B), 「行星齒輪」所連線的「行星齒輪盤」可輸出動力直到「車輪」;
3. 「行星齒輪組1」的「太陽齒輪」透過「離合器C2」連線「行星齒輪組2」的「外齒圈」;
4. 「電機A」(Motor A)功率較小,主要用於發電。而「電機B」(Motor B)功率較大,主要用於驅動車輛起步;
5. 「主減速器」沒有采用一般行業內常用的大/小齒輪副,而是也採用了一套「行星齒輪組」,除了處於整體設計的考慮,同樣也彰顯了「通用VOLTEC混動系統」勢必將複雜進行到底的決心。
通用VOLTEC混動系統(第二代)中變速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動圖)
得益於『兩排行星齒輪組+雙電機』的複雜構造,「通用VOLTEC混動系統」可實現「單電機驅動」、「雙電機驅動」、「低增程」、「固定速比增程」、「高增程」等多種工作模式:
「單電機驅動模式」(One Motor EV):車輛起步等低速低負載時,「發動機」不工作,「離合器C1」接合,將「行星齒輪組2」中的「外齒圈」固定,「電機B」驅動「行星齒輪組2」中的「太陽齒輪」旋轉,「行星齒輪盤」速輸出動力,驅動車輛行駛。此時純電驅動;
「雙電機驅動模式」(Two Motor EV):加速爬坡等低速高負載時,「離合器C1」斷開,「離合器C2」接合,「電機B」繼續輸出,「電機A」開始工作為「行星齒輪組2」中的「行星齒輪盤」增速,兩個「電機」相互配合,「行星齒輪盤」輸出動力,驅動車輛行駛。 此時「發動機」有被反拖的趨勢,但由於「單向離合器C0」的單向鎖止原理,避免了「發動機」被反拖。此時仍為純電驅動;
「低增程模式」(Low Extended Range):低速或高牽引力時,「單向離合器C0」接合,「發動機」工作帶動「電機A」發電。「離合器C1」接合,「離合器C2」斷開,車輛由「電機B」驅動行駛。該模式下「電機B」還起著調節「發動機」的作用,使其能處於高效區。此時仍為純電驅動,類似於「豐田THS系統」的低速混動模式;
「固定速比增程模式」(Fixed Ratio Extended Range):加速或低負荷充電時,「單向離合器C0」接合,「發動機」工作,「離合器C1」和「離合器C2」均接合,「電機B」和「發動機」同時驅動兩組「行星齒輪盤」輸出,驅動車輛行駛。此時固定一個速比,類似於「本田i-MMD系統」的「並聯式」混動模式,非純電驅動;
「高增程模式」(High Extended Range):高速巡航時,「單向離合器C0」接合,「離合器C1」斷開,「離合器C2」接合,「發動機」工作帶動「電機A」旋轉發電。「電機B」驅動「行星齒輪組2」中的「太陽齒輪」,帶動「行星齒輪盤」輸出動力。此時主要由「發動機」驅動,並調節「電機B」保持較高效率水平,類似於「豐田THS系統」的高速巡航模式;
「能量回收模式」:減速或制動的時候,「發動機」不工作,「離合器C1」接合固定「行星齒輪組2」中的「外齒圈」,「離合器C2」斷開,「車輪」帶動「行星齒輪盤」旋轉,「太陽齒輪」隨著「行星齒輪盤」轉動,「電機B」轉為「發電機」對「電池」充電。
通用VOLTEC混動變速器手繪和實物的對應示意圖
不得不說,「通用VOLTEC混動系統」中『兩排行星齒輪組+雙電機』的「變速器」是本專欄至今分析過最複雜的「混動變速器」,主要應用於「通用君越30H」、「邁銳寶XL」等車型上。那世界上還有比它更復雜的「混動變速器」嗎?你別說,還真有,至少「通用汽車」還有一套用在「凱迪拉克」混動車型上的『三排行星齒輪組+雙電機』的「變速器」。
通用汽車和豐田汽車混動變速器結構對比
不過按照其實現的油耗效果來看,基本與同期搭載「本田i-MMD混動系統」部分車型相當,略優於同期搭載「豐田THS混動系統」的部分車型。比如「通用邁銳寶混動」油耗為百公里4.3L、「別克君越混動」為百公里4.7L,「本田雅閣HEV」為百公里4.4L,「豐田凱美瑞HEV」為百公里5.3L。
「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糾結概念沒有意義
作為提出「增程式電動汽車」的通用汽車,我們卻在他們推出的『電動汽車』上看到了許多有意思的邏輯,比如:
通用VOLTEC混動系統原理分析
1. 大量工況為純電驅動:這與之前我們看到「串聯式」車型非常相似,特別是「低增程模式」,這裡容我感嘆一句:通用,你真厲害,用最複雜的結構完成了最簡單的「串聯」;
2. 「發動機」啟動後,更希望你是一輛燃油車:在類似「高增程模式」下,「發動機」主掌了大權,為整個系統提供主要動力,此外,以2016年二代「通用VOLTEC混動系統」為所搭載的「發動機」為例,其最大功率為75kW,最大扭矩為140N·m,顯然已經有著主掌大權的能力。
日產e-POWER混動系統的工作原理(動圖)
不過,無論「通用VOLTEC混動系統」的工程師如何想讓「發動機」發揮更多的作用,都無法阻攔「發動機」成為「增程器系統」的一部分。相比之下,我和幾位知乎大咖的觀點一致:「日產e-POWER混動系統」才是「發動機」勝利!這句話,你品,你細品~~
該如何去理解「增程式電動汽車」呢?
首先,國標的定義已經非常明確,所以,我覺得大家並不用糾結概念問題,而是關注「增程式電動汽車」的意義——在「電池技術」無法完全滿足續駛里程需求等關鍵問題的背景下,「增程式電動汽車」以其成本不高、節能且最易推廣的優勢,成為我國向「純電動汽車」過渡期間的最佳混動車型。
兩者的經典結構有著很大的差異,根本不是同一條分類樹
其次,國標對「串聯式混合動力汽車」(Series Hybrid Electric Vehicle)有著明確的定義:車輛的驅動力只來源於電機的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所以,無論從結構還是工作原理來看,「增程式電動汽車」絕對不是「串聯式混動汽車」的下屬分類,並且他們沒有100%的包含或被包含關係。
別談什麼概念了,你就是混動汽車,不是純電動汽車
若是真要將「增程式電動汽車」進行分類,那我們到底該將其分在那個型別呢?我覺得或許沒有一個永久的定性,而是隨著每個國家的政策變化而變化。不過,我覺得「增程式電動汽車」離政策定義的「純電動汽車」概念會越走越遠,比如「理想ONE」等車型已經在大部分城市無法作為「純電動汽車」進行上牌,也不能享受相關的政策福利,而是迴歸到「新能源混動汽車」的行列。所以,如果大家以後再看到『增程汽車』、『增程式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等字樣時,不妨這樣理解:
看到這裡,不知道大家對帶有『增程』、『增程式』等字眼的技術和車型是否有了自己的答案和理解。歡迎評論區討論。至於「增程式電動汽車」的前景到底怎麼樣?那不妨引用嵐圖CEO盧放在2020年底的一句話『增程式電動汽車是未來5-10年最好的過渡方案』,那麼各位又怎麼看呢?同樣歡迎大家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