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打個比方。
華夏村的老趙趁著黨的農村政策好,搞多種經營,這幾年發家了,想在村裡蓋個新房。
村裡的宅基地很多,其中老李家的宅基地是不錯的,他家祖上是世世代代的大地主,後來衰落了。但是老趙認為他家那裡的風水不好,於是選擇了老郭家的宅基地。
趁著改革的東風,幾年後村裡的老王,老劉,老孫相繼成了暴發戶,都想蓋房子,因為當初老趙沒選老李家的宅基地,說他家的風水不好,所以他們也懶得選這塊地方,因為村裡的宅基地很多,誰願意讓人家指指點點呢!
這樣我們就能很好的理解宋朝沒選長安作為首都,後面的朝代就更不會選了。
那宋朝為什麼沒選長安作首都呢?五代十國也沒有想定都長安的?
以前長安也經歷過多次劫難,但是都劫後重生,沒有到崩潰的邊緣。
直到一個人的出現,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朱溫。
朱溫從小喪父,是個名副其實的地痞流氓,本來吃飯都成問題,但是高考落榜生黃巢的一首反詩把自己帶進了墳墓,卻把朱溫從小混混帶成了一線大網紅,直逼人生巔峰。
歷史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也張和黃巢開了個玩笑,他寫這首詩是表達自己的抱負的,而真正實現這一抱負的確是朱溫。
這首詩寫於乾符元年左右,二十出頭的朱溫開始和黃巢一起起義反抗朝廷,從這開始朱溫的人生就行開掛了一樣,一路高歌猛進,先是跟黃巢攻城掠地,所向披靡。之後又在關鍵時刻投降朝廷,反殺自己的老東家黃巢。
黃巢寫反詩的十年以後,也就是中和三年,由於朱溫和各路節度使的圍攻,黃巢退出長安。唐僖宗賜名朱溫為:朱全忠,擢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這件事情為長安的衰落打下了大大的伏筆,也把汴州也就是開封推到了歷史舞臺的中央。
從此朱溫以河南為中心,不斷充實自己實力,逐漸成長為唐末最大的割據勢力。
像朱溫這樣的小混混最擅長投機取巧,在各種勢力中周旋。
偏趕上大唐氣數已盡,宦官專權,鬧的朝廷上下烏煙瘴氣,雞犬不寧。
皇帝還被李茂貞給綁架了,這時候老朱果斷出手,救出皇帝,狹天子以令諸侯。
這一手綁票的絕活老朱拿手,只不過之前沒綁過這麼大的。
過一段時間,老朱覺得不能再長安再待下去了,長安這棟破房子,裡面的珍寶倒是不少,但是四處漏風,還有一群賊惦記著。
可是皇帝這個大宅子真心不錯,住著那是真舒服。
於是他想了一個絕招,把整個長安城都打包快遞到洛陽。
很快大錘八十,小錘四十的拆遷隊上場了。
一千兩百餘年的長安城,毀於一旦。
幾經輾轉,老朱還是自己當了皇帝,把老巢汴梁城作為了新國家的首都。原因很簡單,這裡都是他的人,住著安心。
曦暉朗曜,年矢每催。
無論朱溫,李克用及他們的子孫部屬在汴梁城裡怎麼折騰,但是黃河還是那條黃河,汴梁城還是那座汴梁城。
當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他也曾和弟弟趙光義討論過首都的問題。
但是長安並不在他們討論的範圍內。
原因也很簡單,還用華夏村來打比方。
老趙本來是村裡頭號大地主柴老爺家的長工,柴老爺年齡也不算大,本來大好的前程,但是突然暴斃身亡。
柴老爺的兒子還小,老婆也幹不了重活,生前又和老趙不錯,於是就便宜了老趙,連老婆孩子帶柴老爺的大宅子都姓了趙了。
有人跟老趙說:老李家那有個破宅子,宅子雖破,但是很大,而且風水很好,據說老李家祖上好幾千年都是村裡的頭號大地主,只是後來讓一個長工陰了,從此沒落。
你把它買過來,重新蓋個大宅子,那多氣派,沒準你家也能火他個幾千年。
於是老趙找來弟弟小趙商量。
蓋這麼一個大宅子,那得花老多銀子了。柴老爺剛死,處理他那些爛攤子就花了不少銀子,如果再建一個大宅子,我又得勒緊褲腰帶,吃糠又咽菜了。
再說了柴老爺的這個大宅子也相當氣派,四層獨棟別墅,佔地面積4000平方米,自帶地下車庫,超大花園,狩獵場,游泳池,傳承了中華傳統的建築精髓,古雅奢華,盡顯雍容華貴。
要是你,你怎麼選?我是會選柴老爺的宅子,省下的錢還可以多娶幾個媳婦,多吃點好吃的,那不香嗎?
老趙也是一樣,於是他傳出風聲:老李家的老宅子風水不好……
同理,宋朝如果要遷都長安,首先是人,其次是錢。
汴梁城五六十年的基業,人口超過百萬,漕運發達,商業繁榮,統治集團大部分都在汴州經營多年,定都在此有利於團結人心。
清明上河圖
反觀長安,民生凋敝,十室九空。關中地區一片蕭條,畜產蕩盡,廬舍頓空。
選長安作首都,需要重建,花費巨大。北宋剛剛建立,百廢待興,到處都需要銀子。
另外朱溫毀長安後,長安人口大量南遷,已經失去做首都的基礎。
再加上長安交通不便,環境惡化等缺點,所以長安根本都就進入不了趙匡胤遷都的備選方案中。
後面的元朝和清朝是草原民族,他們當然會選擇更靠近草原的北京為首都;至於明朝,朱元璋是江南人,讓他在大西北的戈壁灘上安家,大機率上他是不會同意的。
時移世易,造化弄人,長安再也不是那個天選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