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呂濤的世界崩塌了,在短短的一個月內。
兒子呂沐晨這樣形容:“一個月前父親還在地裡幹活,滿身是汗;一個月不到,體重掉了30斤,高燒39度,一燒就是六七個小時,說話喘到旁人需俯下身湊近了才能聽見。”
某日早上,呂沐晨正要出門上班,父親罕見地叫住他抱怨前一晚睡覺時“胸痛了三次”。呂沐晨回憶,父親這一年始終有些乏力,臉色不好,胃口也不如從前,種種的外在表徵很容易讓人把問題的根源歸結為上了年紀。
父子倆生活在北京郊外。退休後,76歲的父親時不時下地操持農活。這些年,一家人像一架斜坡上的板車,呂沐晨在前頭拉著,父親與母親在車後推著,緩慢而堅定地向坡上走去。
圖源新華社
呂沐晨覺得上了年紀的人,身體不適很正常,沒太往心裡去。姐姐在醫院工作,他隨口回了句“你給我姐打電話”便出了門。只短短半天時間,壞訊息傳來,CT顯示父親有胸水。雖然診斷的結果還有待進一步檢查,但看完片子,醫生們都覺得,大機率是惡性腫瘤。
急轉直下的劇變,讓全家陷入了恐慌。
1 被“惡魔”盯上的人
從CT上看,呂濤不光出現了胸水,胸膜還出現了增厚的跡象。究竟是肺腺癌還是胸膜間皮瘤?初診的醫院不敢妄加判斷。想要明確診斷,需要穿刺,取組織進行活檢。
在朋友的建議下,一家人來到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胸外科醫生看了CT,懷疑是胸膜間皮瘤,建議掛胸內科。“當時心裡就咯噔一下,常識告訴我,掛胸內科意味著可能沒有手術機會了。”呂沐晨回憶。
接診的是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胸部腫瘤內二科主任方健。綜合臨床症狀、CT和胸膜活檢,方健給出了明確的診斷:惡性胸膜間皮瘤。
在等候“宣判”的二十多天裡,呂沐晨想過無數可能的病因,也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但這個診斷比他預想的最壞結果還要糟糕——父親得的是一種極為罕見的腫瘤,中國每年確診病例僅三千人左右,發現得不夠早,情況很兇險,也沒有特效藥。
胸膜間皮瘤是一種原發於胸膜間皮的惡性腫瘤,雖然罕見,卻具有高度侵襲性。疾病起初就像呂濤的一樣,只是輕微胸痛、乏力,沒有明顯的特異性症狀,這讓診斷變得困難。等出現症狀時,大多數患者的病情已經進展或發生轉移。“如果不治療,自然生存期只有一年左右。”方健說。
一家人被嚇壞了,他們從未聽說過這種疾病。拿到確診報告,全家人立刻做了一個決定,不告訴父親全部實情。他們這樣告訴父親:得了腫瘤,按醫生說的治就好了。父親性格內斂,又不愛說話,一生都如此。家人們擔心如果告訴他是惡性胸膜間皮瘤,他會把自己憋壞的。
為了讓父親振作,一家人制定了詳細的抗癌“五年計劃”——如何治療、如何飲食、如何康復,希望用這種方式給父親以希望。嘴上這麼說,全家人的心沉到了谷底。父親的病情進展迅速,身體每況愈下。狀態最差時,幾乎吃不下東西,只能依靠營養液維持。
更糟糕的是心理狀態。呂沐晨回憶,第一次在診室見到方健,得知自己的病情不樂觀,父親全程耷拉著腦袋,整個人蔫蔫的,似乎沒在聽醫生說話。住院的那段日子,父親成宿地睡不著覺,過往生活中的片段漸次浮現,像是在放電影一樣。
和很多傳統的中國家庭一樣,呂沐晨是在無聲的愛中成長的。父子之間更習慣用迴避來解決情感問題,他們從未有過親密的肢體接觸,更不會表達愛意。沉默歸沉默,父親患病後,呂沐晨始終陪伴在側——做飯、收拾、捶腿按摩……他用實際行動一點點地讓父親感知,在他身邊的這個人,是愛他的。
惡性胸膜間皮瘤預後較差,既往未經治療的晚期或轉移性惡性胸膜間皮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只有12-14個月,5年生存率僅約10%。這意味著,父親的生命可能進入了倒計時。在父親面前,呂沐晨是沒有眼淚的,脆弱總是在無人處顯露,在車裡、夜深人靜的晚上,他想起父親的病情,眼淚嘩嘩往下落。
2 找尋生路
沒人說得清“惡魔”是怎樣盯上呂濤的。石棉暴露是胸膜間皮瘤最主要的致病因素。農村家庭過去經常用石棉瓦搭建頂棚或車棚,房頂也會使用石棉瓦。這被呂沐晨視為父親最有可能的致病原因,“我們家也用石棉瓦蓋過房,過去的石棉瓦質量很次,父親幹活時沒戴口罩”。
對於呂沐晨來說,以前擁有的全部寵愛,在父親患病後就轉化成了百分百的責任。他是家中獨子,很多事情都等著他拿主意。他跑醫院,託關係找熟人問病情、找治療方案。在大多數人眼裡,得了惡性胸膜間皮瘤就像是被判了死緩,但呂家人不願聽天由命,決定和上天較個真。
很長時間以來,惡性胸膜間皮瘤患者的選擇只有化療,化療藥物問世之初,效果並不理想,客觀緩解率只有4%-15%。2004年,含鉑雙藥化療方案成為標準治療,但效果依然不理想,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僅僅從9.3個月提高到12.1個月。
化療如同一場無差別攻擊,含有毒性的藥物會攻擊人體內的每一個細胞,無論是正常的細胞,還是癌細胞。脫髮、噁心、嘔吐、白細胞降低……有些人還沒治好病,先被化療的副作用打垮了。想到父親已經76歲了,兒女拒絕了化療的方案,全家人尋找新的可能性。
山重水複之中,呂沐晨從方健那裡聽說有一種“雙免疫治療”的新方法。不同於化療,腫瘤免疫治療透過啟用人體自身免疫系統抗擊腫瘤。而雙免疫治療是兩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獨特組合,分別靶向兩種不同的檢查點——PD-1和CTLA-4。
“兩者具有潛在的協同作用,產生1+1>2的效果。”方健比喻,PD-1幫助現有的T細胞識別腫瘤細胞,而CTLA-4能促進T細胞的啟用和增殖,啟用的部分T細胞在分化為記憶T細胞後可以“牢記戰鬥”,保持“長期”作戰能力。
呂沐晨聽不懂這些深奧的醫學名詞,方健解釋,“這是15年來首個為惡性胸膜間皮瘤患者帶來生存獲益的突破性療法,患者有機會在不用化療的情況下延長生存時間,提高生存質量。”
回到家,呂沐晨瘋狂地查詢資料,搜尋關於雙免疫聯合治療的一切。20世紀90年代,日本科學家本庶佑和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分別發現了PD-1和CTLA-4免疫檢查點,經過漫長而艱難的轉化,2011年,全球第一個腫瘤免疫治療藥物CTLA-4抑制劑在美國上市;2014年,全球第一個PD-1抑制劑獲批,腫瘤治療從此進入全新的腫瘤免疫治療時代。2018年,本庶佑和詹姆斯·艾利森因為在腫瘤免疫治療方面的突出貢獻,共同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呂沐晨看到了新的希望,一家人決定,試一下。
不過,父親接受雙免疫治療的第一個療程,效果卻並不好。“一個療程後,病灶反而增大了。”這讓方健困惑:究竟有效還是無效?要不要停藥?他和團隊判斷:這是假性進展。咬牙繼續用了兩個療程,情況發生了變化:呂濤的病灶開始縮小,胸膜變薄了,胸水開始吸收,症狀逐漸緩解。
圖源新華社
3 柳暗花明
面對突如其來的改善,全家人驚喜不已。呂沐晨也感受到父親病情的好轉;狀態最糟的那陣子,父親什麼都吃不下,全家人只能把粥打得稀爛一點點喂;現在,父親已經能夠正常進食並照顧自己。
更讓家人欣喜的是他的精神狀態。父親平日話就不多,生病後更加沉默寡言,一副懷揣心事的頹喪模樣。他從不主動挑起話頭談論病情,更不會傾訴內心深處的苦痛。和父親獨處時,呂沐晨甚至不知該說些什麼。而現在,父親已經開始小範圍活動,偶爾還會聊起病友的家長裡短。
按照方健的診斷,呂濤目前進入疾病緩解狀態,體重也在恢復之中。
療效之外,患者最關心的莫過於安全性。化療已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兩種免疫治療聯合使用,會不會也增加了安全性風險?
“在治療中,呂濤只是在後期出現了輕微的皮疹,對症處理後很快就解決了。”方健說,“雙免疫聯合治療的毒副作用並不會因此成倍增長。與傳統治療不同,免疫治療可能引起相應器官出現炎性症狀,以面板和胃腸道症狀最常見。雙免疫治療的毒性總體可控,隨著使用經驗的增多,國內醫生的應對經驗也愈加豐富。”
4 重生的希望
1989年從醫學院校畢業後,方健一直從事晚期胸部腫瘤的治療。“三十多年前,治療手段有限,有的病人在我這裡看了沒多久,就再也不出現了。”方健回憶,作為腫瘤內科醫生,當時他所做的事情就是陪著一個又一個病人度過他們生命中的最後時光。
三十多年後,惡性胸膜間皮瘤的治療終於迎來了革命性的突破,雙免疫療法的獲批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被延長的生命有望從“以月計”變成“以年計”,雙免疫療法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所接受,包括美國、歐洲在內。
治療曙光已現,但對於患者家庭而言,錢也是至關重要的問題,這決定了多少惡性胸膜間皮瘤患者最終能夠從這種創新療法中獲益。
除了年邁的老人,呂沐晨還有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讀書、日常起居,哪裡都要花錢。如果堅持雙免疫治療,花費將遠遠超出大多數家庭的承受範圍。呂沐晨們將治療的部分希望寄託在社會力量上,期待透過各方的努力,讓整個家庭不至於被經濟負擔所累。“雙免疫聯合治療如果能被各類保險和患者援助專案所覆蓋,將是惡性胸膜間皮瘤患者的福音。”
呂沐晨們的願望正在逐漸實現。為了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提高用藥可及性,中國癌症基金會在第一時間啟動了患者援助專案,對於符合援助條件的患者而言,若採取公斤體重的方案,患者自付比例有望較上市價格降低76%。按照以往的經驗,如果未來能疊加地方商業補充保險,患者的自付比例可在患者援助專案的基礎上再降低20%~40%。這對於呂沐晨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訊息。
探索難治性疾病,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高生活質量是一代又一代研究者的夢想。惡性胸膜間皮瘤只是“免疫雙子星”在中國的首秀,在更大的世界舞臺上,雙免疫治療已在包括肺癌在內的其他高發瘤種上開花結果。而對於其他存在高度未被滿足治療需求的疾病領域,研究者們正在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與疾病抗爭的那段時間裡,呂沐晨陪伴父親走過了刻骨銘心的日日夜夜。科學創新為胸膜間皮瘤的治療帶來了新的突破,小家的微光、醫學的微光、社會的微光,共同為癌症患者帶來了希望之光。
給生命以時光,在一呼一吸之間,奏響生命的樂章。
(轉載自南方週末,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呂濤、呂沐晨均為化名)
參考資料連結:
[1] 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79245.html
[2] CheckMate-743 3-year follow up data
[3] https://www.prnasia.com/story/322077-1.shtml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