絹帕麻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兩袖清風朝天去,免得閻閭話短長。
清廉二字,自古以來就是對為官之人最大的要求,可惜回顧歷史,歷朝歷代中能叫得上名號的,都是野心勃勃的大貪官,真正為國為民、兩袖清風的清廉之臣往往是屈指可數。
當然,每個朝代都有其治理之道,對古代的君主們來說,他們想了很多的辦法來整頓吏治,懲處貪官。然而,貪官是消滅不盡的,要想達到完全的清廉,更多地還是要靠官員們的自覺。
自覺之人雖少,但並非不存在,比如清朝的一位大臣,他在告老還鄉的時候,就因為兩袖清風,而不得不裝十幾箱磚頭充臉面。
一、三代重臣孫嘉淦
孫嘉淦,清朝康熙年間生人,他從小便喜愛讀書,可惜由於家境貧寒,他不得不一邊耕種一邊學習。
幸好,皇天不負苦心人,在孫嘉淦三十歲的那一年,他成功考取了進士,開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
孫嘉淦的仕途走得並不順利,在康熙執政期間,他從來都沒有得到過重用。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雍正當權之後,當時,雍正希望自己可以廣開言路,所以下令讓大臣們給自己提意見。
大臣們都知道雍正脾氣陰晴不定,沒人敢先開這個口,但是孫嘉淦不一樣,他是一個言官,而且說話非常直白,所以他當時絲毫沒有多想,直截了當地給雍正提了九個字:“親骨肉、停捐納、罷西兵。”
這寥寥幾字可以說是震驚了整個朝廷,如果說,提出“停捐納”也就罷了,因為這一舉措畢竟是當初為了籌集軍費而作出的,的確不適合現如今的朝廷局勢。
可是,“親骨肉”和“罷西兵”對於雍正來說,可以說是他的逆鱗所在了。
誰不知道,康熙末年九龍奪嫡,雍正的皇位是靠著和親兄弟廝殺才得到的,而雍正即位之後,更是對親生兄弟們痛下殺手,一個都不放過。
孫嘉淦在這樣敏感的時期提出這樣一個建議,可以說是直接打了雍正一巴掌,而“罷西兵”這個建議,顯然更加不合時宜。
彼時,邊疆的戰事頻發,正需要軍隊支援,所以孫嘉淦在這個時候提出這一建議,甚至會讓人懷疑他的居心。
雍正對於孫嘉淦也是氣極,恨不得直接砍了他的腦袋,但是他的老師攔住了他,並且告訴雍正,一朝之中能有這樣一位敢說之人實屬不易,雍正一定要懂得寬宏大量,以免傷了忠臣之心。
雍正認同了老師的話,所以不僅沒有處罰孫嘉淦,反而還重用了他,把孫嘉淦從一個不重要的崗位調到了戶部。
二、告老還鄉時裝十幾箱磚頭充臉面
在成為朝廷重臣之後,孫嘉淦始終都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在崗位上勤勤懇懇,一心為民。
在孫嘉淦被調為刑部侍郎的時候,他所在的地方發生了一起搶劫案,這夥劫匪十分囂張,在將這戶人家洗劫一空之後,他們還強姦了裡面的女主人。
該案引起了當地百姓的恐慌,也引起了上級的重視,當地的地方官員們肩上的擔子倏然加大。
為了儘快給上級一個交代,地方官們不管真相到底是什麼,自顧自地指出兇手就是這戶人家的熟人,最後很多人因為這莫須有的罪名被抓捕入獄,經過嚴刑拷打之後屈打成招。
孫嘉淦在得知這件事之後,第一時間趕了過去,將之前的審理結果全部推翻,親自重新調查此案,最終讓這件事情的真相水落石出,拯救了許多無辜之人。
孫嘉淦為國為民的形象在雍正時期已然深入人心,因此在乾隆繼位之後,他仍舊是朝廷重臣,受到了皇帝的重用,也深得百姓的信任。
可惜,即使是再厲害的官,也終有幹不動的一天,在兢兢業業幾十年以後,孫嘉淦終於到了年紀,不得不辭官回家。
由於他做官期間為人清廉,直到辭官的那一天都是兩袖清風,口袋裡刮不出多少錢。所以他為了面子上過得去,不得不找來十幾個大箱子,並且在裡面裝上石頭,假裝是這些年積累下來的財富。
沒想到,孫嘉淦的這一舉動讓有心之人動了心思,跑到乾隆皇帝那裡指控孫嘉淦是個貪官,歸鄉路上帶著十幾箱金銀財寶。
乾隆對孫嘉淦很是信任,他知道孫嘉淦是個什麼樣的人,不會作出貪汙受賄的行為,但是為了查明事情的真相,他還是派人攔截了孫嘉淦一行人,並且仔細搜查了他的箱子。
當彙報的人回來,告訴乾隆皇帝裡面根本不是財寶而是石頭的時候,乾隆皇帝的心情可以說是十分複雜。
一方面,他十分欣慰,認為孫嘉淦沒有辜負自己和大清的信任,直到辭官那一天都是一個清廉的官員,另一方面,他又十分愧疚,讓一個對朝廷有功的老臣就這樣兩手空空地回去,他實在是於心不忍。
為此,乾隆皇帝當即下令:把石頭全部換成真金白銀。
不得不說,乾隆皇帝的決定實屬高明,這樣既表示了自己對老臣的獎勵,也狠狠打了之前控訴孫嘉淦的那些人的臉。
三、清廉之風
清官告老還鄉,裝十幾箱磚頭充臉面,皇帝知道後下令: 全換成真金。孫嘉淦作為一個清廉的官員,在辭官回家的時候拿不出錢來充臉面,乾脆將箱子裝滿磚頭來假裝金銀。
乾隆在知道後,為了獎勵孫嘉淦,直接將石頭換成了真實的金銀珠寶。
可以說,明君和賢臣是相輔相成的,孫嘉淦沒有辜負乾隆的信任,乾隆也沒有傷了老臣的心。
孫嘉淦作為三代老臣,清廉的形象已然深入人心,而他的存在也在朝堂上掀起了一陣清廉之風,讓忠臣有了一個實體的形象,得以為諸位朝臣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