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多年前,新中國剛成立不久,和平生活來之不易,百廢待興之下,人們充滿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盼。
然而事與願違,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各國偏偏為了他們所謂的國家利益挑釁中國,干涉中國內政,甚至企圖以朝鮮半島為翹板,一步步控制中國。如此行為,中國也不是好欺負的。
我國人民志願軍果斷出擊,“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自此,一場不被外界看好的戰爭,最終以美國的失敗而令人唏噓不已。
除了唏噓,他們的反應又是如何?新中國對他們的認知又有哪些改變呢?
話不多說,請往下看。
一、朝鮮戰場打破美國不敗神話
孫子兵法講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通俗來講,就是永遠不要小看你的對手。
然而現實中往往就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自以為是,以自己為中心,完全就是一個利己主義者。習慣性揣測他人,忽略他人的存在。這套說法,當然也可套用在國家的身上,美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1950年6月25日,韓國軍隊越過三八線對朝鮮發動戰爭,朝鮮戰爭爆發。在此後的兩個月的時間裡,朝鮮人民軍隊奮勇拼搏,一路南下,一度佔領朝鮮半島90%的國土,朝鮮半島統一的大勢近在眼前。
面對韓國軍隊的節節敗退,美國方面坐不住了。美國如臨大敵,多次召開會議,敦促國際勢力介入朝鮮戰爭,以維護自己的利益。美國的利益和朝鮮半島的統一又有什麼牽扯呢?
原來,自1945年日本投降之後,美蘇兩國商議,將日本的殖民地朝鮮半島以北緯38度為線,北部歸蘇聯,南部歸美國。在未來適當的時候,幫助其獨立。
二戰過後,美蘇兩國由於意識形態的不同,處於爭霸狀態。美國更是以意識形態來判定自己的國家利益。美國的頭號敵人是蘇聯及社會主義國家。眼看蘇聯控制下的朝鮮要將美國控置下的韓國吞掉,美國自然坐不住,想盡一切辦法阻止韓國的覆滅。
於是,自朝鮮戰爭爆發之後,美國積極號召聯合國出於所謂的人道主義,出兵朝鮮半島,援助韓國。最終,美國以聯合國的名義,聯合16個國家,組成聯軍,由美國不敗戰神麥克阿瑟率領聯軍從仁川登陸,加入到朝鮮戰爭中。
麥克阿瑟進軍朝鮮半島後,朝鮮戰爭局勢逆轉,朝鮮人民軍隊節節敗退。
按理說,國際聯軍只要將朝鮮打退到三八線以北就已經完成任務了,但是美國此行出兵的目的不單單是援助韓國,更重要的是中國。沒錯,美國打算藉此控制中國的東北。
三八線是朝鮮半島的分界線,更是中國的底線。美國罔顧我國的警告,多次越過三八線,甚至將戰火燃到了鴨綠江的對岸,無休止的踩踏中國的底線,我國怎能忍受的了?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領空和領海防禦極差,幾乎處於被動。美國從8月27日起,經常派飛機入侵我國東北上空,對安東市一頓轟炸。這已經是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
除此之外,美國還頻繁往臺灣海峽派遣軍艦,做戰略佈防,嚴重阻礙我國解放臺灣的步伐。如果到時美國真正越過鴨綠江,入侵我國東北,不光臺灣解放不了,東北人民也會成為戰爭的犧牲品……
種種原因之下,我國決定派遣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向世界表明我國捍衛主權完整的決心。
毛主席曾在關於抗美援朝討論的會議上說過:“如果美帝得勝,就會得意,就會威脅我國。”
我們出師有名,雖迫於無奈,但絕對是正義之舉。
美國壓根就沒想過中國會真的出兵朝鮮半島,包括國際上對於我國出兵朝鮮,大都持悲觀態度。新中國對戰美國這個不敗戰神話,簡直就像小孩和大人打架,除了被吊打,能有什麼好結果?
但是,現實往往就是充滿著戲劇性。中國剛入朝鮮兩個月,直接把歐美聯軍打回三八線以南,甚至有段時間,將他們趕到了三七線附近。
這樣的結果,美國簡直不敢相信。單看裝備,歐美聯軍配備的都是最新武器,飛機大炮應有盡有。而中國志願軍的裝備中有很多都是舊式武器,其中有一部分是二戰中的戰利品。武器裝備五花八門,非常雜,而且缺乏兵工廠,很多武器裝備不能自給自足,補給困難……
就是這樣一支軍隊,將歐美的精英部隊打的節節敗退,該訊息傳到國際上,他們自己都覺得臉上掛不住。
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軍隊將歐美聯軍逼到了什麼份上?有關資料顯示,當時聯軍的總司令麥克阿瑟眼看戰事對聯軍不利,極力主張美國再次動用原子彈,讓中國像當年的日本一樣,拜倒在美國的腳下。
作為核武器,原子彈的威力巨大,這樣的武器在戰爭中運用,絕對慘絕人寰,毫無人道可言。麥克阿瑟能想出這樣的損招,可見他是有多痛恨中國堅不可摧的軍隊。
所幸美國國內不支援他的這一提議,而且杜魯門還將他調回美國,他也不再是朝鮮戰場上那個指揮聯軍的總司令。
臨陣換將往往是戰場的大忌。美國方面在朝鮮戰場上三次換將,從側面表明,聯軍在這場所謂的“人道主義”援助戰爭中並不順利。
事實也正是如此,朝鮮戰爭,中國和朝鮮人民軍隊取得了戰爭的勝利。美國不敗神話就這樣被打破了。
二、立國之戰,揚我國威
朝鮮戰爭勝利之後,我國在國際上名聲大噪。那些不看好中國的國家,也紛紛被打臉。他們怎麼也想不到,不可戰勝的美國,竟然敗給了一個國家剛剛獨立的中國。
中國在當時西方人看來,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中國古代強而神秘,近代就像一個剛剛會站的小孩,國內的人民生活非常貧苦,就連抗日戰爭都是在美國投給日本的兩顆原子彈下,取得的勝利。
在這樣一個環境下,中國怎麼可能戰勝如此強大的美國?簡直不可思議!
不管他們多麼的不可思議,他們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已經不再是從前的那個可以讓人隨便欺辱的國家。中國這頭沉睡的雄獅已經睡醒了。
抗美援朝的勝利,是中國的立國之戰。此戰之後,不光歐美國家另眼相看中國,甚至蘇聯,也重新對中國有了一番審視。
毛主席曾經說過:“蘇聯人從什麼時候開始相信中國人的呢?從打朝鮮戰爭開始的。從那個時候起,兩國開始合攏了,才有一百五十六項。”
當時,美國和蘇聯因為意識形態的不同,進行爭霸。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戰勝了美國,對蘇聯來講,中國絕對是一個靠得住的同盟。
如果蘇聯幫助中國搞建設,中國定不會到時候主動和美國一塊對付蘇聯,這樣一來,蘇聯又多了一個幫手,美國也多了一個強勁的對手。這正是蘇聯想要看到的局面。
當然,我們中國有自己原則,並不會因為接受蘇聯的援助,就對蘇聯點頭哈腰,唯命是從。這從後期中蘇關係的破裂就可以看出,中國並不屑於捲進美蘇爭霸的行列。
中國自古以來講求“仁政”。這在朝鮮戰爭結束的一個小細節就能看出來。
朝鮮戰爭停戰後,雖然各方關於撤軍問題沒有達成一致,但是中國志願軍以及國際聯軍都不約而同地從朝鮮戰場撤出大部分的軍隊。
到1956年,雙方兵力比為6:7。我國其實並不想長期進駐朝鮮半島,奈何有多方勢力的牽扯,我志願軍不得不在朝鮮和國際聯軍膠著。
當時我國領導人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便主動和朝鮮領導人商議,單方面從朝鮮半島撤軍,最終,志願軍於1958年10月份全部撤回中國。
此舉打破了朝鮮半島軍事力量的平衡狀態,反向刺激國際聯軍,達到除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早日撤出朝鮮半島的目的。進而孤立美軍,這對穩定朝鮮半島的局勢非常有利。充分說明中國不干涉他國內政,是“仁政”的體現。
反觀美國,不管是越南戰爭,還是阿富汗戰爭,美國在戰爭結束後,都沒有及時將部隊撤出,美名其曰是幫助這些國家穩定局勢,但是歷史事實證明,美軍的這一做法有多麼的畫蛇添足。他們的唯一目的就只有一個:干涉他國內政,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
美國駐軍在這些國家的策略真的有利於穩定當地的形勢嗎?我想,從近期美軍宣佈從阿富汗撤兵的行動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美國所做的一切,終將成為另一個國家的災難,而美國本身,也會淪為國際上是的笑柄。
中國抗美援朝的勝利,不僅善始善終,幫助朝鮮半島穩定了局勢。還以身作則,極大地鼓舞了國際上更多的第三世界的國家。這些國家民族意識覺醒,人民紛紛投入到民族解放的革命鬥爭當中。中國也由此在國際上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
之前中國在國際上講話,或許沒有什麼影響,但是此戰之後,一些國家不得不重新認識中國。中國向全世界傳遞出這樣的訊號:面對主權的威脅,中國決不允許,也從不害怕。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從來不是說說而已,立國之戰,揚我國威。以前的舊中國已經過去,現在的新中國,屹立於世,不再是軟柿子,想捏就能捏!
三、戰爭結束,外國唏噓一片
1953年7月,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聯軍戰敗,失敗的訊息很快在國際上傳播開來。然而,不同於我國國內一片歡喜的聲音,在其他國家,人們除了唏噓,更多的是漠然,這一現狀,尤其在美國更為凸現。
就以美國媒體來說,朝鮮戰爭美國戰敗的新聞,刊登在《華盛頓郵報》上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文中寫到:
“華盛頓以一種漠然的,既成事實的態度迎接朝鮮戰爭停戰的訊息,平靜且沒有任何喜訊。”
這場由美國主導的戰爭,為何這麼不受美國國民的待見?這從美國為戰爭的投入就能夠看出來。
本次戰爭,美國投入軍費共計400億美元,消耗作戰物資7300餘萬噸。中國投入軍費62.5億元人民幣,消耗作戰物資560餘萬噸。
美國在這場戰爭完敗。費錢又費人。拿著國人的稅,幹著不利於國人的事。不論換作哪個國家的人,都會在心裡強烈地吐槽政府。美國人民沒有走上街頭抗議政府的行為已經算是很友好了,更何況只是簡單的漠視。
美國媒體對朝鮮戰爭的態度選擇漠視,作為美國同盟國之一的英國,評價就比較真實了。
美國的不敗神話被中國打破,英國國內也是唏噓一片。英國政府在後來的很多場合都表示:
“過去那個舊時代的中國早已不復存在,從此之後我們需要小心這個冉冉升起的新中國。”
其實,在美國領導的國際聯軍第一次被中國人民志願軍打到三八線時,英國國內普遍不贊成英國繼續捲入這場戰爭。
對英國而言,投入朝鮮戰爭他們沒有好處只有壞處。
首先,中國香港當時還是由英國管轄。和中國作戰,只會影響英國和中國的關係,進而影響英國在華的利益。
其次,長時間的陷入戰爭,英國已經為此付出了代價,不論是士兵的傷亡還是投入的軍費,英國做的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朝鮮半島離英國十萬八千里,政府怎麼能做不符合國家利益的事情呢……
於是,英國在朝鮮戰爭中除了是美國的同盟,還是促使戰爭和平解決的推動者。
沒錯,英國後來一直在為促進朝鮮戰爭的和平解決而努力。英國政府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倡導和平,反對戰爭,但是又不得不捲入戰爭,非常矛盾。
戰後,英國重新審視中國,確立了對中國新的認知,積極與中國往來,中英兩國雖然在一些問題上還存在爭執,但是相對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來講,英國是較早和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
還是那句話,中國已經覺醒,再也不是以前那個可以隨便欺辱的國家,中國的原則不容侵犯,中國的崛起也勢不可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