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奶粉是個技術活,很多媽媽可能都像上圖這些媽媽一樣鬱悶,衝奶粉起泡,喝奶粉也起泡。難道奶粉質量有問題?難道不是正品?無數的擔憂困擾著媽媽們。但其實,奶粉起泡是一種正常現象,起泡的原因也比較多。
衝調過程起泡
案例一的家長問“奶粉有泡沫,是正常現象嗎?還是天氣或者水溫影響”。其實,奶粉衝調有氣泡屬於正常現象,其起泡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由於奶粉溶液表面張力與粘度的緣故,攪動或衝調時或多或少會產生泡沫;
奶粉中必不可缺的營養成分——蛋白質,它活性比較強,容易產生泡泡;
奶粉衝調時,如果水的溫度太高或太低,盛裝奶粉的容器不夠光潔、形狀不夠規則,攪拌或上下搖晃的力度太大、方向不對,都可能會使奶粉產生氣泡。
案例二的家長表示“最近換了二段奶粉,衝奶粉老是起泡,左右搖都會起泡,只有不蓋蓋子搖晃就不會起泡”。搖晃溶解的時候是可以不蓋蓋子的。只是如果不蓋蓋子,容易導致奶液被汙染哦,並且在搖晃時容易將奶液撒出來,所以如果是搖晃的話,還是建議蓋上蓋子。
另外對於搓奶方式,正確的方法是:按比例加入水和奶粉後,套上奶嘴,傾斜45,雙手手掌夾緊奶瓶水平方向來回搓動。
此外,要想減少衝調過程中奶粉起泡,還需要:
選用規則的容器;
衝調前洗淨並晾乾衝調工具,保證衝調工具的潔淨度;
根據罐體指示溫度選用合適的水溫;
儘量避免使用工具攪拌;
採用正確的搖晃溶解方式。
寶寶喝奶過程起泡
案例三中的寶寶已經5個月了,按道理應該用m號的奶嘴了,但是還是用的s號。奶嘴太小了,寶寶使勁吮吸,會造成奶瓶內真空,換氣時空氣進入,從而產生起泡。小庫建議更換成大一號的奶嘴。
但是,家長還表示“用過m碼的奶嘴,會嗆”,可以看一下買的m碼奶嘴是否流速太快了。奶水應成滴流出為佳,若呈線狀流出則說明流速過快,一般圓頭奶嘴效果會更好。
嗆奶除了奶嘴的原因,還可能是吃得太急了或者姿勢不對,可以先讓寶寶吃幾口奶之後拿出奶嘴休息一會之後再吃,並且要保證正確的餵奶姿勢。
案例四的家長表示“衝奶粉的時候沒有泡沫,但吃著吃著就冒泡”。寶寶喝奶的過程,奶瓶中會出現“有空氣→真空→有空氣”迴圈的過程,要保證瓶內和瓶外氣壓平衡,才能保證寶寶在喝奶過程中既能順利將奶吸出,又能不起泡。
但是在寶寶吸奶的過程中,常常因為各種原因使得瓶內瓶外氣壓不平衡,導致起泡,除了奶嘴過小之外,還有以下原因:
寶寶飢餓狀態
吮吸加快,長時間未換氣,造成瓶內負壓,換氣時空氣進入,產生大量泡泡;
奶嘴邊上導氣小孔
未開通或者堵住了,寶寶吮吸易引起瓶內負壓,鬆開奶嘴,空氣進入,引起泡泡;
寶寶越喝泡越多
空氣進入瓶裡,經過奶液時所產生的氣泡張力較高,不容易破裂,所以會有越來越多的泡泡;
寶寶吹氣玩
寶寶吃飽了或不想喝奶,往瓶內吹氣,引起起泡。
所以建議案例四的家長先排查一下是否有奶嘴過小或者奶嘴旁邊有導氣小孔的情況。如果有的話,建議及時更換;如果沒有,那可能就是寶寶自己在玩,不用過於擔心,讓寶寶慢慢喝,不要喝得太急。
寶寶吸入過多泡沫怎麼辦
案例五的家長還“奶粉泡沫特別多,會不會對寶寶健康有影響”。案例六的家長表示“是不是不管奶瓶中有多少泡沫,只要拍嗝就萬事大吉了”。對於奶粉泡沫,大家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事實上,如果奶粉衝調之後泡沫特別多的話,寶寶吃了容易發生腹脹、打嗝甚至吐奶等情況,所以要防止寶寶吸入太多泡沫。
在衝調時,要注意儘量減少泡沫的產生,如果泡沫還是很多,可以放置一會讓泡沫自然消去;在餵奶時,儘量讓寶寶將奶嘴包裹完整,以防外界空氣趁虛而入;在餵奶後,可以將寶寶豎抱拍嗝,將空氣排出。
另外案例五的家長說“奶粉起坨,打不開”,對於奶粉起坨,如果是剛開啟就是坨狀,可能是因為奶粉在運輸過程中因靜電吸附在一起導致的。如果是開啟一段時間之後才起坨的,那可能是因為儲存不當導致的。
建議家長平常一定要蓋緊奶粉罐,防止奶粉吸水受潮,另外建議奶粉儲存在通風、乾燥處,多取出的奶粉不可倒回奶粉罐中。不管是剛開罐就起坨還是開罐一段時間後起坨,如果奶粉已經發硬、不易捏碎、有異味等情況,則變質了,不要給寶寶食用。
奶粉起泡是個複雜的問題,少量泡沫無需擔心。但是要注意儘量避免因為自己的衝調不當導致起泡太多哦。
今天的文章到此就結束啦!如果您對“奶粉起泡”還有疑問或者還有其他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文末給我們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