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延安楊家嶺的一戶人家顯得格外熱鬧,許多共產黨高階幹部都陸陸續續地來到了這裡,來者都是像朱德、葉劍英這個級別的“大人物”。
那時,延安局勢尚不穩定,許多黨員都小心翼翼地避免行蹤暴露,有的時候為了隱藏身份,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聯絡,直到一個千里迢迢趕來的小男孩暫時打破了這種平靜,他讓這些革命志士都歡聚一堂。
早在四個月前,這個15歲的男孩就跟著叔叔惲(yùn)子強從上海出發,他們跋山涉水,一路上東躲西藏,生怕被國民黨抓了個現行,這個年頭走到哪都免不了經歷戰爭,全國硝煙四起,沒有一處是太平之地。
路上困難重重,少不了國民黨哨兵的盤問,好幾次他們都差點被識破,好在最後還是驚險通過了。他們耗時幾個月,衝破多條封鎖線,終於平安抵達了延安。
剛走進延安城,他們就看見一個裝扮成農婦模樣的中年女子,那女子站在馬路的一側,眼睛不停地向進城的方向望著,儘管颳起的風沙迷了眼,她還是努力地睜大眼睛看著前方。
叔叔惲子強很快就認出了那個女子,他連忙牽著侄子跑了過去。中年女子看到消瘦的男孩,眼淚嘩的一下就流了出來,她緊緊地抱住男孩,一邊摸著他的頭髮,一邊嗚咽著:“孩呀!我終於找到你了,我想你想得好苦啊!”
原來這個女子正是男孩多年未見的母親沈葆英,按理說,見到自己的母親高興都來不及,可這個男孩卻顯得有些迷茫。他雖然也輕輕地抱住母親以示回應,但是眼神透露出一股迷茫的氣息。
母親這個詞對他來說實在太陌生了,從小便和叔叔生活在一起,沒有享受過父母的關愛,甚至連母親的模樣都沒機會記住。他一下子沒能適應過來,不知道是該欣喜還是遺憾。
隨後,周恩來便派警衛員把四目相望的母子接到了他的住處。周恩來見到男孩的第一面,一下子分了神,他無限感慨地說:“真像啊!簡直和代英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旁的鄧穎超也頻頻點頭,回應道:“可不就是,沒想到小樂天都長這麼大了,真好真好啊!”
周恩來接著又問男孩:“現在還會想爸爸嗎,你可知父親是誰?唉,你應該不知道他是個怎樣的人吧?”看著男孩一臉迷惑的表情,周恩來寵溺地答應他,等晚點再告訴他這個秘密。
周恩來和鄧穎超熱情地邀請他在窯洞留宿一晚,並置辦了一場家宴,把男孩父親的老朋友都請了過來敘舊,赴宴的人在見到男孩後,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男孩的模樣把他們的回憶拉回到十幾年前。
那麼,這個男孩到底是誰呢,為什麼他到延安後,連周恩來和朱德等高階骨幹都來看望他?他的父親又是怎樣的一個人,為什麼周恩來等人對他念念不忘?
這個15歲的小男孩名叫惲希仲,是革命烈士惲代英的兒子。其實機智的他早就在別人的言語中,揣摩出惲代英就是他的父親。
他隱隱約約覺得父親是個光榮的共產黨員,肯定為革命作出了很多犧牲,以至於朱德和葉劍英等人都親自前往看望他,但他並不清楚父親到底遭遇了什麼。
小男孩心裡想得知的事情,還要從周恩來的嘴裡緩緩道出。那天晚上,周恩來說出了埋藏許多年的往事,一同道出的還有堆積成山的想念之情。
革命足跡,過眼雲煙
早在很久以前,惲代英便和周恩來相識了,兩人在艱苦的抗戰歲月裡相交甚好,結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他比周恩來大上三歲,在平時總把恩來當成自己的親弟弟來對待。
惲代英和周恩來都擁有相似的家庭背景、相同的革命理想,以及專一的愛情理念。他們都是出身書香門第,自帶能言善辯的演講天賦,和自己後來的妻子從一而終,並且堅定地擁護共產黨的領導。
1895年,惲代英在湖北武昌的一戶官僚人家裡出生了,他的父親是清朝八品官,母親則是琴棋書畫皆通的大家閨秀。他家中兄弟姊(zǐ)妹較多,而他排行第二。
在母親的薰陶下,他從小便喜歡閱讀古典書籍,在同齡人嬉笑玩鬧的時光,他則躲在書房潛心學習。同時,知書達理的母親也在一旁指導,教他認字朗讀,這也為他後來的演講功底打下一定的基礎。
他不僅勤奮好學,而且記憶力不是一般的好,那些難啃的古文對他來說簡直不在話下。博聞強識(zhì)的他遨遊在書籍的海洋裡,很快就變得文采斐然,寫出的文章更是令人拍案叫絕。當時私塾裡的先生對他甚是喜愛,常常把他的文章拿來做範本。
除此之外,他的演講能力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雖然惲代英平時並不過多說話,但只要站在舞臺上,他的言語便像向開了閘的洪水那般,來得異常洶湧澎湃,演講全程不帶一句重複的話。
一旦他投入到演講中,可以忘記周邊的一切。講到戰爭帶來的災難,他義憤填膺,語氣十分嚴肅;講到社會上無奈的事情,他會用幽默的語氣,一針見血地指出弊端;講到動情處,他甚至可以淚滿眼眶。
凡是聽過他演講的人,沒有不說好的,聽眾也隨之走進他的世界,沉浸在他的救世激情裡。在他們眼裡,惲代英是一個敢於挑戰社會不公、心裡滿懷愛國抱負的好青年,以後一定能有所作為。
正如他們預料的那樣,惲代英在20歲的時候,便考入了武漢中華大學,準備攻讀中國哲學專業,以期能接觸到別樣的思想,破除社會里的舊觀念。
同年,陳獨秀創辦了《新青年》雜誌,揭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他的新思想解放了許多被愚昧政府矇蔽的民眾,正值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反手就簽訂了“二十一條”,這種為私利出賣國家主權的行為激起了民憤。
惲代英得知後,立馬就加入了革命的隊伍,他以筆代劍,寫了大量宣揚新思想、反帝反封建的文章,試圖喚起民眾愛國的意識。他還以身作則,親自帶領學生群體舉行遊行示威活動。
他曾經留下這樣一句話:“國家是不得不救的,我願意身先士卒,我不管別人是否真心救國,但我一定要為了國家有所犧牲,否則我就成了亡國奴!”
“五四運動”期間,他也沒有閒下來,他偕同一批愛國志士創辦了利群書社,竭盡所能為新思想的傳播貢獻一份力量,在他們的努力下,馬克思主義思想在中國得到了很好的傳播。
另外,他還因為“新民學會”結識了毛澤東,他們共同致力於營造良好的氛圍,為有志青年提供安全的革命環境。他們兩人也志同道合,時常一起探討社會時事,很快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1921年,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小船上,中國共產黨成立了。惲代英得知後欣喜若狂,他義無反顧地加入了這個組織,決心作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實現自己的奮鬥理想。
兩年後,他在上海大學擔任教授的職位,併成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宣傳部部長。他偕同鄧中夏等人創辦了《中國青年》,他發表的愛國宣言振聾發聵,讓許多沉迷在西方資本主義生活的青年甦醒過來。
1924年,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孫中山分析形勢後,將舊三民主義再次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他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國共第一次合作就此展開。
當時惲代英和毛澤東等黨員接到上級佈置的任務,要求他們負責在上海組織相關的領導工作。而後,惲代英擔任了宣傳部秘書一職,負責《新建設》雜誌的編輯工作。在此期間,他用一支筆抵擋住了國民黨潛在的脅迫,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章。
1926年3月,狡猾的蔣介石派遣共產黨員李之龍將中山艦開往黃埔,隨後又否認自己曾下發過這條命令,反而倒打一耙,誣衊共產黨員妄圖劫持他。很快,蔣介石便藉口逮捕李之龍,軟禁了大批共產黨人,震驚中外的“中山艦事件”就此爆發。
事態逐漸嚴重,中共在黃埔軍校的影響力日益下滑,而身為政治部主任的周恩來,也因此被擠兌出了軍校。黃埔軍校向來是培養國家棟梁的軍校基地,裡面人才輩出,很多愛國志士都是共產黨的骨幹人才。
為了維護共產黨的合法權益,我黨決定重新選用一個人擔任政治部主任教官的職位,黨組織思前想後,都沒有合適的人選。直到周恩來力薦惲代英同志,在一系列的考察後,他們決定派遣惲代英去到黃埔軍校。
惲代英果然不負眾望,在擔任教官期間,他始終堅定維護共產黨的立場,對學員進行正確的政治宣傳,從不和國民黨高官沆瀣(xiè)一氣,任何事都秉持著自己的原則。
許多學員在他的教導上,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投身於共產黨的建設之中,為愛國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就連我軍著名將領陳賡都十分讚賞惲代英,即便後來身居高職,始終尊稱惲代英為“惲老師”。
眼見著共產黨的陣營越來越壯大,蔣介石又開始耍起了陰險的手段。很快,她就在上海發動了“四一二”政變,大規模地追捕革命志士和進步的知識分子,對共產黨員痛下殺手。
惲代英果斷地辭去了政治部主任一職,堅決維護共產黨的利益,同國民黨反動派劃清了界限。惲代英和毛澤東聯手寫了一篇文章痛斥背叛革命的蔣介石,一份《討蔣通電》激起了民眾的憤慨。
惲代英也因此被蔣介石死死地盯上了,甚至被國民黨重金懸賞,每天都身處在被暗殺的風險之中。1930年,周恩來接到通知,將趕往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的會議,臨別的時候,他還特意叮囑惲代英凡事都要小心。
誰知,周恩來僅離開兩個月後,惲代英就被國民黨反動派抓了個正著。其實惲代英這段時間的革命活動本是可以避免的,他的妻子還曾勸阻他,如今形勢惡劣,國民黨到處都在通緝他,不如先中止一段時間再繼續。
但惲代英並不太在意自己的性命安危,他對妻子說:“現在共產黨的處境十分不利,老百姓都在受苦受難,我怎麼可以臨陣脫逃呢?為了革命,我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革命人士的鮮血不會白流,總有一天,更多的人會被喚醒。”
身陷囹圄,無法脫身
惲代英被捕的那天,還是一副工人的打扮,他穿著短衣站在一棵樹下,他正假裝悠閒地等人,實則是等待接頭的同志。不料,一群國民黨反動派衝了出來,在敵人的嚴格搜查後,惲代英身上的罷工傳單被發現了,緊接著,他就被關押進了巡捕房。
周恩來得知這個訊息後,還抱有一絲希望,他認為巡捕隊的人極有可能並不知曉惲代英的共產黨身份,只是看見傳單後,把他當做普通的愛國志士了。
事實上,敵人確實猜不到他的身份,他們用盡酷刑也沒能讓惲代英透露出任何資訊。而惲代英始終說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名叫“王作林”,並不知道他們口中的共產黨是什麼。
敵人卻不肯輕易放過他,他們覺得惲代英身上有一股儒雅書生的氣息,身份肯定不簡單。但他們除了逼供也沒有別的辦法,在一切酷刑都失效之後,他們以“煽動集會罪”將惲代英繼續關押在監獄裡。
而周恩來的猜測都表明惲代英活著的機率非常大,他立馬命令陳賡,務必要用盡一切力量,在最短的時間內營救惲代英。陳賡立即動用關係,很快就找到了高等法院的法官,一番商榷之後,法官答應只要陳賡能繳納一定的贖金,他們同意將惲代英提前釋放。
周恩來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開始數著惲代英釋放的日子,他甚至提前通知了惲代英的妻子,讓她不要過分擔心,一切都辦妥了,只需要安心等著人回家就好了。
正當大家都暗自歡喜的時候,一陣噩耗傳來了,惲代英的共產黨身份暴露了!原來是我黨叛徒顧順章,為了向國民黨邀功,竟然戳穿了惲代英的真實身份。
惲代英的性命危在旦夕,國民黨反動派絕不會放過這條從天而降的“大魚”。蔣介石很快就知道了惲代英被捕的事情,他想起自己曾經多次被惲代英寫文章批評,那些一針見血的言論讓他很是惱怒。
但他也因此得知了惲代英不容小覷的革命實力,一人之文能激起千層浪。蔣介石心想,要是能把惲代英拉攏過來,讓他去和共產黨作對,豈不是能給共產黨非常強有力的一擊?
蔣介石的算盤確實打得很妙,但是他低估了惲代英對共產黨的堅定信念。儘管蔣介石開出誘人的條件,讓軍法司司長王震南好聲好氣地和惲代英溝通,希望他能為國民黨工作,但是惲代英沒有絲毫的動搖,他決然地說:“不用白費口舌了,我至死也是個共產黨員。”
蔣介石惱羞成怒,見勸降失敗,於是狠下殺心,當即便命令手下給惲代英加了一副重型枷鎖,還把他關押在密不透風的密室裡,不允許任何人探望。
惲代英意識到自己的死期不遠了,很快就會慘死在國民黨手裡,但他早就料到會有這麼一天,也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只是革命尚未成功,自己恐怕再也不能為共產黨出力了。
他在密室的牆上留下一首絕命詩:“浪跡江湖憶舊遊,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1931年4月29日,惲代英衣衫破爛、身負鐐銬,但他始終昂首挺胸走向刑場。行刑前,王震南大吼著讓他跪下,惲代英抬頭望著青天說:“共產黨人從來只跪父母,想讓我在敵人面前下跪,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惲代英非但沒有跪下,還扯著嗓子演講了起來,他用沙啞的聲音怒吼著:“蔣介石竊取革命成果,背叛了革命,他屠殺了多少仁人志士,甚至勾結西方列強,出賣自己的祖國,歹人也!”
劊(guì)子手聽了他的這番發言,拿著槍的手都不由自主地顫抖了,額頭上還冒著冷汗,儘管王震南一直下著命令,但劊子手久久沒有回過神來。王震南只好換了一個劊子手,幾聲槍響之後,年僅36歲的惲代英倒在了血泊之中。
兩代同心,為國為民
惲代英犧牲的時候,妻子沈葆英傷心地昏厥過去,此時的惲希仲也不過三歲而已。其實早在這段婚姻之前,惲代英還另有一段感情。
1915年,惲代英迎娶了青梅竹馬的沈葆秀,也就是沈葆英的姐姐。他們的愛情十分甜蜜,惲代英是一個專情的丈夫,結婚之後,除了撲在工作上,就是陪伴自己的嬌妻。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結婚三年後,沈葆秀因為難產離開了人世,誕下的孩子也早早地夭折了。這讓惲代英悲痛萬分,他對著妻子的墓碑立下誓言:今生不再娶妻。
一年又一年過去了,惲代英的父母曾經多次勸說惲代英續絃,可是他從來都是一臉拒絕的樣子,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了工作上,全心全意地撲在革命活動中。
沈葆英當時還是個小姑娘,但是她被姐夫的專情感動了,她打心底裡佩服這個對待工作一絲不苟,對待愛情矢志不渝的共產黨員,她把姐夫當成自己學習的榜樣,努力朝著他的方向進發。
後來,沈葆英考上了湖北省立女子師範學校,而此時惲代英也在湖北一邊教書育人,一邊如火如荼(tú)地開展著革命運動。沈葆英心裡也有一團為革命奉獻的火,她跟著姐夫四處走訪,瞭解當地農村的革命情況。
兩個人相處的時間漸漸多了起來,莫名的情愫在心裡暗湧,但是礙於當初惲代英發過的誓言,沈葆英把自己的想法埋藏在心裡,雙方都沒有觸及到這根底線。
1927年,外出多日的惲代英終於回到了武漢,沈葆英看見他的第一眼,就狠狠地撲過去抱住了他,兩人四目相望,眼裡都噙著淚水,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暗湧的感情終於顯現出來了。
沒過幾日,惲代英和沈葆英一起來到了妻子的墓前,他說道:“我現在已經是革命的戰士了,在日後的生活和工作中,都需要革命的伴侶,我很感謝葆英對我的照顧,也希望以後葆英能和我共進退。”
惲代英的這番話讓沈葆英終生難忘,能陪在惲代英身邊是她一生的期待,她決定以後不管發生什麼,都要和他永遠在一起,輔助他的工作,照顧他的生活。
一年後,沈葆英有了身孕,在知道這件事後,她心中十分猶豫要不要生下孩子,她想起惲代英曾經遭受的經歷,害怕他會接受不了。除此之外,她還很擔心這個孩子會成為革命的累贅,影響到各項工作。
一邊是母親的角色,一邊是革命者的身份,沈葆英很清楚地意識到後者的分量更重,但她身為人母又放不下自己的孩子。鄧穎超知道後,語重心長地和她說了很多話,最後她才決定保住這個孩子。
事實證明,沈葆英的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在後來的日子裡,惲希仲雖然沒能見到自己的父親,更感受不到父親對他的期待,但是他心裡卻深深地被父親的愛國事蹟所折服,他知道就連死,父親都是站著的!
在聽完周恩來講述的故事後,惲希仲也把父親當成了自己的人生楷模,他努力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想要為中國的航天事業獻出一份力。
1953年5月,惲希仲獨自去到莫斯科學習航天技術,等到學有所成之後,他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他放棄了那裡提供的豐厚待遇,決心回到祖國,為新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在航天工作中,他秉持著自己的原則和立場,始終牢記自己要為人民、為國家服務的信念。他把父親放在心尖上,希望自己也能成為像他一樣的骨幹人才。
儘管新中國成立後,惲代英的英勇事蹟為全國人民所知,惲希仲也沒有向別人透露出自己烈士子女的身份,他也沒有向國家提出特殊的要求。直到他逝世後,大家才知道實情,沒有人不為之感動。
2012年8月26日,惲希仲離開人世,他死前只留下一個遺願,希望自己能和父親安葬在一起。可以說,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中國,他也帶著父親的那份革命信念,實現了為國奮鬥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