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當巴黎的地標性建築——埃菲爾鐵塔落成的同時,在城北的巴黎蒙馬特區,一家叫做“紅磨坊”的 歌舞廳也正式開業了。
這時候的法國娛樂場所,競爭相當激烈,長江後浪推前浪,很多不給力的歌舞廳,一不留神,就會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
比如,這個“紅磨坊”的前身——煎餅磨坊。
下圖這幅名畫,一些時候,很容易被誤讀成“紅磨坊的舞會”,其實,它的本名,叫做《煎餅磨坊的舞會》,是1876年,印象派畫家雷諾阿的作品——比人們口中那個大名鼎鼎的“紅磨坊”的開業,早了13年。
作為“紅磨坊”的前輩,“煎餅磨坊”也算得上歷史悠久。
1814年,反法聯盟攻到了巴黎城郊,一名叫做德佈雷的小業主,組織了周邊居民,自發抗敵,並英勇殺死三名敵軍。
沒成想,德佈雷弄死的三個敵人,是俄軍中的哥薩克騎兵,向來是出了名的不好惹,非常記仇。
很快,德佈雷被一隊哥薩克復仇者們抓了起來受盡折磨。死後,他的頭顱還被割了下來,掛在他家磨坊的風車上進行示眾。
幾年後,波旁王朝復辟,法國和巴黎又重歸於平靜,德佈雷的長子小德佈雷為了紀念這段慘烈的英雄事蹟,在當年老爸的勇敢對敵,壯烈犧牲的地方...建了一個歌舞廳,並以當年老德佈雷的產業——“煎餅磨坊”命名。
這個...腦回路,就不得而知了。畢竟,咱們也揣測不清楚,19世紀的小德佈雷,當年是個什麼心理活動。
只能說,這...很法國。
而且,在“煎餅磨坊”的帶動下,蒙馬特一帶就這麼燈紅酒綠地發展起來了,形成了集歌舞廳、紅燈區等產業的一條龍“服務區”。
有陣子,“煎餅磨坊”曾經無比風光,堪稱當年巴黎人民休閒娛樂生活的絕佳之地,尤其是對那些屌絲來說,特別的友好——只需0.2法郎的入場費,就能盡情跳個痛快。
然而,好景不常在,到了19世紀末,大量廉價的平民歌舞廳開始集中湧現,“煎餅磨坊”陷入了嚴重“同質化”的瓶頸之中,最終走向了破產。
盤下“煎餅磨坊”的,是西班牙人約瑟夫·奧雷和法國人夏爾·齊德勒。這兩人看好“煎餅磨坊”周邊的娛樂商業價值,投入了不少本錢。
跟主打平價,吸引勞動人民的“煎餅磨坊”不同,他們要以奢華奔放的美女豔舞陣容吸引遊客,並將其更名為“紅磨坊”,主攻中上層有錢人士。
這時的紅磨坊,被擴建升級成了能容納兩千餘人的大型歌舞場所,主打以歌舞、雜耍、仿技等趣味和“風俗類”節目招攬觀眾。
在表演模式方面,約瑟夫·奧雷開發出了“浸入式”歌舞,透過各種出其不意的手法,讓觀眾充分融入劇場——比如,利用弧形的舞臺設計將觀眾“包圍”起來,吊著鋼絲在空中“飛翔”的演員會突然從觀眾頭頂上掠過,旁側的牆上隱蔽的伸縮舞臺隨時可能送出歌唱的演員,歌手和舞女還會藉助道具,神乎其神的穿梭在觀眾當中。
這些手段,令觀眾們更像是個“參與者”,獲得了一種和端坐在其他劇場裡截然不同的樂趣體驗。
尤其是此時紅磨坊互動式的“熱舞”,堪稱一絕。
當年的巴黎舞廳,非常流行一種香豔且挑逗性極強的舞蹈——康康舞。就是下圖這種,左二為紅磨坊的頭牌舞女,Louise Weber(都說胖子柔韌性好,看到Louise Weber,我信了)。
這個康康舞,屬於法國“國粹”。咱們一般愛管它叫“踢大腿舞”。
因為它的表演形式,主要就是熱情展現大長腿和翹臀——一群舞娘站成各種隊形,在歡快的音樂聲中,衝觀眾左一下右一下地掀開裙子,高踢腿,時不時來個大劈叉。裙襬要掀到下巴,踢腿要高過鼻尖,故意讓觀眾看到自己的黑絲大長腿和性感的蕾絲底褲。
在西方文化中,女人的腿有著非常強烈的“性暗示”,以至於長期以來,歐洲女性的臉龐和脖頸,甚至事業線都可以大方地示人,唯獨雙腿屬於極為隱私的部位,除了自己的男人,其他人要見著了,那就是在“耍流氓”。
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洲,西方女性的裙子還長至腳面(下圖這樣的),別說露大腿和底褲,一般的女子就是在公共場合被別人看到了腳踝,都會感覺特別不體面甚至心生羞恥。
比如,當年的歐洲保守勢力異常反對女性騎腳踏車,主要原因就是,騎車必須露出腳踝,而且,在騎的過程中,一旦遇到風,小腿沒準也會被人瞧見....如此操作,這還了的!
這樣的環境中,大家可以腦補一下男人們(當然,觀眾裡也有女性)欣賞康康舞的時候,心中的巨大震撼....
尷尬的是,這個火辣的康康舞,各大舞廳都有上演,一個比一個跳的奔放。那麼,如何讓紅磨坊的康康舞打出名氣,這個就非常依仗它的宣傳力度了——畢竟,你就是跳的再使人流鼻血,也得先讓受眾們知道有這麼個夜總會的存在才行。
於是,紅磨坊的另一位合夥人,屠夫出身的巴黎夜總會大佬,夏爾·齊德勒,開始出招了。
夏爾·齊德勒,特別擅長公關,拉攏起人脈關係來,那可是一套一套的。他靠著自己的公關能力,不但招募了大量優秀且心理素質極佳的歌舞演員和音樂人,還成功請到了不少王公貴族、報業巨頭過來捧場,更別出心裁的找了多位知名畫家,現場作畫,用以進行視覺宣傳,擴大知名度。
這其中,最成功的,當屬此時被譽為最潮藝術家的印象派畫家,藝術界的“意見領袖”級人物,圖盧茲·勞特累克。
這位勞特累克,看形象,那是相當的有識別特色——身高145不到,走路的時候,腿還一瘸一拐的。
雖然勞特累克是個侏儒形象,但他的出身,可算是正經八百的“高富帥”。
他來自於法國阿爾比的一個世襲貴族家庭,祖上帶著伯爵頭銜,而且,勞特累克還是家中長子,屬於家族的第一繼承人。
可能是因為過於追求純血,家裡人世代近親結婚的緣故,勞特累克雖然心智正常,但身體發育遲緩,十四五歲的時候,身高才長到140多點。
更悲催的是,這段時間,他連續兩次意外摔倒骨折,而且很“寸”的,一次傷了左腿,一次傷到右腿。
好不容易恢復了行走能力後,他的身高也不再增長了,走路時,還有點坡腳。
不過,資質驚人,家境又好的勞特累克身殘志堅,仍舊靠自己的實力考上了巴黎大學。
可是,剛入學沒多久,他就對老媽說:我不想讀書了,我要改行去畫畫。
難得的是,貴為伯爵夫人的母親,在勸解無效後,還是全力支援了兒子的選擇。
漸漸地,在以印象派為王的當年巴黎藝術界,這個與眾不同的畫家,形成了自己非常獨特且令人驚歎的風格,雖然身材矮小,其貌不揚,但周邊從不缺少美女。
勞特累克的一位女友,著名畫家蘇珊娜·瓦拉東,雖然她比紅磨坊的姑娘們還美,但勞特累克仍然不停的尋花問柳
而且,作為當年罕見的貴族畫家,勞特累克那個名門之後的風度和高貴的出身,也令他在一眾印象派藝術家中,顯得特別矚目。
正如前面說的那樣,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勞特累克,已經“修煉”成了巴黎藝術界“意見領袖”級的人物。
紅磨坊為了凸顯格調,加大宣傳力度,不但免費邀請這位貴族畫家來自家來體驗“藝術”,現場作畫,還高薪聘請勞特累克為御用畫家,為紅磨坊量身打造宣傳海報。
試想,當藝術和娛樂合體,由高貴的伯爵老爺執筆的高大上的海報一問世,這下,全巴黎的男女不都慕名而來了嘛。
勞特累克為紅磨坊畫的宣傳海報
按一般人的理解,要做宣傳,那肯定得把紅磨坊畫得美輪美奐,如同人間天堂一般。
然而...勞特累克,他偏不。
比如,這“紅磨坊”的二號舞娘,被稱為“康康舞皇后”的珍妮·阿弗莉的真人照片。
這是勞特累克筆下的珍妮。
還有這樣的(眉眼還真的很相似,但這個表現手法..)。為此,珍妮·阿弗莉曾經多次抱怨,甚至以辭職作為威脅,但各種抗爭無果——這些海報竟然效果出奇的好,宣傳手段非常成功。
下圖這張名為《紅磨坊舞會》的畫作,曾長期掛在紅磨坊的大廳內,屬於紅磨坊的一大標誌性象徵符號。
對於勞特累克,後世評價他的作品說:
他的畫面常給人一種偽裝高貴與尊嚴的印象,節奏感極強,荒謬又可笑,他以極其敏銳的觀察力和理解力,洞悉了這個“人間樂園”驕奢淫逸的本質。
具體表達的是什麼,我也說不太清楚,大家可以細品品。
後來勞特累克還被稱作了“現代廣告畫之父”,這顯然離不開他當年對紅磨坊的成功宣傳。
就這樣,透過這位身高一米四多的小矮人,整個巴黎,甚至是法國和全世界,都深深地記住了紅磨坊夜場裡的那些熱情奔放的“大長腿”。
可能,這就是藝術界的“明星帶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