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典籍裡的中國》以戲劇形式再現了孫武的傳奇故事,並引發了人們對《孫子兵法》的討論。一直以來,關於“孫子”的真實身份存在不少爭議,有人認為《孫子兵法》並非孫武所作,還有許多人分不清孫武與孫臏的關係。
孫武與孫臏,究竟誰是“孫子”?《史記》中的《孫子吳起列傳》是關於孫武和孫臏最早的傳記。據說孫武是春秋時期齊國人,出仕吳國,著有《孫子兵法》;孫臏是他的後代,生於戰國時期,又出仕齊國,著有《孫臏兵法》。不過,《史記》之前的文獻卻無孫武的記錄,而《孫臏兵法》又沒有流傳於世。所以就有人懷疑,孫武就是孫臏,《孫子兵法》就是《孫臏兵法》。那麼,這種觀點是否有道理呢?
曹操作注
讓《孫子兵法》揚名
在山東臨沂舊城城南約1公里處,有兩座東西對峙的小山崗,東邊的被叫作金雀山,西邊的被叫作銀雀山。1972年4月,考古工作人員在銀雀山兩座漢墓裡,發掘了大量竹簡、竹簡和漆木器、陶器、銅器、錢幣等隨葬器物。據研究,這兩座墓葬的下葬時間應該在前134年至前118年之間的漢武帝中期,墓主人與太史公司馬遷大概同時代。
1號墓的竹簡內容比較豐富,其中包括《孫子》《六韜》《尉繚子》《管子》《墨子》《晏子春秋》等大量先秦典籍。然而《孫子》裡的主角都是“孫子”,並沒有“孫武”“孫臏”的稱呼。除了能與傳世《孫子兵法》十三篇對應的外,還有《吳問》《四變》《黃帝伐赤帝》《地形二》《程兵》《見吳王》幾篇,大致屬於《孫子兵法》的佚文,其中《見吳王》與《孫子吳起列傳》的內容大同小異。
至於其他的《孫子》篇章,大概還有十六篇左右,其中有四篇的主角確鑿無疑是孫臏,分別是《擒龐涓》《見威王》《威王問》《陳忌問壘》,都是發生在戰國齊威王時代的事件,能和《孫子吳起列傳》中孫臏年代、人物對應。至於其他十二篇,主角“孫子”不確定是何人,但風格與《孫子兵法》迥異,故整理者也將它們列入《孫臏兵法》之中。
那麼,是否可以認定孫武就是《孫子兵法》的作者,而孫臏就是《孫臏兵法》的作者,孫武和孫臏是兩個人,《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是兩部書呢?其實,這個問題也不是這麼簡單。
學者認為,先秦秦漢的傳世文獻基本都非出自一時一人,而是經歷了一個長期的編撰過程。《孫子兵法》的主體內容仍然被認為是戰國產物,並不是孫武本人所寫,而《孫臏兵法》的許多細節,也透露出此書並非出自孫臏本人之手。不過,它們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孫武、孫臏本人的軍事思想。正如《論語》並非出自孔子本人之手,但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著作。
在《漢書·藝文志》裡,列出書目《吳孫子》八十二篇、圖九卷和《齊孫子》八十九篇、圖四卷。從書名來看,《藝文志》的《吳孫子》明顯就是《孫子兵法》,而《齊孫子》明顯就是《孫臏兵法》。那麼,為什麼後來《孫子兵法》的名聲大大蓋過了《孫臏兵法》呢?因為後來曹操給《孫子兵法》十三篇作注,而把其餘的編為《續孫子兵法》。這樣一來導致兩個結果,一方面是《孫子兵法》名聲鵲起,另一方面是《孫臏兵法》等逐漸失傳。今天流傳下來的傳世《孫子兵法》各版本,底本都是曹操作注的版本。
銀雀山漢簡的發現,讓我們得以一窺這些失傳的著作。那麼,銀雀山漢簡的《孫子兵法》與《孫臏兵法》究竟講了一些什麼內容呢?
《吳問》篇:孫武預言晉國六卿命運
在銀雀山漢簡《孫子兵法》中,較引人注意的是一篇《吳問》。
《吳問》記錄的是吳王闔閭與孫武關於晉國形勢的討論。當時老牌霸主是北方的晉國和南方的楚國。在公元前506年,闔閭在孫武的輔佐下,取得了吳楚柏舉之戰的大勝,並一度佔領楚國郢都。而對於晉國形勢,他自然也頗為關心。晉國當時掌權的是六大家族,他們的族長分別擔任晉國六位執政官,合稱“晉國六卿”。
據簡文記載,闔閭問孫武:“現在,晉國的土地由六卿分守,他們六大家族,誰會先滅亡?誰又能強盛呢?”孫武說:“在六卿中,範氏和中行氏先滅亡。”闔閭又問:“那麼其次是誰呢?”孫武說:“其次是智氏,然後是韓氏、魏氏,晉國將歸於趙氏吧!”
闔閭接著問:“為什麼這樣說呢?”孫武說:“因為在六卿之中,範氏、中行氏的畝制最小,他們一畝地只有一百六十步,民眾地少,自然就貧困,但他們養兵設官卻很多,因此說他們會先滅亡。至於智氏,他們一畝地有一百八十步,韓氏、魏氏有兩百步,所以情況要好一些。只有趙氏的一畝地是二百四十步,雖然他們田畝大,卻按照原來的稅收取,民眾最富裕而官兵最少,因此晉國將會歸於趙氏吧!”聽完孫武的分析,闔閭感嘆道:“對啊!王者之道,在於厚愛民眾啊!”
當然,最後的結果我們知道,晉國實際上是被韓、趙、魏三家三分了。所以有學者認為,這篇文章應該作於智氏滅亡到三家分晉之間,也就是前453年至前403年。特別是智氏剛滅亡的那段時間,趙氏正是三家之中實力最強的。整體來看,這篇文章未必是孫武本人的作品,但也是戰國初年人所作,其中反映春秋後期晉國六卿的田稅制度,應該是真實可信的記錄,可以補充史料的不足。
銀雀山漢簡《孫子兵法》中,《黃帝伐赤帝》篇也值得一說。文中,孫子提到了黃帝南伐赤帝、東伐青帝、北伐黑帝、西伐白帝的傳說,與傳世本《孫子兵法·行軍》的“黃帝勝四帝”內容吻合。可見,此“孫子”亦為孫武。在《墨子》中又有“帝以甲乙殺青龍於東方,以丙丁殺赤龍於南方,以庚辛殺白龍於西方,以壬癸殺黑龍於北方”的傳說,也可與之相對應。而在《史記·五帝本紀》中,只記錄了黃帝伐炎帝一件事。炎帝即赤帝,可見,還有更多的傳說記錄遺失了。
《擒龐涓》篇:
龐涓死於“圍魏救趙”之時?
在銀雀山漢簡《孫臏兵法》中,《擒龐涓》篇則記錄了孫臏在桂陵之戰擒獲龐涓的故事。如今人們所熟知的孫臏與龐涓的故事,源於《孫子吳起列傳》——孫臏與龐涓本是師兄弟,龐涓先投奔魏惠王,擔任將軍;但他嫉妒孫臏的賢能,設計砍掉孫臏的膝蓋骨,孫臏在齊國使者幫助下,回到齊國為將軍田忌效力。而當時齊威王與魏惠王爭霸,孫臏也就得以一顯身手。
《擒龐涓》簡文也記載了孫臏捉龐涓的故事。魏惠王準備攻打趙國都城邯鄲,派將軍龐涓率軍八萬,駐紮在茬丘。而齊威王也派將軍田忌率軍八萬,抵達齊、魏邊境,準備援救趙國。孫臏作為幕僚隨行。此時龐涓又攻打衛國都城帝丘。田忌想長驅直入趙國,營救趙、衛,但孫臏不同意。孫臏認為,營救衛國是違背軍令的,不如進攻南邊的魏國平陵。平陵兵力比較強,不容易攻取,齊軍補給線容易切斷。孫臏想以此迷惑龐涓,使他以為田忌不懂兵法而輕敵。田忌同意了他的意見,向南進攻平陵。孫臏還讓田忌令不懂軍事的齊城、高唐二大夫攻打平陵,而主力部隊不分散。這兩支部隊分為兩路進攻,不但沒有攻下平陵,還遭到魏國兩支駐軍的夾擊,齊軍大敗。
然而這正是孫臏所需要的結果。孫臏接著建議田忌,派遣輕便戰車迅速西進,抵達魏國都城大梁郊外,來激怒龐涓;同時利用少量士兵分散行動,向龐涓示弱。龐涓果然上當,他丟下大軍和輜重,晝夜不停趕回。而田忌此時也不再停留,迅速進軍,在桂陵之戰大敗魏軍,一舉擒獲龐涓。
《孫子吳起列傳》也記載了桂陵之戰。魏國攻打趙國,趙國求救於齊。田忌想引兵救趙,孫臏卻認為,想解開亂絲不能生拉硬扯,想拉開鬥毆不能胡亂搏擊,如今趙魏兩國互相攻打,魏國國內一定空虛,不如率軍火速進攻都城大梁,佔據交通要道,攻擊虛弱之處,魏國必定放棄趙國自救。這樣,既救了趙國,又贏了魏國。最後齊軍在桂陵大敗魏軍。這就是“三十六計”的“圍魏救趙”。
《孫子吳起列傳》還講述了後續的故事——馬陵之戰。十三年後,魏國聯合趙國攻打韓國,韓國求救於齊。田忌又一次引兵攻打大梁,龐涓率兵來救。孫臏建議田忌偽裝撤退,用減灶之計迷惑龐涓,讓龐涓認為齊軍一路潰逃。於是龐涓放棄步兵,輕裝追擊齊軍。於是孫臏就在馬陵設伏,並在樹木上寫上“龐涓死於此樹之下”,約定見到火光就萬箭齊發。龐涓當晚趕到這裡,果然被齊軍射死。齊軍乘勝追擊,擊潰魏軍,俘虜了魏太子申回國。這一次,孫臏不僅大勝龐涓,還奪去了他的性命。
將《擒龐涓》與《孫子吳起列傳》對照,就會發現,原來在桂陵之戰,龐涓已經被擒獲一次。不過,簡文並未記錄馬陵之戰的事,傳世文獻馬陵之戰的記錄也太過於戲劇化,龐涓接連兩次上當也值得懷疑。
“擒”在文獻中,既可代表生擒、也可代表死獲。所以有學者根據種種證據推斷,龐涓實際上並非死於馬陵之戰,而是死於桂陵之戰。桂陵之戰主帥是龐涓,馬陵之戰主帥是太子申。太史公把桂陵之戰一分為二,再加上一些民間傳說,才寫出了馬陵之戰的故事。
(原標題:銀雀山漢簡破解《孫子兵法》之謎)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林屋公子
流程編輯 :L020
版權宣告:文字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