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這樣一句話話:
“理想中的家庭,有屋一間、一桌一椅一卷書、一筆一硯一壺茶,便是最好的歸處。”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書香能致遠,茶淡可清心。
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是每個人都能安靜地成長。
書香,滋養心靈
很喜歡這句話:
“世上有許多種香:花香、飯香、檀香......,而最耐人尋味的是書香。”
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一個家庭最好的出路。
福建的林氏家族,算不上豪門,但是卻人才輩出。
據考證,林氏家族曾出現一門八御史,人稱“開榜必有林”。
百年家族,三代風華。
從林則徐、林覺民到林徽因,崇尚讀書的家門世風,滋養出了一代又一代英傑。
清代的姚文田說:
“世間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
書香門第,不分貴賤,皆能受到人們的尊敬。
也許我們出身平庸、家庭貧窮,但是讀書能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滋養心靈。
人窮,但志氣不能短。
一時的艱難,不會壓垮一顆堅韌的心。
古人劉向寫道: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教育子女,從讀書立身起步。
經營家庭,從詩書禮節開始。
讀書,是一個家庭最值錢的資產
茶淡,苦盡甘來
“林中木屋,風朗月明,一杯清茶,便是歸宿。”
人生如茶,苦盡甘來。
年輕時,懵懂無知,撞了南牆也不罷休。
中年時,滿身傷痕,受了委屈也要嚥下去,最後淡淡地獨來獨往。
明朝的張岱,被稱為陶庵老人。
他出身富貴家庭,卻先天身體薄弱,未能考取功名。
恰逢戰亂,張岱隱居在四明山中,安守於貧困,讀書、喝茶、彈琴。
某年冬天,杭州大雪,張岱帶著火爐,乘船往湖心亭看雪。
到了亭子裡,張岱遇到兩人,正在煮茶烤酒,於是寫下了千古絕句: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心遠,天地自闊。
茶淡,人心安靜。
吃茶的空隙,世間煩惱、人生苦樂,全都拋在腦後,心裡只剩下清幽淡雅的禪意。
詩人謝宗可在《雪煎茶》中寫道:
“夜掃寒英煮綠塵,松風入鼎更清新。”
家中有茶,便能清淨。
飲茶淡,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
聞茶香,原諒一切顛沛流離。
一間木屋,一杯淡茶,無束無拘,四大皆空。
人靜,萬事興盛
李頻在《暮秋重過山僧院》中寫道:
“靜室聞玄理,深山可白頭。”
人生最難的事情,是讓心安頓下來。
一個家族,最好的狀態,是燈火可親、家人和睦。
見過許多吵吵鬧鬧的家庭,最後都走向了衰敗。
記得外公剛去世時,大舅和二舅,因為一張值錢的古木床,而爭得不可開交。
利益當前,親人反目,鬧到絕交的地步。
幾乎沒有吃過一頓和睦的團圓飯,每隔幾天都會爭吵一次。
家庭的衰弱,從子孫後代無法和睦相處開始。
曾國藩在家書裡寫道:
“兄弟和,雖窮氓小戶必興;兄弟不和,雖世家宦族必敗。”
每個人都少點爭執,多些體諒,互幫互助,才是真正的大家族風範。
一個家庭若能安靜下來,萬事興盛。
古語說:
“鬧裡掙錢,靜處安身。來如風雨,去似微塵。”
先安身,再掙錢。
每個家庭,都要在動與靜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才能走得長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戶戶有難解的愁。”
一個家庭最好的狀態,莫過於一書、一茶、一靜。
書香,子孫後代可興旺發達。
茶淡,渡過難關後苦盡甘來。
人靜,在獨處時修身養性。
餘生,好好的照顧自己,慢慢地經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