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要說全世界最重視農業的國家,說我國應該沒有什麼爭議。古代聖賢就有“民以食為天”之說,因為擁有全世界國家中最多的人口,耕地數量又少,更因為歷史上曾有過一些慘痛的教訓,所以我們向來對糧食生產極為重視。每年中央一號檔案即指導“三農”工作的檔案;我國對糧食生產的最基礎物質——土地,也是採取世界上最嚴格的用途管制制度,並將保護耕地列入基本國策。
經過幾代人不懈的努力,我國已經從吃不飽飯到了減肥和健身大行其道的時代,糧食短缺似乎已離我們很遙遠了,遠到網上不少人發聲懷念那個吃不飽飯的年代,說那時精神很富足。
歷史的經驗告誡我們,糧食問題是國之大事,不容忽視。令人欣慰的是,我國糧食生產已有十七個連續豐年,年產量自2013年以來長期維持在6億噸以上,自給率雖這幾年略有下降,但也維持在86%左右,而且主糧的自給率更是常年高達99%或超過100%。
我國糧食生產和自給率,摘自《我國糧食供求及“十三五”時期趨勢預測》,國家統計局統計科研所,2015.3。該文是2015年依據BP神經網路模型預測其後年份產量。2020年我國實際糧食產量為66949萬噸,可見該文的預測是比較準確,而且略顯穩健的。
但是居安尚需思危,我們所看到的周邊情況,還是讓人有些擔憂:農村基本沒有了年輕人,在田裡勞作者大都是白髮老者;傳統農村人去屋空、大片土地撂荒;城郊原本優質高產的良田在城市的快速擴張中變成了高樓大廈……
對此有必要予以思考:在1978年時,我們有10億人,其中8億是農民,那時我們圍湖造田,毀林開荒,城市面積也沒有現在這麼大,西安大雁塔邊上都有大片農田,但我們依然吃不飽飯;現在我們14億人,只有5億農民,我們還退田還湖,退耕還林,城市大規模擴張佔用良田,這時我們反而需要減肥了?
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難道對農業來說不是人多力量大麼?難道不是更多的土地才能養活更多的人麼?農業的發展到底有什麼規律可循呢?現在農村空心化,土地撂荒化的情形是否令人擔憂?未來又怎麼辦呢?我們的糧食安全如何保障呢?
本文試圖從一些淺顯易懂的角度思考農業的一些問題。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一、農業的經濟本質。
在現代商品社會和市場經濟條件下,那種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早已不存在了,所以農業種植也是一種商品生產行為,農業從業者也都是商品的生產者和交換者。他們生產出糧食,除了口糧以外,大部分需要銷售掉,以換取資金來購買其他生活必須品,比如衣物、交通工具、藥品、日雜用品等,當然還需支付子女教育、社交、娛樂、菸酒等開支,以邁向小康以及更美好的生活。所以對於目前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政策前提的家庭式農業生產,也需要考量其投入產出比。
農業生產其投入有種子、地膜、化肥、電灌、除蟲、人工等等,而產出只有一個單項——糧食。比如一畝地收穫小麥800斤,每斤1.3元收購價;玉米2000斤,每斤也是1.3元;大米也是2000多斤,每斤1元吧。除此之外基本沒有什麼收益,還會有一些負收益,比如秸稈還得花錢處理掉,就地燒了會承擔法律責任的。
所以就考量的結果來看,如果將從業人員薪酬列入機會成本,很明顯傳統農業是虧損的(對此很多網友們有精準計算,在此不再贅述)。這裡還沒考慮自然災害和氣候影響,例如掛果期一場冰雹,麥收時連天大雨等氣候風險。
在商品經濟社會里,如果沒有外部資金的介入,比如北京地鐵的政府補貼和共享單車的多輪融資,沒有人會做長期虧損的買賣。農民也一樣,否則就不能養活自己及家人。所以目前出現農村土地的大片撂荒,雖然看著讓人很心焦,但是這是正常市場規律,有其合理性,也有造成這種情況的制度的不合理性。
二、農業的現狀。
下面從幾個方面的資料來看看農業的現狀。
1、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我們再看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總體情況:考慮到去年的疫情,以2019年為例,我國GDP總量為98.65萬億,其中第一產業(廣義農業,大致是農林牧副漁)7.05萬億,佔比7.1%。而第一產業從業人員佔全國就業人員的25.1%,也就是說:
佔就業人口25%的農民僅生產了7%的GDP,農業人口的人均GDP產出僅為其他產業的28%,這說明農業從業人員肯定是比較貧困的,人均產出不到全社會的30%麼。
如果考慮當年末農村總人口占比39.4%(2019年末我國城鎮化率60.6%),那麼40%的農村人口僅分擔7%的GDP產出,為全社會平均值的17.5%,農民就更貧窮了。
2、糧食產量的歷史性變化。
從總量上看:我國糧食產量,在1949年時為1.13億噸,而去年是6.69億噸,總量上增長了6倍多。
從畝產量上看:1949年我國糧食平均畝產僅為68.6公斤,1965年穩定在100公斤以上,1982年突破200公斤,1998年突破300公斤,到2018年達到374.7公斤。單產增加4倍多。
從耕地總畝數上看:1949年是14.68億畝,此後耕地面積逐年增加,90年代曾一度超過22億畝,至2019年為20.23億畝。耕地總畝數增長了約38%。
從人均佔有量上看:1949年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僅為209公斤,2018年增加到470多公斤,人均佔有量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糧食佔有量增長了2.24倍,其實加上進口的糧食,這個人均佔有量是建國初期的2.8倍!
我國在同期人口增加將近3倍的情況下,人均糧食佔有量卻增加到建國時的近3倍。這個資料充分顯示了我國農業的迅猛發展。
3、我國糧食消費結構的一些資料。
我國現在為糧食進口大國。2020年國內全年糧食產量6.69億噸,其中大米2.12億噸,小麥1.34億噸,玉米2.61億噸,另有不到10%的雜糧。
同時2020年我國還從國外進口1.43億噸糧食,其中主要是大豆,高達1億噸;玉米有1100萬噸;至於小麥、大米僅僅是數百萬噸,可見主糧是牢牢把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的,這也是國家的要求,主糧必須自給。
那麼我們進口這麼多大豆,做什麼用途呢?和我國糧食結構有什麼關係呢?一般來說,我們平時生活中並沒有見到直接的、大量的大豆消耗啊?
由下圖可見,我國大豆主要是壓榨消費用掉了,也就是榨油。大豆色拉油是我國主要消費的食用油種類,尤其是餐飲行業和食品加工行業,所需食用油數量遠比家用為大。大豆色拉油以其低廉的價格和相對不錯的質量佔據了大部分市場。
榨油的副產品為豆粕。這個東西更加重要,作為飼料的主要成分,用於養殖業。市面上常見的飼料配方里,主要是玉米和豆粕,還有些其他少量物質提供維生素、礦物質等。其中玉米提供澱粉,豆粕提供蛋白質,兩者的比例大約為3:1的關係,而榨油行業中100斤大豆榨油後能出約80斤豆粕。
如此看來,我國進口的1億噸大豆如全部榨油,可得豆粕0.8億噸,對比我國玉米產量2.61億噸,兩者配比基本是3:1。可見我國進口1億噸大豆的副產品豆粕,主要是配比我國自產的玉米用於養殖業,從資料上看是合理的。因為我國的玉米也未見直接地、大量的食用消費。
2019年我國肉類產量是7639萬噸,飼料和出肉的比例約為3:1,那麼7639萬噸肉類產量所需飼料為2.29億噸。而前面計算過飼料總量為2.61億噸玉米+0.8億噸豆粕=3.41億噸。考慮不同肉類飼料出肉比的不同,以及6545噸的水產品中的養殖量,應該說我國進口大豆主要作用是榨制油品和為養殖業提供飼料蛋白質。
4、我國進口1億噸大豆的結果。
2020年我國糧食總產量是6.69億噸,人均年佔有糧食在475公斤左右,相對聯合國標準,250公斤是基本口糧,280公斤是溫飽線,400公斤是安全線,可見我國糧食產量近年來一直是比較高的。再加上全年還有肉類產量7639萬噸,水產品產量6545萬噸,即每天人均3兩以上的肉類,和同等數量的水產品。實際上我國人均肉類消費數量比較大,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所以我們人均消耗主糧是比較少的,當前約為190公斤每人/年,比聯合國溫飽線還少將近1/3。
我國大豆目前平均畝產量為282斤,如果不進口這1億噸大豆,那麼我國需要7億畝耕地來種植這些大豆。對於我國18億畝耕地紅線,這個影響就很大了。
不進口大豆,會對我國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造成較大影響:要麼是漲價。比如肉製品價格大幅上漲,就得騰出部分耕地來種植大豆,造成主糧減產,又會帶動主糧價格上漲,這樣的情況,在上一次豬肉價格上漲中我們有過體會;或者就得減少需求,即減少食用油和肉類的消費量,通俗地講,就是少吃肉、蛋、禽、魚等高蛋白食品,比如對於學生餐要保證每人每天一個雞蛋,也許就會是一件難事。
所以說,在現代社會市場經濟和全球化大潮的衝擊下,都必須直面市場經濟規律,沒有哪個行業能夠倖免。我國從上到下,無不認同我國的糧食安全要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但是現實是這1億噸進口大豆已經成為我國糧食結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目前來看,短期內還沒有可替代的方案。
對於目前這種情況,要麼就及早打算國內種植的替代方案,要麼就得以經濟、政治、外交、甚至軍事等手段來確保進口數量和價格的穩定。否則,我國糧食安全依然是不確定的。
關於農業、農村、農民的一些思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