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位老兵,在抗戰結束後就回歸了普通人的生活,三十二年後才無意間得知鄧小平、秦基偉都在苦苦尋找自己。這位老兵的名字叫做柴雲正。那麼,究竟他的一生究竟有過什麼傳奇經歷呢?又是為什麼讓大家一直惦記著尋找他呢?
1951年,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第二階段打響。經歷了長時間的持續戰鬥,我軍戰士的體力已經快要到達極限,勉強靠著意念支撐著疲憊的身體。彭德懷看到戰士們的狀態,決定命令所有主力部隊都退到三八線以北休整。
在接到彭德懷的命令之後,主力開始按批次後撤休整。但就在我軍撤退時,卑鄙的美軍趁著大家鬆懈發動了迅猛的反攻。在這時,正在撤退中的十五軍軍長秦基偉,收到了司令部的緊急命令,要求十五軍掩護志願軍撤退。
這道命令實際上對十五軍來說是巨大的壓力,因為當時撤退的十五軍剩下的彈藥已經不多了。但是,對軍人來說,命令不可違抗,秦基偉只能拼命頂住壓力,回覆上級表示十五軍一定會盡全力完成任務。
5月29日,美軍把坦克、飛機、大炮等一切武器都用於了攻打軍事要地樸達峰,十五軍戰士靠血肉之軀拼命防守。但是到了6月4日,我方的主陣地先後被敵人佔領。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軍必須奪回丟失的陣地,而這樣艱鉅的任務需要一個可靠的人來帶領。正好當時柴雲正補充到八連當七班班長,營長知道柴雲正參軍多年,經驗豐富,而且每次打仗都衝在最前面,立下了多次戰功,於是,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落在了柴雲正頭上。
柴雲正接到任務就帶領著七班的十三個人,靠著智取硬生生奪回了兩個陣地。
但是,勝利不是這麼容易的,被奪走兩個陣地的敵人立馬帶著大量炸彈回到了陣地,開始大規模的轟炸。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犧牲,上級向柴雲正部隊下達了撤出陣地的命令。
柴雲正在抗美援朝搶奪陣地的過程中,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戰鬥。最後,和柴雲正一起的戰友只剩下兩個人了,但當上級再一次下令奪陣地時,柴雲正絲毫沒有退縮,帶著原來的兩個戰友和又配備的通訊員一共五個人,再次衝到了前線。
在和山洞裡的敵人戰鬥時,和柴雲正一起的四名戰友全都犧牲了,最後剩下的柴雲正也渾身是傷。山頂上的敵人消滅了,但山下陸續又湧上來一百多名敵人。雖然只剩下柴雲正一個人,但敵人仍防備著我軍有埋伏,先派了四個戰士上去摸清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柴雲正沒有害怕,他大喊一聲就對著上來的敵人開始了射擊,但是,在剩下最後一名敵人時,他的彈藥耗盡了。於是,柴雲正衝上去與敵人在泥坑裡展開了肉搏戰,在這個過程中,柴雲正的一根指頭被敵人咬了下來,後來又被敵人的石頭砸中了頭部,但柴雲正還是掙扎著爬起來,用盡最後的力氣拿起地下的手槍打死了逃跑的敵人。
後來,我軍支援的其他戰士們趕到,把昏迷的柴雲正送到了醫院,當時柴雲正負傷二十四處,已經處在了死亡邊緣,他幾乎是用自己的生命殲滅了一百多號敵人。
在他昏迷住院期間,彭德懷等領導都先後來探望他,要求不惜一切代價搶救這位了不起的英雄。但是,由於當時戰地醫院條件有限,柴雲正被送回了國。經過一年多治療,他才傷愈出院。但那個時候抗美援朝戰爭還未結束,柴雲正所在的部隊也還在朝鮮,很多戰友都已經犧牲了,他沒有找到自己的部隊。
最後,不想給部隊添麻煩的柴雲正在出院之後領了三級乙等殘疾軍人證,直接在醫院辦了復員手續,然後帶著國家給的一些補助,一個人回到了老家。
在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乃至今後的三十二年中,柴雲正從來沒有和任何人說起過自己的功績,甚至家人也只是知道他當過兵。
1984年,柴雲正的兒子柴兵榮在等待加油的間隙,隨手拿起一份報紙翻看,一則尋人啟事吸引了他的注意,尋人啟事的內容如下:一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柴雲振,原是我部三營八連七班班長,有一手食指斷了一截,在朝鮮樸達峰阻擊戰鬥中身負重傷,後與部隊失去聯絡……這個描述一下讓柴兵榮想到了自己的父親。回到家後,柴兵榮給柴雲正看了這則尋人啟事,起初,柴雲正否認了,後來,在柴兵榮的再三追問下,柴雲正才承認。但是,柴雲正已經五十八歲了,他始終不願意給國家添麻煩,也不願意聲張自己的功績。最後,在柴兵榮提出確認身份之後國家可以幫柴雲正尋找戰友,柴雲正才答應了。
那麼,為什麼這麼多年才登尋人啟事呢?原來,戰鬥結束後,彭德懷和秦基偉就把柴雲正的事蹟上報了,但當軍功章送來時,柴雲正卻已經回到了老家。後來,秦基偉在派人尋找的過程中,由於柴雲正的口音問題,大家都誤把“柴雲正”記成了“柴雲振”,所以這麼多年才一直沒有找到柴雲正。一次錯過,讓柴雲正的榮譽遲到了三十多年,但是,國家從來沒有忘記這位老兵,連朝鮮人民都一直惦記著他。
2018年12月26日,特等功臣柴雲正走完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享年93歲,斯人已逝,但他的事蹟和精神將永遠存在於人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