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2時,本年度第四場“南山138:浙江青年當代藝術推廣專案”展覽“顏秉卿:迷魂記”的學術對談活動在浙江美術館10展廳前長廊舉行。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石炯與參展藝術家顏秉卿,共同圍繞“南山138”年度策展主題“劇場”、西方藝術影象史和作品的形式語言、以及當代藝術語境下創作精神的轉變和環境的關係等內容展開深入討論。
學術對談現場
01
劇場的管理者
對談嘉賓石炯
對談開始,石炯首先介紹了她對展覽的觀看感受。在她眼中,顏秉卿本人既非演員也不是導演,他更像是一個劇場的管理者。整個西方藝術是模仿的藝術,從古希臘戲劇表演開始,西方藝術對於視覺的處理、空間的理解,本身就是對劇場形式的一個模擬,比如西方戲劇史上長盛不衰的《荷馬史詩》,以及大量涉及有關宗教、神話題材的作品。在顏秉卿的作品裡面,能看到很多和戲劇接近的、生動的、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的作品。這是顏秉卿的作品如何與展覽主題“劇場”緊密結合並且呈現的有力證據之一。同時,石炯也提到,“生活本身就像劇本,無需專門的導演,這是美術館的劇場與一般大劇院劇場的區別”。
藝術家顏秉卿
02
以繪畫主導的創作
顏秉卿認為,創作還是要以繪畫本身為主。想起剛畢業時的作品他回憶到,當時的創作其實就類似於對文字的延伸,總是選一個題目或成語,然後以現代人的角度去重新解釋它。在這種透過文字進行創作的過程中,慢慢的發現繪畫變得不重要了。這種只要有一個構成畫面的想法,然後把圖片複製貼上而成的繪畫,好像讓繪畫本身失去了意義。所以後來便慢慢拋棄了這種創作方式,以繪畫為主。畫面內容和形式就變得越來越簡單,並不需要提供什麼具體的含義。有時候一個具體的含義好像是在居高臨下灌輸某種思想意識。再到後來,如果對某個主題有興趣,有繪畫感覺,顏秉卿就可以構思進行創作。
《沙發下的女人體》
年代:2021
媒介:木板坦培拉
尺寸:30cmx40cm
石炯認為,繪畫有一個特點就是影象的多義性,即不需要有標準答案。繪畫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場所,讓觀眾都能來生產自己的見解。而顏秉卿的繪畫語言所傳達出來的不同情緒,實際上很多是由觀眾來決定的,每個人的生活記憶、年齡層次不一樣,感受會非常不同。所以他的作品沒有一定要表達什麼,這就是影象的魅力。大家在觀看顏秉卿的作品時,其實不用去探究他想表達什麼,而可以問自己看到了什麼?每個人頭腦裡被喚醒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比如在讀文字的時候,實際上腦子裡是有形象的。反過來,當我們看這些形象的時候,意義和內容卻是無限豐富的。比較熟悉西方藝術影象史的朋友可能還會從他的作品裡面看到文藝復興前後的影子。這些畫面充滿了細節。
繪畫的細節是否需要新增,添加了有沒有意義,構圖是否豐滿,這些創作過程中需要思考的問題需要經驗的累加,也是顏秉卿正不斷探索著的。他提到,畫面中人物的造型很多沒有衣服。並不是因為特別想畫人體的造型,而是添加了衣服之後,人的具體的資訊過多,性格、年齡就會有更多的指代性,更多的限制了想象的空間,所以後來創作乾脆只以人體來呈現。
《無題》
年代:2018
媒介:木板坦培拉
尺寸:60cmx80cm
03
當代藝術語境下
創作精神的轉變和環境的關係
談起首次展出的雕塑作品顏秉卿說,做雕塑時的心態和繪畫的心態是不一樣的。因為作畫的時候總有一種完成任務般的企圖心,在創作過程中,需要放棄掉目的性或完整感才能得到一些新鮮感。雕塑則是有興致了、想到有趣的主題就去捏。繪畫涉及到場景選擇時是需要斟酌的,並不是覺得有趣的東西都可以去畫,最後還是應該符合美術史上、審美上有共性的、穩定的精神。藝術創作從古典變化到現代的程序中,顏秉卿所感興趣的就是漫長的演變過程中存在的不變的因素。“如果牢牢把握住這種精神,繪畫可能會有更多說服力。”
《無題》
年代:2021
媒介:粘土雕塑
石炯表示,當代的藝術環境實際上對繪畫並不友好,好像繪畫是一種老式的技法。現在的藝術史研究也是一樣,離人的生活、人性、喜怒哀樂越來越遠。現在繪畫的傳播相對更加隨意,表現方式也很多樣,展示的方式也很多。在這個影象和資訊爆炸的時代,可能會使我們對影象視而不見。顏秉卿在繪畫上的這種堅持是出於對繪畫本身的熱愛。看顏秉卿的繪畫時是沒有距離感的,藝術語言本身應該是沒有門檻的。如果說能夠真心誠意地走進浙江美術館,來到展廳裡看顏秉卿的作品,感受就會不一樣。想要更好的創作或讀懂創作,還是要抱有對藝術熱愛的本心。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回顧導覽及對談直播
南山138浙江青年當代藝術推廣專案(2021)之“顏秉卿:迷魂記”展覽時間將持續到11月28日,請觀眾前往10號展廳進行參觀。
展 廳 現 場
供稿:任好
攝影:劉坤
編輯:張湃
責編:研究策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