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農村的老物件都是手工製作,比較實用,高手在民間。農村的老物件很多,南方和北方地域不同,物件的名稱也不同。那些老物件在當年都是很實用的,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時代的進步,很多老物件都已經慢慢地被替代或者已經消失在我們的生活裡。
那些老物件都是我們祖輩智慧的結晶,都是祖先們勞動過程中經驗總結,也對當時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助力。
今天,海燕總結了20件在農村很稀少的老物件,甚至有些我們都已經叫不出名字,有些物件已經消失了,已成為了古董。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重新回憶一些,當年那些老物件,你是否還記得它們。
第一個老物件:蒲滾
蒲滾是主要用於蒲水田的常用農業工具,蒲滾是軋草用,把水田裡的稻子根給軋到泥土裡。這樣插稻秧的時候就會更容易把稻苗插到泥土裡。海燕的爺爺和爸爸們,在種水稻的時候就會用到這個工具。用牛拉著蒲滾把稻子根軋到泥土裡。
第二個老物件:木鼓
木鼓作錦被用的,把錦花用彈弓彈彭松後均勻鋪平成長方形五尺寬七尺長,上面用仿的線罩上用雲屯嚴一下就成網套了。是加工棉被最後一道工序的工具,壓實棉線與棉花結合在一起,人可站在上面左右移動壓緊,壓實棉被,後手工左右擺動邊緣部分壓實,一床棉被完功
第三個老物件:打穀機
用來吃穀物類比如稻子,小麥或者穀子都可以。它的傳輸動來自人用腳踏。打穀機(滾)輥子大概50~60斤,它的木材用的是松木,耐打,所以要重一點”;不是所有的松木都重、都耐打;脫粒的時候,要一直用腳上下踏,讓兩邊的齒輪轉動,從而帶動脫粒的大輪。這樣的脫粒的方法會有很多雜物,需要人工去除雜質。現在農村除了用收割機外基本使用小型柴(或汽)油機配套的打穀機,老式腳踏好不容易見到了。
第四個老物件:谷桶
這個老物件是谷桶用來脫粒的,可是有些年頭了,非常的原始的。收水稻一般是雙手持割起來水稻,用力將穀穗摔打在一特製木槽內使稻穀落入木槽內,1960年前基本還使用此傳統方法收稻穀。以後才逐步有腳踏打穀機,
農村長大的都有經歷吧。農忙的時候它用來脫穀粒,而農忙過了以後,就是小孩子的娛樂場所了。不會走路的時候,大人就會把我們小孩子放在這裡面。大一點我們小孩都會來這裡做遊戲,這裡滿滿都是我們孩童時的回憶。
第五個老物件:耩子
耩子,是用來種糧食用的工具,沒到春天播種的時候,耩子就起到了大的作用。用牛拉著它,大人們搖晃著鈴鐺,這種子就可以很均勻播種到田地裡。
第六個老物件:風車
風車有的地方也叫風櫃。是為了把糧食裡的秕粒和雜貭靠風吹吹乾淨,原來是木製的,用人工搖,很費勁。現在是鐵製品,電機做動力,風很大,把糧食吹得很乾淨。
風車主要用來給糧食風車可是個技術活,搖得快容易把好的穀子吹走,搖得慢又不容易把灰塵吹掉。控制力道速度,勻速搖動。在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裡面海瑞搖風車。搖得特快一看就沒用過這個。
第七個老物件:碾子
碾子是用來磨米磨面用的,有些農村用人拉磨,有的用驢拉磨。現在這樣的物件幾乎看不到了。都變成用電機帶的磨了。
我記得小時候爺爺奶奶就會用碾子,磨玉米麵。那時吃得玉米麵窩窩頭的真很香很好吃。後來再也沒吃不到這麼好吃的窩窩頭了。
第八個老物件:糧票
糧票這個在物件在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用來交換商品的憑證。那個年代夠買商品,買糧用糧票,買布用布票,買肉需要肉票。所以那個年代有錢還得有票才能夠買商品。
那個時候能有這些票票真的不容易。我現在還記得家裡的櫃子裡還有過去沒有用完的糧票。
第九個老物件:打草鞋的工具
那個年代人口多,生活很困難,所以我們爺爺奶奶他們都是自己打草鞋,給大人和孩子們。所以這個物件就是農村人用來打草鞋的工具。
第十個老物件:犁
這個老物件不陌生,這個就是用來耕地翻田的犁。那個時候生活家庭困難的家庭用人拉犁,也有一些家庭用牛拉犁或者用馬拉犁。當然這個南北方有差異。北方會用牛或者馬,南方都是用牛拉犁耕地。
海燕的爺爺爸爸都用過這個物件。農村的家庭的孩子對這個應該有很深的回憶。
第十一個老物件:水車
水車也叫搖車,是農村用來灌溉的工具。水車的組成由車筒:車骨:車板:大小車扇:搖手等組成:農田車水灌溉用的農具。
第十二個老物件:這個物件很多都沒見過吧
玉米穿子是用給玉米脫粒的工具有人管它叫玉米脫粒機,在七十年代至今還有,有的地方叫它玉豆拉子、玉稻菽擦。木頭製作,玉米棒大小,上面有1塊鐵,用那塊鐵把玉米粒脫下來。後來這樣用手脫玉米粒的工具就很少用了,普遍用小型的電動脫粒機。
第十三個老物件:連枷
連枷農村手動脫粒的工具,是用來打高粱,穀物,小麥,豆子一類,也是技術活,也是力氣活。
第十四個老物件:煤油燈
煤油燈也叫防風燈。煤油燈以前家家戶戶都有,特別是讀夜校的學生用,生產隊員工分時用、
第十五個老物件:石滾
石磙是農村人用來碾麥,穀子,高粱等農作物的農具。一般的石磙都是用青石料鑿制而成,石磙兩面各有一個鐵桿,用木頭製作滾架,靠邊有一個圓孔穿在這個鐵桿上固定好。然後用人或者牲畜拉著石磙碾壓麥子,然後麥粒就會從麥穗裡分離出來。
第十六個老物件:轆轤架子
轆轤架子應該普通用在北方農村。南方用的是手搖的那種。因為北方水層深,所以需要打很深的井。用軲轆打水必須將桶用繩栓牢。
海燕小時候,還很清晰記得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大水缸,每天都要去村頭排隊,轆轤架子打水上來,然後用扁擔挑水回家。滿滿一缸水需要跑3-4次。後來80年代家家都有了壓水井。村口的轆轤架子也見不到人了。
第十七個老物件:涼蓆
涼蓆,也叫葦蓆。早先是葦蓆,蒲蓆和草蓆,到80年代才是竹蓆,再往後是麻將蓆,有空調後是牛皮蓆。
涼蓆我家還有,我爸二十多年前推著推車走到很遠的地方砍竹子回來叫師傅做的,家裡那款舊涼蓆比新買的涼爽很多
第十八個老物件:風葫蘆
過去農村家家都會用的風葫蘆,它就是個風箱,現在都用小電機了。不知道你用過沒。
第十九個老物件:簸籮
簸籮,在農村很多,家家都用來裝一些零碎的東西。簸籮都是柳條編成,大的盛物小的放針頭線腦)。海燕的爺爺就是這方面的手藝人,編個簸籮,簸箕都行。現在這手藝人不好找了吧。
第二十個老物件:牛鑽
牛鑽,在這裡我不介紹它是做什麼的。你知道嗎?如果你回答出來,真的很厲害!
看了這些老物件,都是滿滿回憶,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親切感。這些都是農村普通的物件。還有很多很多的,如今都不用了。都已經成回憶了!佩服勤勞的人民用智慧設計很多生產工具,那時候跟著時代走,現在時代的變遷,已經過時了,也就可以說,走上現代化,所以他就成了記憶,一代人美好的回憶!
很多50年代,60年代,70年的人,對這些老物件並不陌生。那個年代的人們為了生活,不辭辛苦,一年四季,沒有空閒的時候,那個年代的老人太累了,它們對我們童年的生活有著千思萬濾的聯絡。回憶小時,那歲月時,我們的父母太辛苦了。
往事如煙,每每想起,總有一些難忘的故事……歷歷在目,可人己經老了。兒時的記憶,再也回不去的年代!老物件太多了,釘鞋,香油燈,燈芯草,馬燈,汽油燈,火箱,站筒,鞋拔子,鞋閂,水車,石水缸,棚子床,簑衣,水煙鬥,茅草房,屏風,中藥店稱藥的等子,風箱,老奶奶穿的小腳鞋,對數尺,縮放尺,你還知道哪些老物件呢?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