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張羅在與患者交流。 資料照片
人物小傳
張羅:1969年出生,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臨床醫療系,1993年進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工作,2020年8月任院長,主任醫師、教授,重點從事以過敏性鼻炎和慢性鼻竇炎為代表的慢性鼻病發病機制和臨床診療研究。
醫學界流傳著一句話:“金眼科,銀外科。”在醫學大家族裡,耳鼻喉科是小學科。而作為耳鼻喉科的亞專業,鼻科更不起眼。然而,張羅卻用了近30年時間,潛心鑽研難治性慢性鼻病,在鼻腔裡做出了“大學問”。
今年3月,世界前沿學術期刊《過敏科學》首次為中國留出整期版面,展示中國學者在過敏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張羅擔任客座主編並撰寫述評。
“要讓世界聽到中國聲音!”張羅堅定地說。
20年前,在國際鼻科學界,中國學者聲音不響;如今,中國學者的聲音越發響亮。中國學者參與制定了26個國際診療指南,《中國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英文版首次釋出,在鼻科學和過敏科學的國際舞臺上發出了響亮的中國聲音。
“雖然工作並不輕鬆,但還是要展開調查、摸清家底”
在北京同仁醫院門診樓頂層,有一片區域。每天傍晚,都會有工作人員走上天台,取下測量花粉的玻片,送到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進行染色讀數。自2012年起,每年3月初到10月底,北京市氣象臺和北京同仁醫院聯合釋出致敏性花粉濃度指數預報。氣象預報中的“花粉監測”和“花粉預報”,基礎資料就來自張羅團隊。
20多年前,張羅就注意到:每年春秋兩季,鼻科門診都會擠滿患者,此起彼伏的打噴嚏聲和擤鼻涕聲,均來自過敏性鼻炎患者。
患者為什麼多?發病有什麼特點?“雖然工作並不輕鬆,但還是要展開調查、摸清家底。”張羅說。2005年,張羅團隊展開了過敏性鼻炎流行病學調查。經過數月追蹤、記錄、收集和分析,一個填補歷史空白的數字出爐了:中國過敏性鼻炎的患病率為11%。
隨著時間推移,過敏性鼻炎患者的數量還在不斷增加。2011年,張羅團隊開啟了第二輪大調查,此時的患病率從11%提高到18%。基於調研,我國發布了首部英文版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南。
對花粉跟蹤研究了10多年,張羅團隊終於發現花粉的“行蹤軌跡”:在北京地區,春季最容易引起過敏的花粉是大果榆、青楊白樺等植物;夏天的致敏花粉主要為野牛草、狗尾草等;秋天,引起花粉症的植物主要是藜草、蒿草等。
目前,北京設立花粉監測點13個,另外17個北方城市設立監測點40多個。北京市氣象局和中國氣象局都增加了花粉濃度指數預報。每個地區導致過敏性鼻炎的過敏原並不相同,且種類繁多,以往患者確診需要檢測約20個過敏原。張羅團隊將全國分成東北、華北、華中和華南4個大區,並確定常見的5至8種過敏原檢測組套。患者可以更準確地鎖定範圍,減少過敏原檢測數量,降低成本。
“看似一個小問題,可背後需要運用多學科知識來診斷”
張羅是一名鼻科專家,他的科研“嗅覺”也極其敏銳。
在門診中,張羅有不少“老病號”症狀很像花粉過敏,但是每次抽血檢測過敏原時,結果都顯示為“陰性”,為何?張羅琢磨:“如果把打噴嚏、流鼻涕的人都當作過敏性鼻炎處理,至少有40%至50%的人是被誤診的。”
隨後,張羅團隊抽絲剝繭,發現奧秘所在:打噴嚏、流鼻涕的症狀背後,潛藏著多種鼻部炎症。想要確診,必須對鼻腔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細胞進行計數或者血清特異性IgE進行檢測。經過檢測,很多“老病號”得到了明確診斷和對症治療。
張羅發現,每逢霧霾天氣,過敏性鼻炎患者數量就會增加,這引發張羅關注過敏性鼻炎和空氣汙染之間的關聯。“看似一個小問題,可背後需要運用多學科知識來診斷。”經過調查發現,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等空氣汙染物濃度升高,會影響花粉孢子的完整性,釋放過敏原,增加致敏性,導致患者症狀加重。
“只要能幫助患者減輕痛苦,我覺得一切都值得”
“情況怎麼樣?”一名曾做過鼻腫瘤切除手術的複診患者緊張地問。戴上護目鏡,張羅將內鏡探頭深入患者鼻腔內輕輕遊動,鼻內結構在螢幕上清晰顯現。“恢復得很好,不用擔心。”張羅的話,讓患者長舒一口氣。
鼻腔鼻竇內翻性乳頭狀瘤是鼻腔鼻竇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特別易復發。臨床上,有人曾做過十幾次手術。除了造成面部損毀外,反覆發作也會帶來癌變風險。
對此,張羅團隊展開對鼻腔鼻竇內翻性乳頭狀瘤的研究。長期以來,國際上公認的標準是以大小來分期:腫瘤越大,分期越高,疾病程度越嚴重。然而,張羅團隊發現,腫瘤大小並不能夠完全代表疾病嚴重程度,反而是腫瘤根基部原始生髮位置,更能決定腫瘤嚴重程度和復發風險。
2019年,張羅團隊在國際上提出以腫瘤根基部位為導向的腫瘤臨床分期系統。成果在頭頸外科權威期刊《頭頸科學》發表,並被選為封面文章。這意味著,鼻腔鼻竇內翻性乳頭狀瘤的國際分期標準被改寫。張羅團隊發現,新標準下,患者遠期複發率僅為6%,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要根據不同患者的特點,針對性做出治療方案。”張羅認為,在臨床上,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很多醫生的處理方式是“一切了之”,但手術只能解決大約一小半患者的問題,還有一大半會反覆發作。復發根源在於,不同患者具有不同的炎症體質。據此,他們確立了一項新診斷標準,鼻息肉復發“可知可控”,治療“有的放矢”。“只要能幫助患者減輕痛苦,我覺得一切都值得。”張羅說。
■記者手記
用恆心和耐心造福患者
“有一名海上救生員,救人無數。然而,當別人問他一生救過多少人時,他卻說只救過5個。人們問他為什麼。他說:救活的人忘了,沒救活的5個都記住了。”
張羅給記者講了這個故事。作為臨床醫生,張羅治好的患者成千上萬,但大多數都沒有給他留下很深的印象。相反,那些沒治好或治好了又復發的患者,卻常常令他心中惦念。他認為,這樣的病例更有研究價值。破解一道難題,造福一群患者。
其實,越是治不好的病,越需要有人鑽研,越需要醫生有恆心和耐心。醫學是一門探索性科學,充滿著風險與挑戰,只有那些不甘平庸、不畏艱險、勇於攀登、善於創新的人,才能領略奇絕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