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的男人,才有戲。 ”
對於這部所謂的火得很的電視劇,我只看了幾個鏡頭,而且都是跳著看的,具體來講,是那位在看,我在邊上瞄了幾眼,不偏不偏,看見蘇大強了——對於這個演員,我是比較喜歡的,特別是《北平無往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女孩要學習,二哥在打遊戲,於是就出來理論,母親不管,大哥出面,這才平息了下來。典型的重男輕女家庭,這種劇情不用腦袋都能想得出來,最後是女孩有了本事,十分孝順,而男孩是個敗家仔。
不覺得蘇大強作,他這樣的家庭,在中國有千千萬萬,大家在笑話他,諷刺他,甚至喜歡他的同時,看看我們自己,看看身邊,或許不是完全的像,但很多人會發現,男人要麼是頂天立地的主,要麼就是個窩囊廢。
醜化男人,突出女人優越的一面,這是一種手法,也是現實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在家庭中,可能連蘇大強都不如。
首先,論地位,我到現在都不知道自己是什麼地位,唯一清楚的,就是賺錢,賺不到錢,家裡就無法生活,一家老小的開支上哪弄去,貼近一點,我就是個奴隸,地位是什麼,是你說什麼是什麼,但我說什麼,大家都側身一聽,散了。
其次,論權力,我在家的權力,就是當司機,就是當僕人,我不敢下命令,怕大家記仇,怕大家生氣,於是乎,有什麼事我就自己幹了,比如說想喝杯水,邊上坐著一圈人,叫了幾遍沒人理會,還不如自己倒。在父母面前,我沒有權力;在孩子面前,我沒有權力;在家庭面前,我更沒權力。
然而,論理想,我的理想是什麼,沒人知道,也沒人問,大家問的,是我什麼時候發工資,是什麼時候逛超市,是什麼時候買衣服,是什麼時候交什麼錢,至於我的理想,我的作品,從來都只是我的想法而已。
一個男人活成這樣,還有意思麼?
總不能去死吧,於是就要作,不斷地作,作出風格作出水平,偶爾體現一下自己的存在,偶爾也表現一下自己的才華,偶爾也提醒大家我還有一條生命。不是嗎,蘇大強賣房子,買房子,為兒子為女兒,他或許想過自己要做點什麼自己的事,但他只能千方百計地讓人知道他的難處,讓人看到他的問題所在,或許他什麼也解決不了,但他就是在解決問題。
沒有這麼作的人,又怎麼體現出這個家庭的問題?
男人世界的辛酸,並非表現得都英雄主義,他必須是一個頂樑柱,維持這個家庭,使之不會坍塌,可能這個角色時暗時明,像蘇大強那麼作;有可能這個角色十分的剛強,領導了整個家庭的成員。但是,回到生活當中,無論是男當家或是女當家,每天都要處理無數個問題,只是方式不一樣罷了。
辛苦地賺錢,把錢交給女人,而女人什麼也不做,每個月發零用錢,這樣的家庭很多,能算是作嗎?為了子女的成長,做一些奇葩的事,這是作嗎?每個家庭的生活方式不一樣,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只要這個家庭沒有家破人亡,只要這些成員都還活著,都不算是作。
作,就是作死。
對於作的定義,觀眾或許太過於緊張了,比蘇大強作的人太多太多,只是蘇大強這個角色演得太像很多男人,引發了共鳴,引發了討論。
什麼叫作?我舉一個小例子,一個男人離婚後找了另一個女人,把錢交給這個女人打理,這個女人拿到錢後,不但沒有管理好家庭,反而毒打男人與前妻生的孩子,這種才叫作。那些完整的家庭,重男輕女,已經不是個案了,整個社會都這樣,要說作,就是整個社會都在作。
其實,透過蘇大強這個角色,女人們也應該看看身邊的男人,他們是不是蘇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