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破壞著經濟和生活,但也是歷史進步的催化劑。如果沒有戰爭,人類還處於原始社會。而戰爭又分為民族戰爭、叛亂戰爭和階級戰爭(如農民起義)、爭霸戰爭、兼併戰爭等形態,在很多情況下,三種性質往往交織在一起。中國歷史上五千年,出現的戰爭無數,其中的叛亂也無數。本文梳理其中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的10大叛亂。
1,西周“三監之亂”
周武王滅商後,將紂王之子武庚分封為殷,負責管轄商朝遺民。又將其他王畿地區分封了衛、鄘、邶三個諸侯,分別分封給了周武王的三個弟弟管叔、蔡叔、霍叔,讓他們監視武庚,並稱“三監”。在殷商王畿範圍之外,又分封了燕、齊、魯等國,以鎮守東方。周武王去世後,周公攝政,“三監”對此不滿,於是聯合武庚和奄、蒲姑、徐夷、淮夷等勢力發動了大亂,企圖奪取王位。叛亂髮生後,周公聯合燕、齊、魯發動了東征,經過三年的苦戰,終於平定了叛亂。此後,周公繼承了周武王的遺願,在洛陽建設洛邑、成周二城,作為周朝的東都,駐紮強盛的“殷八師”以鎮守東方。從此,中國歷史上就形成了長安、洛陽二都的格局。
2,西漢“七國之亂”
西漢初期,劉邦分封了韓信、英布、彭越等諸侯,後來劉邦又透過戰爭廢除了異姓諸侯,分封劉氏為王,以圖拱衛帝室。然而,這些諸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逐漸羽翼豐滿,開始威脅中央集權,小規模的叛變也時而發生。漢景帝時期,試圖透過“削藩”來加強集權,然而卻引發了吳楚為首的七國之亂。經過周亞夫、劉武、酈寄、欒布、竇嬰等將領的配合,西漢很快就平定了內亂,實現了削藩。平定七國之亂後,諸侯勢力大減,朝廷得以抽出手來對付匈奴,為後來漢武帝的開疆拓土奠定了基礎。
3,東漢“董卓之亂”
公元184年,東漢爆發了黃巾起義。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地方軍閥勢力崛起,東漢的集權體系瓦解。189年,外戚何進讓西北的董卓入京配合誅殺宦官,結果事情敗露,何進被處死。隨後,董卓帶領軍隊殺入洛陽,廢漢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帝,控制了朝政,東漢名存實亡。此後,董卓無惡不作,還強制遷都長安,焚燒了洛陽二百里的宮殿和民居,民不聊生。隨後,關東的諸侯組建為了聯軍,開始了討伐董卓的行動,從此中國再次進入了大分裂的時代。
4,西晉“八王之亂”
280年,晉武帝滅東吳,實現了統一。然而晉武帝再次採取了分封制,並讓諸王領有軍隊,這給西晉大亂埋下了隱患。晉武帝去世後,白痴皇帝司馬衷繼位,太后賈南風掌權。賈南風為了加強自己的權力,就對諸王下狠手,引發了諸王的不滿。而地方的藩王也陸續參與到了爭奪皇帝的鬥爭中,最終引發了全國性的大亂。“八王之亂”長達七年,北方的經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同時被激發了,下層農民、遊牧民族都紛紛發動了起義,使得西晉的統治基本瓦解。
5,西晉“永嘉之亂”
“永嘉之亂”實際上是“八王之亂”帶來的後果。八王之亂後,西晉全國上下都爆發了農民起義,而在之前就遷入中原的胡人也深受西晉的壓迫,他們逐漸領導了這些起義,代表性的有南匈奴劉淵、羯族石勒、氐族李特等,他們已經開始建立政權,對西晉發動了進攻。與此同時,鮮卑族也逐漸在遼東一帶發展。311年,劉聰、石勒等合兵攻破了洛陽,西晉諸公被殺,晉懷帝被俘虜。316年,劉曜又攻入長安,俘晉愍帝,西晉滅亡。
永嘉之亂,進一步破壞了北方經濟,使得大量的中原士族南遷,史稱“衣冠南渡”。南渡百姓在南方建立了東晉,並開發了南方,使得中國南北方的經濟基本達到了平衡。而北方則陸續出現了十多個政權,並稱“十六國”,北方正在冰與火的煉獄之中進行一場民族融合,為後來的再一次大一統醞釀基礎。
6,北魏“六鎮之亂”
北魏時期,為了對付柔然,在漠南設定了六個軍事重鎮,並稱“六鎮”。孝文帝改革後,遷都洛陽,六鎮鮮卑貴族沒有享受到漢化帶來的利益,開始對朝廷不滿。523年,六鎮地區的百姓又爆發了起義,這場起義波及到了河北地區,嚴重動搖了北魏的統治。在這種情況下,爾朱榮等軍閥趁機擴張勢力,逐漸控制了北魏朝政,並製造了河陰之變,北魏宗族遭到大規模屠殺,北魏滅亡。此後,爾朱榮集團內部分裂,六鎮軍閥們互相內戰,最終爾朱氏被滅,形成了高歡、宇文泰兩大集團,奠定了北朝後期的格局。六鎮之亂,使得六鎮的鮮卑族大量進入中原,它結束了北魏王朝,但是又帶來另外一個強盛的王朝——北周。
7,南梁“侯景之亂”
侯景之亂,可以說是六鎮之亂的持續。高歡和宇文泰兩大集團形成後,羯族將領侯景投靠了高歡,鎮守河南,成為了抵抗宇文泰的橋頭堡。高歡去世後,高澄繼位,高澄和侯景矛盾很深,侯景決定投靠宇文泰。然而,宇文泰卻出兵搶佔了侯景基地,侯景只好南下投靠梁武帝。後來梁武帝又想殺侯景來交好北朝,於是引發了侯景的叛亂。侯景的叛亂和梁武帝諸子內亂聯絡非常緊密,其結果就是梁武帝被困死,梁朝滅亡;諸子互相殘殺,宇文泰趁機佔據了巴蜀等半壁江山。經過這場叛亂,南朝疆域縮小一半,宇文氏勢力得到擴張,為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同時,侯景之亂屠殺了大量的江南士族,是士族政治向寒門政治發展的重要轉折點。
8,唐朝“安史之亂”
唐高宗後期,均田制破壞,府兵制走向了瓦解,於是唐玄宗全面推行了募兵制。唐玄宗在邊疆設定了10個軍事重鎮,將全國精銳部隊集中於此,並讓節度使來管轄,形成了“守外虛內”的局面。唐玄宗後期,節度使主要由胡人擔任,而朝廷大政又由楊國忠等奸臣把持,最終讓唐朝陷入了危機之中。744年,安祿山等節度使發動了叛亂,唐玄宗指揮失誤,導致關中淪陷,史稱“安史之亂”。這場叛亂持續了八年之久,即使叛亂結束,朝廷也未能廢除河北三鎮。安史之亂後,唐朝陷入了藩鎮割據的局面,從此衰落下去。同時,安史之亂破壞了北方的經濟,唐朝經濟開始依賴於南方,經濟重心開始南移。此後的王朝鑑藩鎮割據,都極力限制地方權力,推動中國中央集權的強化。
9,明朝“靖難之役”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一定程度上恢復了分封制,而守衛北方的燕王、寧王還有大量的軍隊。建文帝繼位後,開始削藩,結果引發了燕王朱棣的反叛,史稱“靖難之役”。經過四年的戰爭,朱棣終於攻入了南京,推翻了建文帝,自己稱帝,也就是永樂帝(明成祖)。靖難之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藩王造反成功的事例,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朱元璋殺功臣將領太多,導致朝廷無將可用。朱棣稱帝后,明朝繼續沿著朱元璋的老路繼續發展,將集權政治、特務政治發展到了頂峰。
10,清朝“三藩之亂”
清朝統一內地後,將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位漢將功臣分封為藩王,鎮守西南、華南。但是,三藩的存在也威脅著中央集權。康熙親政後,對三藩採取了強硬的措施,試圖削藩,而三藩也早有準備,立即發動了叛亂。三藩之亂髮生後,康熙皇帝採取了分化政策,使得吳三桂很快陷入了孤立。最終到1681年,康熙平定了“三藩之亂”,清朝徹底統一了漢地十八省。“三藩之亂”的平定,使得清朝能夠將精力放在對付準噶爾汗國上,最終清朝在沒有內憂的情況下將臺灣、外蒙古、青海、西藏、新疆納入到了版圖之內,奠定了現代中國的疆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