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之事總繞不過蹊蹺二字,這和毛澤東的送別詩有什麼關係呢?
毛澤東寫給縱宇一郎的詩中究竟會有何蹊蹺?
在湘水邊有一個叫韶山沖的小村子,從那裡走出來這樣一位讓世界震驚的人物,他充滿豪情,他霸氣地“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在中國歷史上,乃至人類歷史上,堪稱巨星,他就是——毛澤東。
今天我們來欣賞毛澤東的一首友情詩——鯤鵬擊浪從茲始——《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
這首詩寫於1918年,題目中的縱宇一郎,聽著像哪個國家的人呢?對了,像日本人,但是他是中國人,中國名字叫羅章龍,他當時為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準備赴日本留學。離開長沙前,毛澤東以此詩相贈。
那麼如何解讀這首詩呢?
鯤鵬擊浪從茲始——《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
一九一八年四月
雲開衡嶽積陰止,天馬鳳凰春樹裡。
年少崢嶸屈賈才,山川奇氣曾鍾此。
君行吾為發浩歌,鯤鵬擊浪從茲始。
洞庭湘水漲連天,艟艨鉅艦直東指。
無端散出一天愁,幸被東風吹萬里。
丈夫何事足縈懷,要將宇宙看稊米。
滄海橫流安足慮,世事紛紜從君理。
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於今五百年,諸公碌碌皆餘子。
平浪宮前友誼多,崇明對馬衣帶水。
東瀛濯劍有書還,我返自崖君去矣。
據說,即將分別那幾天連日陰雨,直到輪船將要開啟的時候,天空才開始放晴,送別的地點在長沙,送別的時間是春天。
長沙自古山川奇麗、人傑地靈,在此詩人毛澤東對羅章龍不吝讚美,說他的才華可以與屈原和賈誼相媲美。
詩人毛澤東連用兩個意象“鯤鵬”和艟艨,鯤鵬擊浪出自《莊子·逍遙遊》,鯤魚所化的大鵬鳥,從北溟飛到南溟時,“水擊三千里,摶[tuán]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用“艟艨鉅艦”來勉勵友人奮發向上,勇往直前。
“無端散出一天愁,幸被東風吹萬里。”分別在即,免不了離愁別緒,然而此時這離愁別緒卻被革命的豪情所取代,就像滿天的愁雲被東風吹得無影無蹤。
接著,詩人開始勸勉友人,同時也是在警醒自己,
丈夫何事足縈懷,要將宇宙看稊[tí]米。
滄海橫流安足慮,世事紛紜從君理。
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詩人對羅章龍寄予厚望,同時也勉勵自己,不要因小事而有所牽絆,而要有“將宇宙看成小小稊米”的遠大志向,要在“滄海橫流”之際勇於治理紛紜世事。同時保持身心健康,讓自己的內心世界如同日月常新。
接著詩人借用孟子的話, 名世於今五百年,諸公碌碌皆餘[yú]子。說明當時的中國正處於需要產生歷史巨人的時代,而那些軍閥政客不過是碌碌無為之輩,能夠打出一片新江山的真正人傑非我輩莫屬。
平浪宮前友誼多,崇明對馬衣帶水。崇明島是上海的一個島,對馬島是日本的一個島,說的是我們就此別過,但是中日之間只有一衣帶水的距離,因此隔不斷革命者的友情。
東瀛濯[zhuó]劍有書還,我返自崖君去矣。東瀛指日本,好友去日本留學,就此分別,我也要回去了。
作為詩人的毛澤東,作為朋友的毛澤東,在與友人分別之際,有感而發,創作了這樣一首充滿豪情的送別詩,然而古今之事總是繞不過蹊蹺二字,就像范仲淹從沒到過岳陽樓,卻只憑一幅洞庭秋景圖,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
同樣這首送別羅章龍去日本留學的詩既閃爍著友情之光,又充滿豪情壯志,然而卻沒能如願地把羅章龍送到日本留學。
當年羅章龍到上海後正好是5月7日,這是1915年日本政府向袁世凱提出“二十一條”的最後通牒時間,當時日本政府毆打、侮辱中國的留學生並迫使他們回國,因此羅章龍並沒有去成日本。
不過偉人毛澤東這首送別詩,讓我們看到了他性情的一面。同時這首詩也必將流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