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蠻剛出場的時候,混在一群花花綠綠的青樓女子中,險些被輕薄。多虧傻了的包拯關鍵時刻還有點機靈,破了謎題救了她。
那時候覺得小蠻身上並沒有什麼與眾不同,她吵鬧,世俗,蠻不講理,能夠一腳踩死嚇得包拯公孫策尖叫的老鼠,活脫脫的就是一個沒有教養的邊陲之地的野丫頭。
當然,偶爾也會透露出一些小聰明,看似不經意的言語能讓包拯茅塞頓開,包拯迷茫的時候,會做大包子給他吃。但是包拯一句話說不對,倆人又繼續雞飛狗跳的吵鬧。
這樣的一位女主,著實讓觀眾不怎麼滿意,畢竟第一部的楚楚活潑機敏。第二部的小蜻蜓美貌嬌憨,而小蠻,你可能對她最大的印象就是蠻不講理,無理取鬧。
直到最後一案,小蠻突然被殺,包拯痛不欲生,最後強打起精神追查真兇居然發現,原來小蠻沒有死,小蠻是柴郡主,是未來的皇后,一直呆在包拯身邊是為了幫助皇帝尋找天芒!這個真相,不僅是劇中的包拯眾人無法接受,就連觀眾一時之間都無法相信。
回過頭來再去看一遍劇情,編劇還是給過一些若有若無的暗示的。
小蠻第一次見到龐統的時候就能道出龐統的身份,並且對龐統對態度一直很不友好。
遼軍要血洗雙喜鎮的時候,飛星將軍龐統趕來解圍,在場的只有公孫策認出了眼前氣度不凡的將軍是龐統,接著小蠻就科普了飛星將軍龐統是龐太師的兒子,鎮邊大將軍,以及龐統之前的輝煌戰績。試問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兒,小地方的青樓丫頭是怎麼識得當朝將軍的?並且對他知之甚詳。
而且後來她對龐統的態度一直是不卑不亢甚至是不屑和敵視。可是龐統分明一直就對小蠻很好。多次救她,記得她的生日,知道她最喜歡的簪子並且買來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她。
小蠻跟蹤龐統致使自己的腳扭傷,龐統一路揹著她下山。在她以為包拯不記得她的生日的時候安慰她,告訴她她不可憐並且很高貴。
龐統從一開始就知道小蠻的身份嗎?這點我覺得不是的,因為在最後包拯揭穿小蠻身份的時候,龐統的表情明顯是非常驚訝的。雖然之前小蠻說以後她要嫁給天下第一人的時候,龐統問過她是否要嫁給皇帝。那個時候更多的是對小姑娘的調笑,並且因為他要謀反,他是為自己問的,並不是識破了小蠻的身份。
小蠻一路對包拯窮追不捨,這並不是一個身份低微的戀愛少女該有的行為邏輯。
後來包拯恢復了記憶,和公孫策展昭一起回京城,小蠻卻找了各種理由跟了上來。最初的時候,包拯是想了各種辦法甩開小蠻,但是小蠻依舊鍥而不捨地追著他跑,並且每次都能追上。初看的時候以為小蠻是勇敢追愛,再看卻明白她是假借情愛的名義監視包拯。
如果小蠻不是柴郡主,沒有任務在身,她身為一個小丫頭的自卑就不允許她如此理直氣壯地追趕幾千裡,一直追到包拯家裡,在包拯不知情的情況下主動找上門見了包大娘,登堂入室,開心地給包大娘講包拯的醜事。這也是為什麼包大娘一直覺得小蠻不像是一個出身低微的丫頭,反而有種高貴的氣質。因為她不自卑,不忐忑,不扭捏,坦蕩,明亮。
同樣是小丫頭,對比一下木蘭(暫時不要把木蘭當男的,兇手)。在公孫策熾烈的表白下,木蘭的第一反應是收拾行李,獨自離開。這裡春桃解釋了木蘭的行為,因為木蘭只是一個邊陲小鎮的妓院丫鬟,是配不上年輕的侍郎大人的。即便公孫策是如此靠譜的一個人,他們之間也是不合適的,因為階級和門第都是難以跨越的鴻溝。
所以這裡木蘭的行為是正常的,小蠻這種溜達幾千裡,追到京城的行為,如果不是有她大大咧咧的性格做掩飾以及之前的共患難,實在是非常的可疑,可惜了包拯和公孫策這樣的聰明人,在為人處事上反而意外的單純。
小蠻不經意間透漏的聰明和智慧實在讓人驚訝。
包拯不小心墜崖,小蠻傷心難過,小風箏為了安慰她就哄她說,她卜了一卦,包拯一定會平安無事。可小蠻看都沒看小風箏手中的卦象就知道了裡面的玄機,知道小風箏是如何讓她抽到了上上籤。就連小風箏都說,什麼都瞞不過她的眼睛。
在土城的時候,越接近天芒,小蠻就越喜怒無常,無端的沉默,無端的發脾氣,更多的時候安靜而憂鬱,失去了身上原本的光芒。觀眾猜測這個時候,她是因為保護包拯答應了要嫁給龐統而憂愁,其實不是的。是因為快要找到天芒了,小蠻的身份也要快用不下去了,她要變回柴絲言嫁給皇帝做皇后了,可此時的她卻真的愛上了包拯。
太廟審案,每個人都有退路,可柴絲言的每條退路都被堵死了。
太廟審案,龐統謀反的陰謀敗露,皇帝陰險狡詐的面目也敗露,郡主柴絲言也失了體面成為了一個玩弄臣子感情的奸細。
所有的陰暗都大白於天下。可是包拯和公孫策也都盡力為龐統,為皇帝,為天下人安排了退路。遼軍異動,在民心所向下,所有的人都要以大局為重,所有的人都有了臺階下。龐統隱退,皇帝依舊穩坐帝位,就像公孫策所說的那樣,百姓是很單純的,只要能讓他們吃飽飯,穿暖衣,什麼人做皇帝對百姓來說無所謂。
可是小蠻能像她自己所說的那樣安安穩穩地回去做皇后嗎?對於男人來說,只要大權在握,流言蜚語不算什麼。可對於女子來說,尤其是對於一個母儀天下的皇后來說,德行和貞潔就是一切。
包拯為了天理公義,當著全天下人的面說穿了小蠻就是柴郡主。那麼今後即便是柴絲言坐上了皇后之位,後宮中的風言風語恐怕也不會斷。如果所有人都不知道包拯和小蠻的一段情,可能帝后會默契地從今以後不再提這件事,可是所有人都知道了,那麼就相當於天下人都知道皇帝帶了綠帽子,皇后今後只會如坐針氈。
一個冷知識,《少年包青天》所處的朝和《清平樂》以及《知否》都是在宋朝,甚至都是一個皇帝年間的事。宋仁宗趙禎,在《少年包青天》中是精於算計的皇帝,在《清平樂》中是沒能保護好女兒的父親,在《知否》中,無子即位,垂垂老矣。
如果真有柴絲言這樣一位郡主生於這個時代,當著全天下的人丟了這個大臉,她怎麼可能在穩坐中宮。
那麼小蠻真的和包拯一起回到雙喜鎮了嗎?這可能只是編劇為了首尾呼應,給小蠻和包拯以及觀眾的一個美夢。因為太廟公審之後,皇帝給柴絲言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殺了包拯。
柴絲言在懸崖邊與包拯告別的場景再感人都掩蓋不了她想要包拯跳崖自殺的目的。
畢竟她是柴郡主,有她生來要走的路,即便她想要背叛皇帝和包拯在一起,她的家族也承受不住因此帶來的災禍。她口中說著想和包拯同生共死,可當包拯跳下去被公孫策拉住的時候,她只是哭泣卻並未阻攔。
至於中州王龐統,他最後自己都自顧不暇了。況且他曾經喜歡的是直率單純的小蠻,而不是城府頗深的柴郡主。而小蠻從一開始對他就是無意的。
這三個愛過她的男人,一個不顧她的清譽讓她去別的男人身邊做臥底,一個為了真理不顧她今後的生活,一個對她不聞不問。
那麼她的結局究竟怎麼樣了呢?或許和每一個被利用乾淨的女人一樣,好一點的話,有一個地方默默的終老,慘一些的話,死得不明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