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中仙翁
修學旅行的學生去京都參觀時,二條城是一定會去的。據說學生們最感興趣的是二之丸的書院建築,但看過之後又都會覺得這將軍家的地板也未免太寒酸了吧。這類建築在江戶時代開始變得豪華,明治以降更是變本加厲。對於看慣了凹間裝飾的人來說,不作任何裝飾而僅用一塊木地板的做法,多少有些奇異的感覺。然而,這就是凹間木地板的古式做法。
二之丸書院建築內部,式臺之間
在小桌上先鋪好金線織錦等,然後放塊木板,目的是在上面擺放器物。有一種觀點認為這就是凹間木地板的起源,雖然這種木板似乎還帶有放置書籍等的意味。不管怎麼說,它是一種在牆前放置木板,然後在上面擺放物品的形式,在這一點上是一致的。
當在牆上懸掛佛像畫時,其前要擺放香爐、花筒、燭臺,名曰三具足;若左右各放兩對花筒和燭臺便稱五具足,這些在當今的寺院中也十分普遍。
名古屋城本丸御殿,左為日式凹間
不久,凹間木地板就演變成了凹間臺板這種固定的形式。根據建築專家的考證,其生成時期為“南北朝末期或室町初期,在足利義政的東山時代的文明年間就已普及了”(參閱太田博太郎氏《凹間的研究》)。這與後述的茶會的流行不期而遇。
在臺板對面的牆壁上掛上掛軸,所謂牆壁即前面提到的貼附之牆。在鎌倉時代初期,從中國習禪歸來的僧侶們除懸掛師傅的頂相畫外,還將偈頌、法語等墨跡裱褙成掛軸掛在牆上頂禮膜拜。並在貼附之牆的前面置個小臺子,供上香花,點上燈燭。再將牆壁往裡凹進一塊,並抬高這部分空間的位置,這樣,所形成的特別空間就顯得更加莊嚴,從而增加了裝飾的效果。這便是日後凹間誕生和普及之嚆矢。
不過,建築家中村利則氏曾這樣指出:“現今用語中將‘床to-ko’和‘床の間 tokonoma’混同使用,而這在中世時是意思完全不同的詞語,‘床’指的是作為起居的場所比地板來得要高的地方,而“床の間”指的是比鄰室地板要來得高的床狀房間。”
凹間,如今日語裡寫作“床之間”
據說自古以來就是根據秘藏掛軸的大小來決定茶席凹間尺寸的。正因為此,人們十分重視“凹間”的空間效果,有時還會根據掛軸的大小來改變凹間的尺寸。
奈良富商茶人松屋久重(1566~1653年)應邀參加茶會後,在《松屋會記》一書中,借用細川三齋(1563~1645年)之口記錄了以下的逸聞。
一次,蒲生氏鄉(1556~1595年)和三齋伴隨利休出席芝山監物(生卒年未詳)的茶會。三齋、氏鄉和監物都是戰國大名,又同為嗜好茶湯的茶人。在現場,監物懸掛了一休親筆書寫的“初祖菩提達摩大師”的掛軸,據說這是村田珠光(1423~1502年)從一休處得到後按自己喜好裱褙的掛軸。原文(《茶道古典全集》第九卷)是這樣描寫的:
將那幅書法掛軸掛在凹間頂棚的前方,沿頂棚用矢竹壓住兩角,並在底部放置捲起的餘下部分。
或許是因為凹間高度太低的緣故,掛軸是掛起來了,但由於過長只得捲起多餘的部分。於是,監物拜託正在現場的利休,鑑於掛軸過長不宜懸掛,用竹子壓邊也會損傷凹間,能否將掛軸裱褙得更短些。然而利休沒有答應,並且堅決反對改裝珠光裱褙的掛軸。他說:
這是什麼話!好端端的掛軸不就給糟蹋了。我可不想做這樣的事。要糟蹋的話,另請尊便。這是將好事變壞事,我是絕對不會做的。
久重繼續寫道,最後監物只得改建並加高了凹間的頂棚,使掛軸能夠像通常的方式那樣懸掛。這可以說是個根據掛軸大小決定凹間尺寸的典型例子。
這一事例一是說明對掛軸和裱褙的尊重,二是表明掛軸只有掛在凹間裡方稱得上名副其實的鑑賞。
日本民家的凹間
室町時代末以來,在堺、京都、奈良等地也開始流行茶湯,這時茶席的樣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舉行茶會的房間被稱為“茶客間”、“客間”,為“茶湯客間”之略。相對“大房間”要小,故亦稱 “小客間”。
這些茶席的特點是都必須設有凹間。而一般住宅附有凹間則是江戶時代以後的事,不說臺板而稱地板也是因為凹間的形式從臺板向草蓆轉變的緣故。
初期茶席凹間的牆面與大房間一樣,是用土或紙裝飾(貼附)的。凹間的寬度比大房間要窄,茶席不設凸窗、高低擱板架,而凹間就成為唯一裝飾的地方。
因為掛掛軸的地方僅限於狹小的凹間,通常只掛一幅掛軸。因此,掛軸對整個茶席氛圍就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此後不久,茶席凹間的牆壁又變成了土牆,牆中摻和了水田中的泥巴、沙子和古釘的鐵鏽,這種所謂的沙壁開始受人們的推崇,於是就產生了簡樸的凹間。
設有凹間的茶席
位於京都山崎的待庵是座小型茶席,由二帖榻榻米房間和一帖次間組成。屋中只有一根圓木柱,十分簡陋,但卻為日本國寶。不過從國家範圍看待庵確實是座珍貴的建築物,久負盛名。
這是因為待庵是在千利休(1522~1591年)的指導下建造的現存唯一的遺構,它建於天正十年(1582年)。利休去世後進行了拆除性儲存,在江戶初期得以在現地重建,到江戶中期還進行了部分改建。
在江戶中期的茶書《茶譜》中,不僅詳細記下了著名茶席的建築尺寸等,還根據著者自身的見解記錄了茶人的事蹟和心得。對於當時被稱為“妙喜庵圍”的待庵,也繪有詳細的“妙喜庵之圖”的簡圖,並附有如下文字:
右圖為妙喜庵寺,位於山州山崎寶積寺下,據稱利休特別中意此地,建造了茶客間。自古以來,茶人好來這裡觀賞。為之預先繪圖備案。
簡圖對待庵各部分的尺寸和材料一一調查並記錄在案。因此,當時的面貌得以基本保持至今。
待庵正如妙喜庵圍之名稱所示,是附屬於妙喜庵寺的書齋建築。在茶席建築中,這種自正屋挑簷下連披的形式稱之圍,多有別於獨立茶席的數寄屋。
待庵是座一坪半大小的茶席,建立在由妙喜庵書齋房簷向南突出的深深的挑簷之下,西、南、東三面被牆圍起,窗戶為連子窗和下地窗。
所謂連子窗,即在外牆打上竹片的窗子;下地窗則為塗抹牆壁時露出牆胎形式的窗子。
牆為土牆,土中混有沙子和麻刀。可以想像初建之時很是有幾分粗糙之感,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牆面大多已經脫落,早就今非昔比了。
土牆的待庵
茶席的內部同外牆,也都為土牆,做工完全一樣。窗戶露出牆胎,窗框塗抹成圓狀。不少人會疑惑地想作為招待客人的房間,為何要選擇這樣的結構?出入口也是如此,待庵的出入口不但小,而且還開在茶席的右角落裡。
當時的住宅和茶席,通常客人的出入口都設在房子的中央。如堂宇和塔所示,基於的是人們對建築物的基本概念。以中軸線或點為主左右對稱之美是人類普遍的美意識。因為左右對稱具有穩定感、親近感,滿足了人們的平衡感。
待庵的出入口開在角落裡,採用的是窩身膝行進入的形式。混有沙子粗糙的土牆,露出牆胎的窗子以及從角落裡出入的客人進出口,這些茶席的構成要素傳都始於利休,並對以後的茶席和建築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圖書介紹:
https://baike.baidu.com/item/茶道的美學/12270120
(本文節選自笹川日中友好基金“閱讀日本書系”之《茶道的美學》,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社。文中圖片均來自維基百科,轉載請留言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