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渠村位於京西古道,是“西山大路”自北京城往西過河入山第一村,也是歷史上北京城通往河北、山西、內蒙古等地的重要通道。琉璃渠村自元代就以燒造琉璃而聞名,享有“中國琉璃之鄉”之美譽。至今,該村仍有很多年輕人承襲祖業,從事琉璃製品的生產和研究。昔日的琉璃渠不僅是享譽京城的琉璃之鄉,還是店鋪林立的商業區。漫步小街和深巷,古民居、過街樓、關帝妙、琉璃窯址、萬緣同善茶棚、古道,古韻依舊,猶如置身於歷史隧道。
琉璃渠村牌樓
元代,就是在今天琉璃渠設琉璃窯廠,朝廷官員進駐,又建了官署,窯匠工匠大批遷入,該村迅速發展起來,並出現了店鋪等服務行業,形成村落。明代這裡不僅設定了琉璃局,還在村中還建起了關帝廟。清代琉璃窯改為民辦官督。承辦窯場的是“琉璃窯趙氏家族”,趙家祖籍山西。清代乾隆年間,琉璃窯主名趙邦慶,光緒年間有趙雪舫。趙家承造元明清三代宮殿、陵寢、壇廟所需的各種琉璃製品。清代趙氏第十六代孫趙花農於同治、光緒年間主持窯廠事務,受封為三品官,成為顯赫一方的皇商,專為宮廷燒造琉璃。北京城內外皇家園苑、宮殿、陵寢所用琉璃均為琉璃廠燒造備辦。頤和園、北海、香山、臥佛寺、天壇、景山、故宮等許多古建築群的琉璃件也都從這裡走出。
琉璃渠村為龍泉鎮轄村,位於鎮域北部,背靠九龍山,面臨永定河,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全村360餘戶,1000餘人。這個村子的得名大概得益於從元代起,朝廷即設琉璃局,清乾隆年間北京琉璃廠遷至此地,後又修水渠至此,村子因此得名。琉璃渠村作為琉璃之鄉而聲名遠揚。這個村子的得名大概得益於元代的是時候在這裡設立琉璃窯,明代又建琉璃局,清乾隆年間北京琉璃窯廠遷至此地,後又修水渠至此,村子因此得名。琉璃渠村作為琉璃之鄉而聞名遐邇。當我們從村東穿過聞名遐邇的過街樓,走在村中的老街上,竟然不時地聽到小販沿街叫賣的吆喝聲,讓我們彷彿找到老北京的感覺。2007年,素有“中國琉璃之鄉”美譽的門頭溝區琉璃渠村入選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琉璃文化牆
琉璃之鄉
琉璃,古代稱溜璃、藥玻璃。琉璃是一種用鉛作助熔劑,以含鐵、銅、錳和鈷的物質為著色劑,配以石英制成的低溫釉器。北京是我國琉璃燒造的主要產地之一。北京的琉璃燒造歷史可上溯到遼代,在門頭溝龍泉務村遼瓷窯遺址中就已發現了琉璃構件。
遼金時曾在龍泉務村燒造琉璃,因離永定河太近,易受河水氾濫之災。而琉璃渠村的位置比龍泉務村的位置要好,故在元代中統四年(1263),將琉璃窯場設在了當時叫“琉璃局”的琉璃渠村,屬於琉璃廠的分廠,開始了至今長達700多年琉璃燒造史。窯匠工匠大批遷入,該村迅速發展起來,並出現了店鋪等服務行業。到了清乾隆時期,北京琉璃廠撤銷,遷到琉璃渠與當地的窯場合並。從此,琉璃渠窯場開始興盛起來。據《劉敦禎文集》記載,北京“現存琉璃窯,當推北平趙氏為最,即叫官窯,或西窯。元時由山西搬來。初建窯(於)宣武門外海王村。嗣擴增於西山門頭溝琉璃局村。充廠商,承造元、明、清三代宮殿、陵寢、壇廟各色琉璃作。垂七百年於茲。”
龍鳳壁
承辦窯場的是“琉璃窯趙氏家族”,趙家祖籍山西。清代乾隆年間,琉璃窯主名趙邦慶,光緒年間有趙雪舫。趙家承造元明清三代宮殿、陵寢、壇廟所需的各種琉璃製品。清代趙氏第十六代孫趙花農於同治、光緒年間主持窯廠事務,受封為三品官,成為顯赫一方的皇商,專為宮廷燒造琉璃。北京城內外皇家園苑、宮殿、陵寢所用琉璃均為琉璃廠燒造備辦。頤和園、北海、香山、臥佛寺、天壇、景山、故宮等許多古建築群的琉璃件也都從這裡走出。
琉璃製品廠車間
琉璃渠村長久以來被稱為中國琉璃之鄉,琉璃渠村出產的琉璃製品歷來為明、清皇宮的專用製品。解放後,這個村的琉璃製品還曾被用於建造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歷史博物館、釣魚臺國賓館、北京西站等場所。琉璃渠村的琉璃製品歷史悠久,質地優良,工藝精湛,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現在在琉璃渠村擁有多家琉璃生產企業,如北京市琉璃製品廠(北京明珠琉璃製品有限公司)、西山琉璃瓦廠、振興琉璃瓦廠和琉璃渠古建瓦廠。如今,琉璃渠村的琉璃製品已走出國門,遠銷世界各地。
古民居
走進琉璃渠村,三合院和四合院古民居在村中隨處可見。村中不少古民居儲存完好,153號民宅門樓磚雕雕刻細緻,門前一對抱鼓石雕刻精美。
我們隨意走進的一家宅院原為兩進四合院,現已從垂花門處隔開分為兩各院落,分別住著兩戶人家。垂花門儲存較好,清水脊,蠍子尾,飾以精美的磚雕。正房面闊三間,宅內木雕飾以花卉的木雕隔扇非常精美。
古民居
天盛店宅院位於琉璃渠村59號,建築物建於清末。天盛店過去屬村中鄧家,以販油為業,為京西著名的店鋪。這個店鋪供應著附近十里八村的食用油和燃料煤油,店主發跡後擴修此宅。正門在南,有門樓和影壁。整座大院有圍牆。東側臨街門為拱形,可走車馬,前後院子有穿廳門和過道。宅院坐北朝南,三進院落,四合院格局,由三個完整的四合院組成,院內方磚墁地,有正房、東西廂房和倒座房,青石臺基,磨磚牆,硬山清水脊,板瓦頂,整體建築精良。戧簷飾以精美磚雕,木雕花窗欞。室內木雕隔扇、地磚、火炕,老傢俱古色古香。房主人告訴我們說,“電影《劉巧兒後傳》就是在俺這兒拍的。”
過街樓
琉璃渠村過街樓是清代時候的建築了,從琉璃渠村東口進入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十分醒目。過街樓坐西朝東,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光緒年間重修。因券洞上殿堂供奉文昌等三官,故又稱“三官閣”。每年元宵佳節,過街樓上遍懸各式彩燈,又有“燈閣”之稱。
過街樓下部為城臺狀,磚石砌築,券洞為青磚發券,進深10米,寬3米,券洞高3.5米。城臺嵌琉璃匾額,東邊的叫“帶河”,西邊的叫“礪山”。城臺兩側青石鐫刻“眾善奉行”和“諸惡莫作”。城臺上建有殿堂三間,全部朝東,建造精良,硬山琉璃瓦頂,正脊由黃綠琉璃構件組成,大脊正中置綠色門樓,門釘清晰可見,黃色抱框。
過街樓
門樓上立黃綠相間的寶象,象身馱寶瓶,寓意“太平有象”。門樓兩側是精美的琉璃鴟吻,口吞正脊。脊飾大朵黃色寶象花和兩條龍,脊上相向而立8個黃色琉璃脊獸。大脊外端鴟吻奇特,上面有“騰龍欲飛”的圖案,具有濃郁地方特色,整個大脊造型華麗。琉璃渠村過街樓是北京地區古老的琉璃燒造業的見證。1990年,過街樓被北京市政府批准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關帝廟
琉璃渠村關帝廟和過街樓遙遙相對,在琉璃渠村的西口,緊鄰古道,俗稱老爺廟。關帝廟建於明代,是一座完整的四合院,坐西朝東,有正殿三間,硬山大脊,琉璃瓦頂,排山勾滴,垂脊有小獸,前出廊,雙層簷椽,梁枋上繪旋子彩畫。正殿前有垂帶八級踏步。大殿兩側耳房各一間,元寶頂,五級踏步。兩廂配殿各三間,硬山元寶頂,五級踏步。
關帝廟
廟內原來供奉著關帝像。殿內琉璃須彌座,龕臺造型精美,兩側的琉璃臺上有周倉、關平的立像。廟前有明、清碑刻六塊,記述歷代重修經過及捐資人姓名,並有修建廟前石橋、戲樓的記載。中國農村對關帝的喜愛是眾所周知的,所以,當我們看到這樣大規模的關帝廟出現在京郊的小村子中也就不感到奇怪了。
琉璃廠商宅院
琉璃廠商宅院是清代的建築,兩進四合院,坐北朝南,房屋由迴廊相連,大門面闊,進深一間,門樓磚雕精美。前院倒座房三間,硬山清水脊。耳房一間,東西廂房各二間,硬山元寶頂,石望板。後院東西廂房各三間,硬山元寶頂,板瓦合瓦,前後均有迴廊。正房三間,兩側配房各二間,硬山大脊,戧簷磚雕精美,五級垂帶踏步。
琉璃廠商宅院
清代乾隆年間,皇家御用琉璃廠遷到琉璃渠村,由工部派員主持燒造。京城的重要建築,尤其是故宮、皇陵、園林等重要皇家建築使用的琉璃飾件,基本都由琉璃渠窯燒製。也正因此,當時工部在琉璃渠窯的督燒機構設立了這個宅院。如今,浩大的宅院已今非昔比,失去了往日的輝煌,顯得一派蒼涼和沉寂。
萬緣同善茶棚
萬緣同善茶棚在村北,是妙峰山正路山最大的茶棚。舊時,廟會期間在香道中修建的為香客提供沿途休息和飲食的場所。萬緣同善茶棚是一座古廟宇式建築,面向大道,背靠青山,茶棚建造精良,殿院寬敞,有正殿六間,正殿勾連搭式,前為捲棚頂,後為硬山大脊,上覆綠琉璃瓦,排山勾滴,勾頭滴水,牆體磨磚對縫,墀頭為黃琉璃飾件。兩廂配殿各5間,正殿與配殿均建在石基之上。院內方磚鋪地,院前部為柏木烏頭門和木柵欄。
茶棚門外兩側牆壁上鑲有五彩琉璃構件,題有“萬古長青”四個大字。棚院四周環以紅牆。茶棚院內外有古井一口,旁置大石槽,石槽側面刻有“萬緣同善茶棚”字樣。石槽原是貯水飲畜之用。
萬緣同善茶棚
清代乾隆年間,琉璃局窯商趙姓修整了村北至野溪渡口道路,開通妙峰山進香新南道,為方便更多香客走新南道以便經過琉璃窯廠,又在趙家廟院中設定茶棚,並添設了車馬大院。光緒年間,這裡又經重修。香客和遊人從城裡到妙峰山進香,將車、馬存放在此處,在這裡換乘轎子朝頂。
古道與茶棚
對於日日生活在繁忙都市中的我們,可以來到這裡,如同過去的人一樣,停下我們的腳步,在山腳下的茶棚中品一品茶,仰望頭頂的星空,是非常奢侈的,也許,也只有在那一刻,我們才會放下生活中的種種繁雜,享受寧靜,休息心靈。
孫克勤撰文和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