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路上流傳著一個把4000年曆史濃縮在一天的影片。
我覺得很有意思。
但是還是覺得有兩個美中不足的地方。
第一個就是不應該選擇4000年,應該只選取2000年,畢竟之前2000年的夏商周太古老了,現代人代入感太低,而且這三個朝代佔據了前一半,導致後面重要的朝代講得很倉促。
第二個就是不應該選擇一天來濃縮,因為一天中有正午,也有子夜,子夜總是不好的,正好被分配到子夜的朝代來說,有點吃虧。
我覺得可以用一年來濃縮,1月至12月,畢竟有的人喜歡大吃冷飲的盛夏,也有人喜歡白雪飄飄的暖冬,這樣就各有所愛了。
同時,還會結合二十四節氣來說明。
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稱帝開始,到1912年清朝滅亡,一共是2134年。再濃縮排一年的時間,大約0.56個月相當於歷史上的100年。
下面,我們來看下。
公元前221年相當於是1月5日,一年中的小寒節氣。
此時,秦朝已經建立,但是天下依然未能休養生息,不久秦始皇駕崩,秦二世時期陳勝吳廣起義,秦朝滅亡,歷經楚漢戰爭,漢朝建立。
1月19日是大寒節氣,這是公元前121年,漢武帝發動河西之戰,漢朝開始了匈奴的百年戰爭。
到了公元前21年,這是一年中的2月3日,立春節氣,標誌著春天從這一天正式開始了。
此時的漢朝,正是飛燕掌中輕的漢成帝時期,西漢早已經歷經了繁榮,此時正在衰退。
從某種角度看,春天來了,此時的歷史上也正在漢宮飛燕,很貼合。
再過一百年,是公元78年。
因為公元89年,竇憲徹底擊敗了北匈奴,所以我們以這一天來計算,因為從公元前跨越到公元后,本身資料計算上就會有一些誤差。
公元89年,是東漢永元元年,也是一年中的2月18日,這一天是雨水節氣。
但這一天,也是漢朝徹底擊敗北匈奴,北匈奴西遷,南匈奴南遷的日子,然而,東漢卻也走向了衰弱。
公元189年,是著名的黃巾起義爆發的第三年,也是一年中的3月5日,驚蟄節氣。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黃巾軍大起義給東漢敲響了喪鐘,同時,驚蟄節氣,也代表著蟄蟲伏出,春雷響動,黃巾起義不就是中華大地的一場春雷嗎?
再過一百年,是公元289年,這是西晉王朝滅掉東吳,統一天下後的第十年,西晉王朝達到了全盛,彷彿大漢再造。
這一天,也是一年中的3月20日,春分節氣。
魏晉清談,彷彿覺得春天已經到了,就肆意妄為,揮霍天地。
然而,西晉王朝篡位用去了三代人的時間,大量的老臣積壓(仇鹿鳴的觀點),所以司馬炎不得不對老臣妥協,縱容腐敗,整個西晉暮氣沉沉。
不久,八王之亂,永嘉之亂,西晉崩潰。
再過一百年,公元389年,是前秦最後苟延殘喘的幾年,就在此前6年前,爆發了著名的淝水之戰,五胡十六國中最有抱負的苻堅統一了北方,卻在還未消弭內部民族矛盾的前提下南下侵晉,想一統華夏,卻無奈敗北,留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傳說,自己也隨即被殺。
這一天也是一年中的4月4日,清明節氣。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苻堅百萬大軍兵敗淝水,兩年後自己身首異處,不也和清明的悽風鬼雨很符合嗎?
再過一百年,是公元489年,這一年,北魏孝文帝還沒有親政,第二年,親政後的他推行了一系列漢化改革,首先遷都洛陽,隨即命令鮮卑人穿漢服、取漢姓,同時重新平定了門閥等級,整個北方經過漢化,迅速融合為一體,為南北朝的最終終結奠定基礎。
這一天,是一年中的4月19日,也是穀雨節氣,農耕文化中,這一天最適合耕種。
巧合的是,孝文帝改革,最終遊牧為生的鮮卑人安定了下來,在中原過上了農耕種田的生活,均田制最終奠定了隋唐盛世的基礎,這一切冥冥中自有天意嗎?
再過一百年,是公元589年,這一年是所有人值得紀念的一年,隋朝滅亡南陳,統一中國,結束了東晉南北朝近300年的分裂戰亂時代。
這一天,是一年中的5月5日,立夏,春天結束了,夏天開始了。
同時,第一帝國終結了,第二帝國隋唐開始了,中華文明最為輝煌璀璨的盛夏也開始了,這一切不也是巧合嗎?
再過一百年,是公元689年。
這一百年,也經歷了很多事情,隋煬帝瞎折騰,在農業社會搞工業基建,搞砸了,隋朝滅亡,唐朝建立,又經歷了玄武門之變,唐太宗當上了皇帝,開創貞觀之治。
此時,唐高宗已經去世了,是武則天在執政,但她不滿足於此,第二年,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這一天,是一年中的5月20日,小滿節氣,從這一天開始,雨水漸漸多起來了,江河漸滿,但還未全滿,故名小滿。
也正是在中華文明的夏天,才會有這樣的女皇存在。
再過一百年,是公元789年,此時的唐朝歷經唐玄宗開元盛世,盛極而衰,安史之亂後,唐朝一蹶不振,此時的唐朝是最為混亂的。再過幾十年,唐憲宗削平諸藩,才稍微好轉。
一年中,這是6月5日,芒種節氣,各地都開始墾荒種地,而唐朝,全國都開始藩鎮佔據土地割據,一片混亂。
一片金黃中,準備收貨滿城盡帶黃金甲。
再過一百年,是公元889年,就在五年前,縱橫數十省,起兵達十年的大齊皇帝黃巢才最終死了,黃巢起義把唐朝攪得天翻地覆,真的做到了黃金甲滿長安。
這一天,是一年中的6月21日,夏至節氣,這也是夏天的最極致,白天最長,黑夜最短,從這一天開始,黑夜漸漸變長,白天漸漸變短。
一如盛唐,是中華文明的最頂峰,從此時開始,越來越走下坡路。
再過一百年,是公元989年,這一年,是宋太宗時期,經歷了晚唐藩鎮割據的瘋狂和黃巢起義的掃蕩,唐朝滅亡,黃巢原本的部下朱溫建立梁朝,隨後播亂五十秋,五代十國輪番登場,宋朝方才掃平群雄,但敵不過契丹。
這一天,是7月7日,一年中的小暑節氣,天氣漸漸開始炎熱燥熱起來。
再過一百年,是公元1089年,此次距離王安石變法失敗,僅僅才4年的時間。
北宋積貧積弱,不僅敵不過遼國,甚至敵不過契丹,王安石憂心忡忡,推出一系列變法舉措,果然熙河開邊,王韶大破吐蕃,開疆千里。
但是改革觸動了守舊派利益,而且王安石用人不當,總用奸人,不久被廢。
這一天,是一年中的7月22日,大暑,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也和王安石的暴脾氣一樣,一點就著。
再過一百年,是1189年,此時的南宋已經開國半個世紀,距離岳飛被殺也已經40年了,然而, 宋孝宗還是忘不了岳飛,給他諡號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
這一天是8月5日,立秋,秋天到了,人們也開始秋後算賬,把秦檜做成了跪像放在嶽王廟中,立秋是一年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節點,希望南宋不是。
再過一百年,是公元1289年,這一年,元朝的忽必烈開大運河,忽必烈剛剛遠征日本失敗,將在三年後再次遠征爪哇。
大元朝全盛,然而誰也忘不了十年前,1279年,南宋滅亡,在崖山海戰中,南宋僅存的海軍全軍覆沒,軍民全部投海自殺。
這一天,是一年中的8月22日,處暑,熱度徹底消失了,秋天終於到來了。
再過一百年,公元1389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先後五次北伐,1381年統一了雲南,1389年統一了遼東,除了新疆大部分地區是東察合臺汗國之外,此時基本上統一了全國。
一年中,此時是9月7日,白露節氣。此時天氣徹底轉涼,秋意濃,秋天正式到來了。
而第三帝國,中國最後一個時期,也拉開了帷幕,朱元璋廢除丞相、八股取士、特務統治,中國歷史上的秋天也到來了。
此時,不再用89年作為計算單位,而是從最後的1912往前推,以12年作為計算單位。
1512年,是明武宗正德七年,明武宗時期較為折騰,但不管是寧王叛亂還是小王子入侵,最終都被平定。
在一年中,此時是9月22日的秋分,從這天起,氣溫進一步下降,此後白晝越來越短,黑夜越來越長,明朝也徹底由盛轉衰。
再過一百年,是1612年,萬曆四十年,漫長的明中期終於過去,來到了明晚期,張居正改革的成果被廢除,吃老本已經30年了,各種矛盾即將全面爆發。七年之後,薩爾滸之戰中,明軍被努爾哈赤的後金軍隊全殲。
在一年之中,這一天是10月7日,寒露節氣,秋天越來越冷,進入持續的寒冷且乾燥的秋燥時期。
再過一百年,是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此時的康熙皇帝,早已經平定三藩、擊敗準噶爾,清王朝版圖比起1644年擴大了五倍。
在一年中,這是10月23日的霜降節氣,晝夜溫差極大,秋天在急劇變冷。同時代的中國也是歷史上幾千年間最為寒冷的時期。
再過一百年,是1812年,為嘉慶十七年,之前的清王朝,經歷了雍正皇帝一系列的改革,攤丁入畝、火耗歸公以及改土歸流這三大改革措施下,乾隆時期,清朝進入全盛,嘉慶時期已經衰落,就在第二年,清朝頒佈了禁止鴉片的禁令,但已經止不住了。
在一年中,此時是11月7日,立冬,中國的冬天終於要來了。
此後還有三個節氣,我們發現,快到1912了,因為近代史上發生了太多的事情,不如這120年,就用這三個節氣結束吧。
1852年,咸豐二年,前一年,太平天國起義爆發,中國最後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掀翻了南中國。四年後又爆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內憂外患。
在一年中,此時是11月22日,小雪,天氣越來越冷,冬天正式到來了。
1882年,光緒八年,此時的清朝,暫時平定了太平天國,前一年,左宗棠收復了新疆,此時的清朝有了一點喘息的機會,所謂的同光中興也只是迴光返照。
在一年中,此時是12月7日,大雪,最為寒冷的仲冬時節開始了。
果然,十年後,甲午戰爭中國慘敗,中國最為黑暗的時代來臨了。
1912年,清王朝滅亡,封建帝制結束。
這一天,是12月21日的冬至,冬天已經達到了最頂點,這一天過後,白天會越來越長,黑夜會越來越短,明天會更好。
於是,我們走出了寒冬,走出了黑夜,來到了今天的春天。
以上就是2000年帝制濃縮在一年內的產物。
當然了,只是一種娛樂,如果把節氣點算作星座的話,姑且可以算秦朝:摩羯座、漢朝:水瓶座、魏晉:雙魚座、南北朝:白羊座、隋朝:金牛座、唐朝:雙子座、五代十國:巨蟹座、宋朝:獅子座、元朝:處女座、明朝:天秤座、清朝:天蠍座、晚清:射手座。
正好每個朝代幾乎都在一個月份中,對應著各自的節氣。同時,分析各個星座,會發現土象開拓性、風象很長命、火象多亂世。
一年走過了春夏秋冬,還會有下一個輪迴,中華文明生生不息,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