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和旅遊部、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院承辦的“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正在故宮博物院展出。此次特展將敦煌石窟“原封不動”地搬到了北京——由敦煌研究院的考古工作者臨摹的敦煌壁畫與按照洞窟原型複製的洞窟,讓觀眾即使身處異地也能置身其間,來一次被五彩壁畫環繞的禪修體驗。
此次展覽分為“絲路重華”“永珍人間”“保護傳承”三個單元,展出來自絲綢之路甘肅段的文物及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共188件。展品還包括敦煌壁畫臨本35件,複製彩塑6身,高保真數字化壁畫複製品70餘幅,還有仿製華蓋、佛塔等輔助展品20餘件。
在午門西馬道下臨時展廳還同時展出敦煌莫高窟第285窟、第220窟和第320窟三個複製洞窟。讓觀眾近距離體驗作為中華文明千年華彩匯聚的兩大代表、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及利用的兩大基地——敦煌石窟與故宮的獨特魅力。
以原型搭建高保真複製壁畫
據介紹,此次“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分為“絲路重華”“永珍人間”“保護傳承”三個單元。其中西雁翅樓“絲路重華”部分,由“絲路漫行”“信念所成”“莊嚴淨土”“壁上丹青”四部分組成,以大量絲路文物、敦煌壁畫和雕塑臨摹作品展示絲路上的敦煌發展史、石窟的營建與壁畫雕塑藝術。
午門展廳“永珍人間”,由“霓裳美儀”“妙音樂舞”“圖案華章”“匠心營造”“人間百態”“萬物有情”六部分組成,從敦煌石窟壁畫中選取高畫質數字畫面,全方面展示千餘年來,敦煌文化與藝術的各方面,故宮博物院則從樂器、傢俱、織繡、器用、書法、繪畫等藏品類別中揀選出與敦煌壁畫中各類文物相承續的部分,展現中國文化傳統的源遠流長。
東雁翅樓“保護傳承”單元分為故宮篇與敦煌篇,展示兩院在遺產保護和文化事業發展程序中取得的重要成績,以及蘊含其中的前進力量。
而在午門西馬道複製洞窟展廳中,以285、220、320號洞窟為原型搭建,展示高保真複製壁畫、多媒體影片、敦煌壁畫相關內容3D模型和輔助展品。
“敦行故遠:故宮敦煌特展”的展廳設計,也充滿了敦煌元素。敦煌研究院藝術研究部陳列中心館員、展覽設計劉斐告訴記者,三個展廳的主色調均從壁畫中提取而來,與展覽主題相互映襯。西雁翅樓展廳的整體佈局以點、線、面相結合的方式貫穿。主色彩基調為序廳的土黃色和廳內土紅色,土黃色為莫高窟崖體風貌的顏色。土紅色作為敦煌壁畫中常用色系,具有莊嚴肅穆的質感。午門正殿展廳——永珍人間主色調以青綠色為主,這裡是充滿生機的世俗生活壁畫及相關文物展品。
敦煌石窟洞窟內是滿繪壁畫的,所以設計中也以敦煌圖案貼敷在故宮原有建築立柱和柱底的地面上,選取圖案時特意找到與故宮頂部藻井相匹配的壁畫圖案,並調整了色彩傾向,使其在天與地之間形成空間呼應。
第285窟:早期石窟中最豐富完整
在搭建的三座洞窟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第285窟,這是少見的北朝開鑿的石窟,考古學家宿白先生的《宿白集中國石窟寺研究》中提到,第285窟是敦煌早期石窟中最豐富、最完整的一個,且是少見的僧房群窟:“第285號窟,窟門東向,窟西壁鑿三龕,置塑像,南北壁各鑿小窟四,小龕約1米見方,高1.3米,排列整齊。這些小龕是僧人打坐修行之所,即所謂僧房。第285號窟除從這八個僧房可以說明是僧房群式的石窟之外,窟內的部分塑像、壁畫,也是有計劃地為了體現僧房群的性質佈置的。如西壁兩側的小龕內,各安置穿袈裟的僧人苦修坐像一軀。”
所以當觀眾來到現場,看到那些在牆壁上鑿出的小龕時,就會明白,這原來是僧人打坐修行用的壁龕。要把自己嵌合進牆上的小龕內,看到的才是當初修行的僧人們看到的景象,而整個窟內壁畫繪製的題材與順序,也是與這個觀看方式息息相關的。
僧人們在石窟中過著簡樸清苦的生活,對於他們來說,修行乃第一要務,僧房窟的面積也僅幾平方米。但與世俗生活上的貧瘠相反的是精神生活的豐富,洞窟幾乎每個角落都畫滿了壁畫,這些影象的色彩在今天的觀眾看來也許有些淡雅,但在當時修行的僧人眼前呈現的是還未風化剝落的壁畫,其輝煌程度也許是難以想象的。
在繁複的圖案環繞下,嘴中唸誦經文,其聲響在狹小的洞窟中迴響,僧人很快就會進入禪定狀態。他們雖然每日目之所及都是這滿牆壁畫,但壁畫中蘊含的豐富情節,不僅是對於佛教故事的轉述,也以符號的形式昭示著前往極樂淨土的途徑就是潛心修行。
與潛心修行並不相悖的是想象的歡樂。285窟的壁畫就是各類題材的完美大集合,其中出現了佛教題材,比如佛本生故事,以及飛天、摩尼、蓮花等象徵符號;中國傳統神話故事,像伏羲、女媧、羽人這些從上古時期就已存在的形象,也從中原地區流入西域,進入到敦煌的影象系統中;還有許多惟妙惟肖的山林動物,畫工只用寥寥數筆就勾勒出動物瞬間動態,這種既概括又生動的表現,也會讓人驚歎當時藝術水平之發達。在敦煌文獻記載中,繪製壁畫的這些畫工許多都來自民間,他們自然也會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繪製在石窟牆壁上,不同洞窟不同時期的壁畫,也生動地反映出人們生活方式的變遷。
壁畫圖景生動代表中國繪畫精粹
在第285窟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南壁的《五百強盜成佛圖》,這幅根據《大般若涅槃經》中“五百強盜成佛因緣”章節繪製的壁畫講述了一群強盜棄惡從善的故事。傳說在古印度,有五百人造反為強盜,佔山為王,打砸搶燒,無惡不作,地方百姓苦不堪言,地方官員向國王稟報,國王聽後便派來兵士鎮壓,下令剜去五百強盜雙眼,將他們丟棄在深山老林中。痛苦的強盜日日夜夜都在悲號,傳到釋迦牟尼佛耳中,佛以妙藥吹進強盜們的眼眶,頓時使他們復明。復明後的強盜洗心革面,皈依佛門,修行多年後,五百弟子修成正果成為羅漢。
通俗易懂,講究因果報應,這是佛本生故事的用意。而在第285窟中,畫工根據理解描繪了一幅生動的圖景,故事情節被用連環畫式的構圖串聯起來,其中以散點透視夾雜著建築與山林,強盜們在失去雙眼後的痛苦被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山林中的動物悠閒漫步的神態更加強了場景的戲劇性,故事情節分割得恰到好處,就像一整出連貫的戲劇;除構圖上的精妙,壁畫色彩也特有一套體系,與現代使用的顏料不同。敦煌壁畫的顏料都來自傳統礦物與動植物提取物,將雄黃、硃砂、青金石、祖母綠等礦物研磨成粉,再經過淘澄、晾乾,反覆重複此步驟,才能製成。把最珍貴、最美好的寶物獻與佛,這也是虔誠的體現。
文學家兼翻譯家傅雷先生曾經說:“我認為敦煌壁畫代表了地道的中國繪畫精粹,除了部分顯然受印度佛教藝術影響的之外,那些描繪日常生活片段的畫,確實不同凡響。創作別出心裁,觀察精細入微,手法大膽脫俗。”影象的博物館,文化的寶庫,這就是敦煌壁畫。
據《北京青年報》圖據故宮博物院
來源丨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