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浮”這個幾乎被歷史湮滅的名字,在人們重新開始崇尚歷史文化的今日,又被人們記起。她位於“門頭溝”(圈門裡)中腰靠北的一塊臺地上。背靠九龍山,南鄰洩洪溝。古代重要交通要道玉河古道穿村而過。站在村東口過街橋上東望,可俯瞰門頭溝明清時期的十里商業長街;放眼看,永定河廊道猶如玉帶由北向南飄去;再遠眺,目之所及,繁鬧的京城依稀可見。在京西古道最繁盛時期,這裡可謂是風水寶地。
這裡是京西煤業的發祥地。自遼金時起,大小煤窯就遍佈整個山坳。明清時期,京城百萬人家炊爨全仰賴西山之煤。天橋浮曾一度成了圈門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隨著歷史的變遷,民國開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逐漸東移。天橋浮也走向了衰敗。寺廟、老宅、古道都掩埋在歷史的廢墟之中。
門頭溝流傳著這樣的歌謠:“門頭溝四大門,齊馬梁段出能人,梁家出了個梁作舟,段家出了個段玉淳,齊家發達齊鐵茂,馬家興旺馬翰林......”。
提起馬翰林,那可是天橋浮人引以為豪的人物。他生於道光十四年(1834年),名馬雲章,字相如。清咸豐九年考取功名進翰林院。後歷任文官、御史、刑科、禮科、兵科、工科等職。由於他“才具開展明敏,辨事精詳認真,堪勝繁缺之任”,更因他勤政愛民,廉潔奉公,贏得同僚及一方百姓的擁戴。同治、光緒年間官職一路晉升,直至陝西督撫,官居二品。是至今有證可考的咱門頭溝出的最大的官員。他的故居遺址就在村中老槐樹北側高臺上。解放後馬家後人,把老宅捐給了政府,後又成了羊圈。
如今馬翰林故居,一道弧形文化牆,圍住了舊時據說是馬家的花園。北面靠山牆有一座暗室,裡邊很堅固,一條暗道不知通向何處。庭院前,古街、草坪、涼亭,構成了一幅田園畫面。
天橋浮有“見橋不走橋,走橋不見橋”之說。“見橋不走橋”指的就是村東口的過街橋,是天橋浮村標誌性的建築。橋上古老的三義廟,已被修葺一新。這裡曾是天橋浮村民的公議所也是馬相如和《齊家司志略》的編者王金度一起辦學堂的地方。
近代史上,天橋浮也有一筆重彩,那就是解放戰爭中著名的“天橋浮阻擊戰”。1948年1月,北嶽軍分割槽獨立團和中共宛平縣委為配合解放軍攻打南口的戰役,牽制駐守在門頭溝的國民黨軍隊而進行的一場戰鬥。至今,在過街橋兩側的山脊上,國民黨軍隊修築的工事,完好的存留著。一組新修的戰鬥雕塑,屹立在三義廟東南角。
現在,進天橋浮村得走公路繞行。一座新建的過街樓非常氣派地矗立在村南口,為天橋浮增添了幾分重量。
今時再上天橋浮,歷史的陳跡從荒草中被重新開掘、復原。百年前的輝煌,讓天橋浮人找回了自信!更讓門頭溝人看到了美好的未來!
來源 | 門頭溝區文化和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