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櫃檯上的智慧手錶,我始終有一種疏遠感。
現在的智慧手錶很專業,很有用,但我恐怕是不會買的,因為始終缺少一個說服我購買的理由。因為我不愛運動、不愛社交,沒有實時健康監測似乎也不會對我的生活造成多大影響。
但我始終相信課本上的一句話,“生產決定需求”,如果我開始使用智慧手錶,會不會出現一些變化?於是我藉著評測新品的機會,嘗試戴上華為WATCH GT3,使用幾天後發現,它的確改變了我對智慧手錶的一些想法。
精緻比智慧的優先順序更高
智慧手錶,“智慧”是前提,手錶是本體。而手錶的核心正是在於一種精緻感,儘管這種感覺難以用數字表達,但是這種感覺直接決定使用者願不願意戴上它。如果使用者不喜歡,再強的“智慧”也感知不強。
華為WATCH GT3依然是圓形錶盤, 但是在一些細節上則與GT2系列有所不同。
一方面,GT3吸收了WATCH 3系列的設計語言,將右側按鍵換成了可旋轉錶冠和快捷鍵。另一方面,GT3線條更為凌厲立體,同時黑色表圈、黑色不鏽鋼錶殼搭配和黑色氟橡膠錶帶,通體黑色的設計顯得更為精緻和一體,手錶本身也因材質升級而更耐刮和耐摔。
當然,提升的不止是機身,還有螢幕。我手上的這塊GT3是46mm版本,搭載1.43英寸AMOLED螢幕。相當於在機身尺寸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增大了螢幕,同時螢幕重新整理率增加到了60Hz,使用起來更為流暢。42mm同理,但會更為小巧一些,線條也更為柔和,螢幕為1.32英寸,覆蓋了一層3D超清高透曲面玻璃。
在佩戴感上,46mm不含錶帶重量為42.6g,較為輕盈,手感不錯,沒有明顯的墜手感。如果在意重量,其實可以留意42mm,不含錶帶重量為35g,更輕。
還有一點是錶帶和錶盤,我手上這款搭配的是氟橡膠錶帶,抗汗抗潮,適合運動。除此之外,GT3系列還有真皮、尼龍編織、金屬鏈式、米蘭尼斯多種材質的錶帶可供搭配。
至於錶盤,跟前代一樣,內建多款官方錶盤並有錶帶商城,當然也可以將手機照片設為錶盤。而且這一代支援息屏顯示,全天候顯示時間、電量等引數。
GT3系列的錶帶和錶盤的多樣化選擇,完全可以滿足現在不同使用人群的喜好。當然,精緻感不應當只停留在錶盤、設計和材質上,還有系統,畢竟是智慧手錶嘛。
華為WATCH GT3預置HarmonyOS,系統選單升級成類似棋盤的佈局,方便使用者快速找到對應功能,且用起來十分流暢順滑,沒有多餘的動畫,簡單幹練。除了常規觸控,還可以可透過旋轉錶冠模擬滑動操作來控制介面,這樣在溼手條件下,依然可以順利控制手錶。
在我看來,GT產品線升級到第三代,外觀部分已經沒有什麼可吐槽的地方,設計、材質、款式確實也都照顧到了不同人群的喜好,兼顧了手表的實用和社交屬性。
運動健康功能的一大步
如果讓你列舉幾個智慧手錶的必備功能,你會怎麼回答?
跑步軌跡、心率檢測、睡眠監測、運動模式……無非這幾個,這本身沒什麼。問題在於,當市面上的智慧手錶彼此間的核心功能差異不大時,就會陷入同質化的困局。
華為的思路更像是像這些核心功能場景化,例如GT3的核心功能之一——高原血氧監測。
平時測得的血氧飽和度資料大多建立在平原地區,那麼在高原地區呢?當人進入高海拔的高原地區時,往往會出現高原反應,血氧飽和度下降,進而出現頭痛、嘔吐、呼吸不暢等症狀。
未發生高原反應
當用戶進入2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區之後,建議開啟華為運動健康APP中的高原關愛模式。開啟之後,GT3會自動監測海拔和血氧的變化,根據使用者選擇的症狀進行高原反應的風險評估,視結果提供呼吸康復訓練以及健康建議。
圖中的評估結果是透過修改海拔啟用功能實現的,但是氣壓資料依然是平原地區的氣壓,存在誤差,只做功能展示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海拔資料、高原血氧資料、風險評估都會同步到華為運動健康APP上。
高原血氧監測對於喜歡去高海拔、高原地區旅遊,以及居住在這些地區的使用者有很大的實際意義,可以時刻監測自己的高原血氧資料,看是否出現高原反應,及時作出應對措施,降低對身體的損害。
問題來了,在高原地區不能用常規的血氧監測功能嗎?
GT3的高原血氧監測除了之前的資料標準之外,還加入所在地區的海拔和氣壓,感測器將這兩個資料加入計算模型後,血氧測試結果就會很大的不同。
能實現這一功能,都基於GT3內建最新的TruSeen5.0+,可以將其理解成一種演算法,除了高原血氧監測,基於這項演算法,這款手錶還得以支援血氧飽和度實時監測、體溫監測、動態心率檢測等功能,並且大大提升心率檢測的準確性,更精準的資料檢測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心理安全感,尤其當你由於“不可抗力”不得不熬夜的時候。
除此之外,GT3內建提供了100種多運動型別,其中包含了18種專業運動模式,同時接入30種運動類APP的對接,包含悅跑圈、咕咚、keep、RQ、鬱金香運動、咪咕善跑等主流運動APP,同步華為運動健康APP中的運動資料,相當於華為自己打破了原有的生態壁壘去迎合現代不同運動人群的喜好。
GT3的運動功能相當完善,但是說起這點就不得不說其另外一個點——續航。
之所以這麼說,因為部分智慧手錶續航較短,一天一充,經過一天的日常恐怕沒有多餘的電量用於運動檢測。而華為WATCH GT3,官方宣稱46mm續航最長14天,42mm為7天,我在功能全開的前提下,使用5天后仍有52%的剩餘電量。
更強的續航表現,讓我經過一天的工作後,回到家後還可以去散步、慢跑等運動,而不是給手錶充電,也讓有機會去養成一個運動的習慣。
順帶一提,華為WATCH GT3支援有線和無線充電,可用手機反向充電功能或無線充電板為手錶充電。
總體而言,GT3完備的運動健康功能使其適應多個使用場景,包括高山、平原、泳池、雪地等等,而且它的功能、演算法、技術運用相比上一代更為專業、細緻和場景化,我預計GT產品線會朝著這個方向繼續發展,未來與華為自家以及市面上其他穿戴裝置會有更大的區分。
不會逼著我去運動
運動功能是現在智慧手錶的核心之一,運動功能豐富到我不運動都不好意思了,但我是個很懶的人,說話都嫌累的那種,週末昏睡到下午到常態。基於這樣的前提,運動功能往往容易成為擺設。
或許是早有預示,GT3這次新增了健康三葉草功能。對於普通人而言,這應該會是一個更實在的功能。它主要由運動、睡眠、情緒三個維度組成,細分成起床、喝水、微笑、運動、睡覺等小項並按照時間線進行排列,到該做某個事項的時間點時,手機會推送提醒。當然,這些時間大多是可以自定義的,這就很自由了。
我可以按照自己習慣調整每個事項時間,當然自由不是無底線,華為對於一些專案還是設定了時間範圍,例如早睡的範圍是晚上8點到11點。不過這項功能旨在幫我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較強的自律能力,如果能長久堅持,對自己的健康是有好處的。
當完成某個專案時,對應的卡片就會呈現圖案,上面的三葉草也會被逐漸填滿。另外,這項功能每週都會生成一個健康週報,看看自己表現如何。至於我的表現……雖然不能說十全十美,那也是慘不忍睹,特別是早睡,就沒有按時完成過,所以依然仍需努力。
在這項功能中,華為WATCH GT3和運動健康APP不會逼我做什麼,而是希望透過我自己的內在動力去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增強體質,活得更健康一點,有機會看更多的風景,遇到更多的人。
一款有明確側重點的產品
華為WATCH GT3側重運動健康功能的專業化、生活化,無論是在具體功能還是技術應用都有明顯提升。如果你本身就是GT產品線的使用者,看重運動健康方面功能,建議升級。
不過這有個特例,華為WATCH GT2 Pro ECG版,由於心電圖功能,讓這款手錶有獨特的優勢。如果你用的是這塊表,不妨觀望一下,萬一GT3系列之後有ECG版本呢?
另外,正是因為華為WATCH GT3有明確的側重點,使其與WATCH 3系列有明顯的區分,前者運動健康更為硬核專業,續航更長,後者功能更為全面完善,甚至支援血糖和跌倒檢測,常規的運動健康功能與前者相似,可安裝的APP也更多,而且支援esim通話,不過續航相對較短。所以,這兩款就很好選了。
華為WATCH GT3本身擁有完善且硬核的功能,以及舒適的使用感受,超出了我的預期。這款手錶沒有盲目地增加新功能,而是根據現有運動健康功能進行升級,以一種更為場景化的形式體現在手錶和我的手機上,高原血氧監測和健康三葉草便是很好的例子。
它在這個智慧穿戴比拼功能的時代做到了差異化,在競爭中更顯優勢,對於消費者,更加易用,更好理解的功能用起來更為舒服,更能適應現在快節奏的生活,讓智慧手錶成為一種可以像手機一樣成為必需品,而不僅僅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