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遠古屬百越之閩越。在《禹貢》中屬揚州,在周朝為七閩地。在春秋以後為閩越國。秦南平百越,置閩中郡。自古被稱為蠻夷之地,化外之民,只到西晉滅亡,大批北方漢族南遷,多有落戶到此,才擺脫蠻夷百越的稱呼。
然而1954年曇石山文化遺址的發現,將不為人知的先秦閩族文化,和福建文明史推進到了五千年前。這是中國東南地區最典型的新石器文化遺存之一,是一座高出江面20米長形山崗。“福建文明從這裡開始······”。
經過8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達2000平方米,幾乎全是由當時人們丟棄的蛤蜊殼、貝殼、螺殼堆積起來的,有的地方厚3米左右,所以又稱“貝丘遺址”。這充分表明5000多年前的曇石山人已經對海洋有了很深的瞭解,利用海洋來生存,真實生動地反映出原始社會晚期閩人的生活狀態。
在眾多出土的玉器、石器、陶器中,有一件放在墓主人頭頂,類似北京十三陵定陵中的“長明燈”,四五千年前的曇石山人就使用如此精美的陶燈陪葬,被稱為“中華第一燈”。
在遺址殉狗坑旁的夯土祭祀臺上,出土了一件原始瓷罐和四件原始瓷器。這些原始瓷器距今3000年,都施有青綠色釉,是中國最早的技術。從出土的文物形制、技術和美觀上來看,不比中原文明落後,有些地方還領先於當時的中原文明。這充分的說明人類發展是多遠化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特徵也是多樣性的。
發掘的137號墓的墓主人為25歲左右的年輕女性,其中左側顴骨分為上下兩部分,下方顴骨塊被稱為“日本人骨”,日本人大部分有這塊顴骨。因為日本的遠古歷史遠遠落後與中國,所以很有可能,日本人種先祖的一部分就是從福建經臺灣及沖繩島鏈,遷徙到日本的曇石山人。
以曇石山遺址命名的曇石山文化,分佈於閩江下游,直達沿海地區,,揭示了曇石山人的社會意識,曇石山文化的源流及與海峽對岸新石器時期的影響,其具有鮮明的海洋文化特色先,是先秦時期閩臺兩岸海洋文化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