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
中藥的性味,即四氣五味,是中藥效能的重要標誌。藥性,主要是寒、熱、溫、涼四種藥性,也稱為四氣。五味,就是辛、甘、酸、苦、鹹五種味。凡運用中藥性味理論概括方藥配伍,從而指導臨床用藥的方法,稱為性味配伍法。張仲景在著作中廣泛運用性味配伍,具體表現為何呢?一起來看看下面的總結吧。
一、辛甘化陽
辛有發散、行氣、行血的作用,具有“走散”之性。這種作用可以祛除病邪,恢復臟腑的功能,但使用太過,則能損傷人的正氣。若配伍甘味藥即是“辛甘化合”,辛甘同用則甘能益氣,使散不傷正,且甘能緩急,又有延長辛味藥的作用。又因辛、甘味在屬性上均屬陽,故辛甘化合尤能化生陽氣。如心陽虛心悸證,心陽不足,空虛無主,而見心悸不寧,治宜桂枝甘草湯。該方桂枝辛溫,入心而通陽;甘草甘平益氣,辛甘合化,陽氣乃生,心陽得復,悸動自安。方中桂枝用量兩倍於甘草,更側重於溫通心陽。該方即辛甘化陽的典型配伍。
二、辛開苦降
辛屬陽,苦屬陰。辛能散,苦能洩(降)。以辛溫之半夏、乾薑等與苦寒之黃連、黃芩等配伍,一般稱為辛開苦降(洩)法。用於治療脾胃不和、寒熱錯雜、升降失常所致心下痞、嘔吐、下利、腸鳴等症。用苦味通降、辛味宣開作用,達到宣暢氣機,開通痞塞,運化中焦的目的。半夏、生薑、甘草三瀉心湯是其代表方。
三、辛散酸收
辛散、酸收,其作用是相反的,但相輔相成,達到散中有收、收中有散的目的,從而更好地發揮藥物的作用。
辛與酸的配伍,大致可分三種情況:其一是以辛為主,佐以酸味藥。如小青龍湯治療外寒內飲之證,方中麻黃、桂枝辛溫發散外邪,再加細辛、乾薑、半夏之大辛大溫,散寒溫肺,燥溼化痰,全方辛散之力較強,故配芍藥之酸以防麻黃、桂枝的發散太過,再配五味子之酸收,以斂肺止咳,共為散中有收之劑,可防止肺氣耗散和過汗之弊。其二是以酸為主,配以辛味。如桃花湯治療下焦不固、便膿血之證,方中以赤石脂(原劑量為一斤)之酸以澀腸止瀉固脫為主藥,配以乾薑(原劑量為一兩)辛溫溫中散寒,其酸澀與辛散相配之義,正如《成方切用》所說:“非固脫如石脂不可,且石性最沉,味澀易滯,故稍用乾薑之辛散佐之。”其三為辛酸並調。辛味藥與酸味藥並重,如桂枝湯,其主藥以桂枝之辛,配芍藥之酸來調和營衛,治療太陽表虛證。二藥同用,一散一收,使桂枝辛散而不傷陰,芍藥酸收而不礙邪,是於解表發汗中寓斂汗養陰之意,和營之中有調衛散邪作用。但劑量上,二藥必須相等,若有偏重偏輕,則失去調和營衛的作用。
四、酸甘化陰
酸能收、能斂,甘能補、能和、能緩,酸甘同用可以化陰。其代表方為芍藥甘草湯,主治筋脈失養的腳攣急。方中芍藥之酸,養營和血;甘草之甘,補中緩急;二藥合用,酸甘化陰,陰復而筋得所養則腳攣急自解。
五、酸苦湧洩
《內經》有“酸苦湧洩為陰”之說,體現這一原則的代表方為瓜蒂散。該方主治胸膈痰實證和痰厥證。方中瓜蒂味極苦,性升而催吐,赤小豆味酸苦而洩,兩藥配合,有酸苦湧洩作用;更配淡豆豉取其升散之性,宣解胸中氣滯,助瓜蒂、赤小豆以催吐。三藥合用,共成湧吐痰涎、宿食的方劑。
六、甘淡利溼
甘可入脾運溼,淡可滲溼利水,甘淡利溼藥能使溼邪有去路,從小便而出。其代表方為五苓散。該方主治太陽蓄水證,其以發熱、煩渴、小便不利為主症。方中豬苓、茯苓、澤瀉均屬淡滲之品,有導水下行、通行小便作用;更配白朮甘淡滲溼,化氣行水;佐以桂枝通陽溫經,以利氣化;使膀胱津液得以通調,外則輸津於皮毛,內則通行於上下,自然小便利,口渴除。五藥合用,共為甘淡利溼之劑。
七、甘補苦瀉
苦能洩、能降,甘能補、能緩。甘補苦瀉的配合可奏下不傷正,補不助邪作用。其代表方為大黃甘草湯。該方主治胃腸實熱,大便秘結所引起的嘔吐。方中大黃之苦,直瀉胃腸實熱,使熱去則胃氣得和,嘔吐自止。伍以甘草之甘,既可使大黃瀉不傷胃,且可延緩大黃之性而留連於胃中,令熱去而胃氣恢復和降作用。
八、鹹寒反佐
在大隊熱藥中佐以鹹寒藥稱為鹹寒反佐,是病情嚴重,疾病的現象與本質不一致的時候採用的一種反治法,即所謂“甚者從之”“從者反治”的原則。其代表方為白通加豬膽汁湯。主治下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心煩的少陰陰盛戴陽證。方用白通湯(蔥白、乾薑、附子)大辛大熱,破陰回陽,通達上下,加人尿、豬膽汁的鹹寒苦降,引陽入陰,使熱藥不致被陰寒所格拒,更好地發揮回陽救逆的作用。
仲景系列醫書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所體現的理法方藥,奠定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基礎,成書以來一直對中醫臨床各科起著不可或缺的指導作用。本書帶我們一起探尋仲景醫學體系——
本書是作者根據自己三十餘年的臨床和教學體會,並擷歷代先賢名家在仲景學術理法方藥運用方面的成就著成。全書突出仲景學術理、法對臨床的指導意義,強調經方治療疾病的合理規範運用,注重活學活用仲景理法,師法不泥,靈活遣方用藥,並附經方組方思想指導下的現代驗方和案例。
版權宣告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張仲景理法方藥臨床應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王振亮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推薦發表。封面及文中圖片來源於攝圖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