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自276歷史,將星閃耀,楊璟、張輔、陳懋、王越、王驥、石享、楊洪、李化龍、朱燮元、陳璘、譚綸、麻貴、馬芳此十三人在歷史長河中雖然立功當世,垂名青史,卻是鮮為人知。
一、開國名將——楊璟
楊璟(?——1382年),安徽合肥人。沉毅有武略,追隨太祖起兵,轉戰四方。充徵南將軍,平定廣西,獨著方面之勳。東征西討,汗馬宣勞。於洪武十五年(1382年)去世,追贈苪國公,諡號“武靖”。
二、靖難名將——陳懋
陳懋(1379年——1463年),字舜卿,安徽壽州人,涇國公陳享少子。修髯偉貌,聲如洪鐘,胸懷磊落。隨父參加靖難之役,以功遷左都督,鎮寧夏,善撫降附。從成祖五徵漠北,每戰常為前鋒。在鎮日久,威名震漠北,恃寵自恣,數廢數起,久享祿位,卒以功名終,享年八十五,追贈浚國公,諡號“武靖”。
三、三縛蕃酋——張輔
張輔(1375年——1449年),字文弼,河南開封人,河間王張玉長子。“雄毅方嚴,治軍整肅,屹如山屹。”三徵交趾、三摛偽王,威震殊俗,名聞海外。歷輔四世,小心敬慎,父子兄弟鹹建非常之功,享福祿榮名於當世。正統十四年,隨英宗北征,於土木堡陣亡,終年七十五,追贈定興郡王,諡號“忠烈”。
四、靖遠名將王驥
王驥(1378年——1460年),字尚德,河北辛集人。“長身偉幹,剛毅有膽,曉暢戎略。”嘗總督軍務,三徵麓川,威震西南,以文臣用兵制勝,以功封靖遠伯。平定湖廣苗亂,參與“奪門之變”,授兵部尚書,享年八十三,追贈靖遠候,諡號“忠毅”。
五、儒者名將——王越
王越(1426年——1499年),字世昌,河南浚縣人。進士及第,多力善射,有大略。以文臣首任三邊總制,三次出塞,收復河套地區。二襲韃靼,出奇制勝,動有成功,累功封威寧伯。因黨附宦官,受牽連,憂恨而卒,終年七十三,追贈太傅,諡號“襄敏”。
六、謙慎知退——楊洪
楊洪(1381年——1451年),字宗道,安徽合肥人。出自行伍,自少武勇,善騎射,遇敵當先突陣,為人機變敏捷,善出奇搗虛,以敢戰顯名。自百戶至封候,長年戌守邊關,為將四十餘年,雖尚權譎,然有威嚴,士馬精強,為一時邊將冠。“威名震嶺北,未嘗專殺一人,遭時多事,奮爪牙之力,候封世券,照耀一門”,知盛滿可懼,懷謙退之節,以功名終,享年七十一,追贈穎國公,諡號“武襄”。
七、復辟功臣——石享
石亨(?——1460年),陝西渭南人。生而異狀,方面偉軀。善騎射,能用大刀,驍勇絕倫,每戰輒摧破,善撫卒伍,為守邊良將。值時多事,奮爪牙之力,身經血戰,禦侮破敵,論功第一。至於奪門之變,英宗復辟,居功獨大,天子眷顧特異,遷太子太師,封忠國公。一時權傾朝野,然邪狠粗傲,怙寵而驕,終致坐罪論斬而病死獄中。
八、平播名將——李化龍
李化龍(1554年——1612年),字于田,河南長垣人。進士及第,具文武才幹。歷遼東巡撫,以功遷兵部右侍郎,播州之役,總督湖廣,川貴各路大軍,平定楊應龍之亂,勳績獨昭。而開河之功,為漕渠永利。其少年得志,成就之大,功名之盛,有明一代,實屬罕見。終年五十八,累贈少師、太師,諡號“襄毅”。
九、抗倭名將——譚綸
譚綸(1520年——1577年),字子理,江西宜黃人,與戚繼光並稱“譚、戚”。沉毅知兵,歷職浙江、福建,練達兵備,曉暢兵機,有綽有文武才幹。轉戰東南,平定倭患。遷薊遼總督,築壘三千,控守要害。歷兵間三十年,大小數十百戰,功績獨昭。享年五十八,追贈太子太保,諡號“襄敏”。
十、底定西南——朱燮元
朱燮元(1566年——1638年),字瑟和,浙江紹興人。進士及第。“奢、安之亂”,奉命征討,用兵持重,先計後戰,以兵威戡定幾十年之寇患。治事明決,賞罰嚴明,因俗制裡宜,開屯設衛。久膺閫寄,歷樹邊功,威望著於殊俗,西南由茲永寧,以兵部尚書督桂、滇、黔三省軍務,其底定西南之大勳,足以比駕西漢趙充國之制羌,唐朝韋皋之鎮蜀。崇禎十一年(1607年)卒於任上,終年七十三,初諡“襄毅”,後改諡“忠定”。
十、抗倭平播——陳璘
陳璘(1532年——1607年),字朝常,廣東歆韶關翁源人。有謀略,善於將兵,平定兩廣匪患,參加援朝抗倭之役,論功陳璘第一,劉綎第二。播州之役,奮勇爭先,攻堅摧鋒,攻克青龍囤,逼使楊應龍自焚,居功甚偉。晚年平亂討逆,老當益壯。終年七十六,追贈太子太保。
十一、一時良將——麻貴
麻貴(?——1618年),山西朔州右玉人。以舍人從軍,平亂有功,累遷寧夏總兵,為將果毅驍捷,善用兵,參加援朝抗倭之役。宣力東西,並著功伐,稱一時良將。
十二、滿門忠烈——馬芳
馬芳(1518年——1581生),字德馨,河北蔚縣人。起於行伍,十餘年為大帥,轉戰千里,“大小百十接,身被數十創,以少擊眾,未嘗不大捷,摛部酋數十人,斬獲無數,威名震於邊陲,為一時將帥之冠,終年六十四。
以上十三將,雖無徐、常開國之大勳,俞、戚平倭之殊功,然驅馳戎馬,立功疆場,亦皆一時名將。
參考資料《明史》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