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大的遊牧王朝之一。它首次統一了東北和漠北,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遊牧、農耕為一體的二元王朝,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古人常說“胡無百年之運”,然而遼國卻存在了210年的時間。可以說,遼國的制度是非常成功的。那麼遼國是如何走向了衰落,最終被金國所滅呢?
一,契丹貴族的腐化
我們可以將遼國的歷史分為三個時期:前期,是從916年遼國建立到969年,該時期的遼國總體處於擴張階段,這種制度也初步建立起來;第二個階段為中期,從969年到1031年,是遼國全盛時期;從1031年到1125年,是遼國衰亡階段。遼國一共有210年曆史,處於衰亡階段就佔據了將近100年,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遼國的滅亡是長期衰落的結果。
自古以來,北方遊牧民族在興起初期都能夠憑藉強悍的武力來建立自己的霸權。一旦王朝穩固,王朝貴族就開始腐化,軍隊戰鬥力也迅速下降,遼國也面臨同樣的問題。自澶淵之盟以來,宋遼邊界大體和平,契丹貴族在和平的狀態下加速了漢化,社會財富也與日俱增。到了遼道宗耶律洪基繼位之處,國庫堆滿了錢幣,糧倉儲滿了糧食,一派盛世的氣象。
然而,這種安逸的社會環境也讓腐敗不斷滋生。從遼興宗(1031年—1055年在位)親征以來,遼國的政治氣象就一年不如一年了。遼興宗醉心於漢文化,他確立了遼國自稱北朝,將宋朝稱為南朝的傳統,以確立遼國的正統地位。不過他在位期間政治腐敗,奢侈之風盛行。他經常在宮中行樂,甚至常常混跡民間酒肆,與酒徒作樂。
遼興宗最大的弊政就是大興佛教。在遼興宗的支援下,遼國的僧尼多達幾十萬,他們不勞而食,成為了一大社會負擔。另外,遼興宗大興文官政治,也導致官僚系統膨脹,導致國家的財政負擔不斷加重。為解決這個問題,遼興宗一方面用武力逼迫宋朝增加歲幣,一方面加重對漢、渤海等民族的剝削,導致社會矛盾加劇。一些漢族百姓選擇了鋌而走險,聚集山林,社會逐漸變得危機重重。
1055年,遼興宗病逝,耶律洪基繼位,是為遼道宗。耶律洪基是遼國曆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也是遼國走向滅亡的關鍵人物。他更加崇尚漢文化,並加強了契丹的中國認同。他曾以千兩白銀鑄成佛像,並刻上了“願後世生中國”之文。不過他不聽勸諫,將那些直言的奏章稱為“謗訕書”,加以打擊,使得忠臣得不到重用,朝廷奸臣當道。
遼興宗和遼道宗在選官這種大事上也視同兒戲。遼興宗曾經和其弟耶律重元賭博,耶律重元輸給了自己幾座城池,遼興宗非常激動,在喝醉後竟然表示要讓耶律重元作為儲君。遼道宗在晚年讓求官之人擲骰子,勝者即授以官職,漢人耶律儼(本姓李)就透過擲骰子當上了樞密院的長官。遼國的政治已經如此腐敗,如何能夠長久治安。
二,同室操戈,內亂不斷
腐敗問題,是任何一個王朝在後期都無法解決的現象。遼國的衰落,除了腐敗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內亂。自從遼國建立以來,基本上每一次新帝繼位,都會發生一次帝位之爭,因而遼國成為了歷史上宗族互鬥、同室操戈最為嚴重的朝代之一。
契丹族在建國之前並沒有姓氏,阿保機建立遼國後,確立皇族為耶律氏,又將乙室和撥里氏兩個後族確立為“蕭氏”,於是耶律氏和蕭氏就成為了遼國的兩大政治集團。遼國並沒有確立嚴格的繼承製度,導致外戚干政的現象經常發生。與此同時,遼國皇族內部為了爭奪帝位也互相殘殺,導致政局動盪不安。
阿保機去世後,太后述律平就支援耶律德光繼位,逼死了皇太子耶律倍。947年,耶律德光去世,位於開封的契丹將領擊敗述律太后的勢力,擁立耶律倍之子耶律阮為帝,是為遼世宗。951年,耶律察殺遼世宗稱帝,隨後耶律璟又攻殺耶律察割後,被立為帝,即遼穆宗。遼穆宗時期,出現了蕭眉古得、耶律婁國、林牙耶律敵烈、耶律宛、耶律壽遠等人的叛亂事件。最終在969年,遼穆宗被侍人所弒,耶律賢被推舉為帝,即遼景宗。
982年,遼景宗去世,遼聖宗繼位,蕭太后攝政27年。1031年,遼聖宗去世,遼興宗繼位,遼興宗生母蕭耨斤(法天太后)開始攝政。遼興宗為了從蕭氏手中奪回大權,對蕭氏採取了強硬的手段,並裁示永不錄用的貪官汙吏以及其外戚之人。法天太后不甘示弱,打算改立次子耶律重元為帝。1034年,遼興宗廢法天太后,大殺太后親信,最終才實現了親政,但沒有徹底解決耶律氏和蕭氏的矛盾。
1063年,遼聖宗去世,遼道宗繼位。耶律重元則趁機發動叛亂,自立為帝,不久便被平定。遼道宗為了防止外戚干政的再次出現,將皇后蕭觀音汙衊、陷害處死。1077年,汙衊蕭觀音的耶律乙辛又誣告太子耶律浚謀圖搶位,遼道宗不加調查,就囚禁了太子。不久,耶律乙辛暗中殺死太子,並準備刺殺耶律遼道宗。1081年,耶律乙辛陰謀敗露,最終被殺。
1101年,天祚帝繼位,他立志要為祖母及父親報仇雪恨,對耶律乙辛的同黨嚴加懲治,"詔誅乙辛黨,徒其子孫於邊,得裡待之墓,剖棺、戳屍,以其家屬分賜被殺之家"。以前被耶律乙辛所汙衊之人也得到了平反。然而,天祚帝又重用耶律乙辛同母弟耶律阿思和蕭奉先,兩人為人狡詐,貪贓枉法,敗壞朝綱,使得遼國走向了崩潰。
在金國進攻遼國的時候,遼國的宗族叛亂更加頻繁。1115年,天祚帝派遣蕭奉先、蕭胡篤、耶律章奴調遣幾十萬大軍東征金國,然而在關鍵時刻,遼國的都監耶律章奴公然叛變,導致東征失敗。1121年,南軍都統耶律耶律餘睹因為家人被天祚帝所殺,於是投降了金國。1122年,天祚帝又聽信了蕭奉先讒言,殺晉王等有威望的將領,導致軍心渙散。同一年,耶律淳又在燕京稱帝,建立了“北遼”,脫離了天祚帝的統治。
在金國窮追猛打的情況下,遼國宗族沒有團結起來,反而是互相殘殺。如此的遼國焉能不滅。
三,壓榨女真,民族矛盾尖銳
遼國自建國以來就推行了“番漢分離”的制度,“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其北院官治理北方的遊牧民族,南面官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基本沿襲唐朝的制度。這種制度非常具有靈活性,有“因俗而治”的特徵,有利於各民族的和諧相處。但是,遼國在治理女真族方面卻是比較失敗的。
遼國興起後,並未治理管轄黑龍江流域,而是要求女真各部臣服。遼國在松嫩交匯第一帶設定長春州和東北統軍司作為經營東北的據點。每年春季,遼國皇帝帶著軍隊和大臣到長春州的長泊會盟女真各部酋長,接受女真各部的貢品,進行遊獵活動。在和女真族交易的過程中,契丹貴族往往將貢品價格壓低,以此對女真部族進行剝削。
其中五國部的珍珠是契丹族最喜愛的貢品。北宋後期,奢靡之風盛行,高官貴族都非常喜愛東北的珍珠,遼國在此貿易中獲益頗多。東北氣候嚴寒,九月就進入了冰封狀態,人們無法破冰入海,捕蚌取珠。而當地的一種天鵝則以蚌為食,它們吃了蚌之後將珠藏於嗉內。這時候,人們只要放出海東青捕殺天鵝,就能夠得到珍珠。遼國貴族就經常要求五國部進貢珍珠和海東青。
遼國還派遣官員到五國部索要貢品,他們貪得無厭、無所不求,甚至要求女真族的年輕女子來“薦枕”。此舉引發了五國部的抵抗,引起了女真族的叛亂。遼國則扶持完顏部來討伐其他女真部落,在這個過程中,完顏部逐漸成為了女真族的首領,擁有了統一女真族的條件。最終,完顏部也走上了反遼的道路。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立了金國,遼國距離滅亡不遠了。
遼國末期對渤海的治理也出現了問題。渤海人,是女真族的一支系。渤海國滅亡後,遼國在此設定東京道,將渤海人編戶齊民,統一納入了南面官的管轄範圍。在遼國後期,渤海人承擔著沉重的負擔,開始反抗遼國的統治。1116年,渤海人高永昌在新年刺殺了東京留守蕭保先,發動起義,自稱大渤海皇帝。不久,遼東五十州基本都被高永昌佔據。渤海起義後,天祚帝發動討伐,高永昌難以抵抗,最終投降於金國。於是,遼國就失去了半壁江山。
遼國對女真族的過分剝削,導致契丹和女真成為了世仇。金國建立後,將滅遼作為了首要的目標。經過了幾次大戰,金國基本殲滅了遼國的主要軍隊。1125年,金國滅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