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乾隆白菜”引發的天津交通廣播電臺播出事故已得到平息,北京是不是美食荒漠的爭議卻還在繼續。
按道理來說,北京城歷史悠久,貴為五朝帝都(遼、金、元、明、清),又是我國現在的首都。何以會被認為是“美食荒漠”之城?
一道“乾隆白菜”當然代表不了北京美食,不就是幾片白菜葉子蘸個醬嗎?也不能是個菜就叫美食吧!
但凡說起北京美食,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全聚德烤鴨,也是外地來北京旅遊的朋友必去之地。但是網友們吐槽得最多的就是全聚德。價格貴、不好吃、服務不好等等。老北京人也從來不認為全聚德的烤鴨是北京城最好吃的,“便宜坊”的烤鴨才是老北京人的首選,甚至說全聚德的烤鴨還比不過“金百萬”。可見,全聚德烤鴨並不能代表北京美食。
況且,南京人認為,南京烤鴨才是北京烤鴨的“爺爺”,便宜坊的烤鴨以前就叫“金陵片皮鴨”。這個歷史據說還要追溯到明朝朱元璋之子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奪取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後遷都北京,宮中御廚才順道把烤鴨帶入京城。
如果北京烤鴨不算北京美食,那美國總統拜登來訪問時吃過的“炒肝兒”算不算美食呢?
“炒肝兒”是北京地區著名的特色傳統小吃之一,清末由前門外鮮魚口“會仙居”的“白水雜碎”改進而成。名炒肝兒,其實以豬肥腸為主,豬肝只佔1/3。它是先用文火把肥腸煮熟,切好後與小料一同放進烹飪好了的口蘑湯,再放入生肝後,立馬勾芡、等芡勾得稀稠適中的時候再撒上蒜泥,這便是炒肝的做法。
但是這炒肝兒,很難得到外地人的認可。一位北京網友就說了:作為一個北京人,從大學開始就一直聽朋友抱怨:“你們北京的炒肝兒可真難吃” 最難過的是,我還找不到一家味道好吃的店來反駁。
再說說北京十大美食之一的“驢打滾”。
用黃米麵加水和軟、蒸熟。另將黃豆炒熟後,碾成粉面。製作時將蒸熟的黃米麵粘上黃豆粉面,再擀成片,然後抹上豆沙餡捲起來,切成小塊,撒上白糖就成了,也就一普普通通的小點心,應該也算不上美食吧?
還有著名的北京風味傳統小吃“爆肚”,把鮮牛肚(指牛百葉和肚領)或鮮羊肚洗淨整理後,切成條塊狀,用沸水爆熟,蘸油、芝麻醬、醋、辣椒油、醬豆腐湯、香菜末、蔥花等拌制的調料吃。就一白灼牛百葉,配點家常調料,能說是北京特色美食?
再說“北京涮羊肉”,這個更不敢恭維,簡單來說差不多是:清水煮羊肉片,蘸芝麻醬!
至於其他什麼炸咯吱、糖火燒、麵茶等就別提了!北京食物給許多外地人的第一印象大多是:口重、濃厚、太鹹了。
大夥兒調侃起北京美食都挺逗的。
“在北京吃美食最快捷的方法:打車去機場,坐兩個小時飛機飛廣州。”
在“北京有什麼美食推薦”的問答下,你經常會看到一些苦中作樂的評論:
“家人們,北京美食可太多啦,什麼肯德基、麥當勞、宜家、沙縣小吃、安徽板面......”
毫無疑問!北京在“美食荒漠”城市排行榜一騎絕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