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某男護士因工作勞累,在連續值班後,突發猝死,年僅23歲。
2019年,北京同仁醫院青年醫生王輝在家中突發心臟驟停,經搶救無效後離世,年僅32歲。
2021年1月3日,演員孫僑潞因心梗猝死離世,年僅25歲;兩天後,拼多多一員工加班至凌晨1點後,在下班路上突發猝死,年僅23歲。
……
你以為很罕見的猝死,其實每天都在發生。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每年大約有50多萬心源性猝死事例,約等於每分鐘有1人猝死,其中,87.7%致死案例發生在醫院外,因為它的黃金搶救時間只有4分鐘,院外往往來不及。
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猝死,相關報道屢見不鮮,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年輕人猝死頻發呢?
一、年輕不是揮霍健康的“資本”
根據誘因,猝死可分鐘2種,一種是心源性猝死,指由心血管疾病引發的,佔非事故突發性死亡者的80%以上;另一種是非心源性猝死,與抽菸酗酒、過度透支身體、盲目用藥、超負荷運動等因素有關。
不管是老年人還是中青年人,只要存在這些危險因素,就有可能發生猝死。
而且,大多數年輕人對自己的身體“過分自信”,覺得自己還年輕,不會有什麼大問題,所以不像老年人那麼重視疾病訊號,更不會去定期體檢,反而給了猝死趁虛而入的機會。
二、熬夜時心臟咯噔了一下,是猝死的前兆嗎?
不少熬夜黨在沉迷於“熬夜一時爽”的時候,或多或少都體驗過心臟突然“咯噔”一下的感覺,這彷彿是身體在提醒我們:心臟可能要“罷工”了!
事實到底如何?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心律失常。
白天時,由於工作、學習等各種活動,人體不斷地在接受刺激,心臟也會受到影響。而夜間本是心臟的“放鬆”時間,但你還在熬夜,還不放過它,它自然扛不住,進而出現跳動不規律的情況。
雖然熬夜不一定會導致猝死,但如果忽視身體發出的警告,那便會增加相關心血管突發事件的風險。
全球知名雜誌《Nature》刊登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心臟細胞也有生物鐘,改變其內部鈉鉀離子水平,建立一種節律,可隨著白天、黑夜變化。而熬夜會打亂這個節奏,長期如此,心臟細胞的節律就會混亂,導致心臟出問題,增加心律失常的機率,進而提升猝死風險。
所以,小九還是建議大家少熬夜,如果因工作等不得不熬夜,那第二天儘量以靜為主,避免高強度鍛鍊以及高壓力狀態,給心臟一個緩衝的時間。
三、猝死來臨前,身體會發出訊號,別大意
正常情況下,從疲勞到猝死的過程中,身體會發出一些“求救資訊”,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個訊號,及時調整。
北京世紀壇醫院幹部心血管科主任醫師銀鵬飛提醒,猝死前最為常見的三大表現為:
- 短暫心絞痛、胸悶(可持續3-5分鐘),且有壓迫感;
- 伴心慌、乏力、頭暈等,或者突發性低血壓;
- 少數患者還會出現不明原因的牙痛、胳膊痛、嗓子痛等,持續時間因人而異,可長可短,但一般不會太久。
建議長期熬夜、過度透支身體、生活壓力大、久坐、抽菸酗酒等猝死高危人群,平時要警惕這類症狀。
四、如何保護“脆弱”的心臟?
保護心臟,最簡單的方法是從生活的細節做起,尤其是以下幾點: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這是保護心臟最基本的方法,儘量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避免熬夜,注意勞逸結合;遠離菸酒,飲食也要多加註意,減少高鹽、高脂食物的攝入;同時,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等各項指標,避免加重心臟負擔,造成心臟損害。
2、儘量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
長期處於高壓、焦慮、抑鬱、壓抑等緊繃狀態下,也容易導致心臟跳動失常。平時要學會調節情緒,遇事要冷靜,避免情緒大幅度起伏,降低猝死的風險。
3、積極參加鍛鍊
長期堅持適當的運動,對提升心肺功能很有幫助。一般來說,科學的運動頻率是一週3~5次,一次30~60分鐘(不包含熱身和運動後的整理運動)。
運動時要控制好心率,推薦一個國際上通行的公式:運動心率 = 170 - 年齡,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計算一下。
猝死事件頻發,但很多人還是肆意妄為,尤其是年輕人,把年輕將當成揮霍的資本,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保護好心臟,尤其要少熬夜,一旦察覺到異常症狀,及時就醫。
參考資料:
[1]猝死是讓人措手不及的傷痛,但並非全無徵兆!.人衛健康 .2021-1-25
[2]癌症、猝死……這些都是“蓄謀已久”,提前知道訊號!.健康時報.2021-11-04
[3]猝死年輕化,請改掉這些壞習慣.人民網健康 .2016-05-11
[4]熬夜時,心臟突然“咯噔”一下是怎麼回事?.生命時報.2021-07-1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