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人 STUART BUTLER 發自法國
“除了為他們的家庭產生迫切需要的收入外,這也讓他們保持了對自己傳統生活方式的自豪感,並找到了讓傳統生活方式延續到下一代的方法。”
西藏東部的德格印經院,一名西藏男子走過轉經輪。
我在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印度一側的拉達克,坐在一個遊牧家庭光線暗淡的犛牛毛帳篷裡。外面,幾頭髒兮兮的綿羊在這片寒冷貧瘠、像月球表面一樣荒涼的土地上尋找綠色植物,大型猛禽乘著熱氣流在空中盤旋。我們一起擠在爐火旁邊時,帳篷裡的老頭兒將一小杯鹹奶茶遞到我手裡。
“兩天前的夜裡有狼來過,”他透過翻譯對我說。“這次我把它們趕跑了,但它們會再來,它們想抓走我的羊。這種事越來越多。”
“牧民的一切都越來越難,”他補充道。“也許我的兒子們不想繼續這種生活。我和我老婆可能是這裡最後一批遊牧部落了。”
位於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斯瓦揚布納特神廟。神廟周圍的地區住著許多流亡藏人。
這是我在喜馬拉雅山脈和青藏高原上屢屢聽到的故事。不管是由於氣候變化、或城市裡更舒適生活的呼喚,還是由於政治的環境的變化、或接受教育的需求,西藏和周邊喜馬拉雅地區人們的生活正在發生迅速的改變。
不丹中部一座寺院裡的一名僧人正在唸寫在羊皮紙上的佛經。
藏人大多信奉自己的傳統佛教,寺廟和尼庵長期以來一直在藏文化和生活中佔中心地位。
一名牧羊人坐在高原牧場的小木屋裡,該牧場位於尼泊爾與印度邊界附近,世界第三高的干城章嘉峰的山腳下。
過去,許多藏人過著半遊牧的生活,他們帶著牲畜(通常是犛牛)在夏季和冬季的牧場之間往返。但如今,為了確保孩子得到儘可能好的教育,更對遊牧民搬往城鎮。在城市或鎮子裡掙一份可靠工資的願望,也讓許多以前遊牧的家庭離開了山區。其他的變化是越來越多的道路建設、摩托車的普遍擁有,以及無處不在的手機和網際網路帶來的。
尼泊爾穆斯坦地區一個村莊的孩子們用膝上型電腦做作業。
所有這些發展也帶來了新思想和新機會,以及西藏和喜馬拉雅地區傳統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
旅遊業也對該地區的變化起了一定的作用。大規模的徒步旅行和探險旅遊業已在某些地區發展起來。雖然成千上萬國際遊客的到來,給這裡的環境和社會帶來了變化,但也讓許多家庭留在了山區,並讓他們從周圍的大自然和藏文化中得到好處。
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雅魯藏布江流域重建後的雍布拉康宮殿。
除了為他們的家庭產生迫切需要的收入外,這也讓他們保持了對自己傳統生活方式的自豪感,並找到了讓傳統生活方式延續到下一代的方法。
(本文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