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一篇發表在預印本網站arXiv的論文顯示,人類搜尋了一百多年的第九大行星可能早已被發現,而且它可能一直隱藏在科學家的眼皮子底下,大家卻視而不見?
第九大行星已經找到?
第九大行星是一個百年之謎,自從1930年2月18日克萊德·湯博發現冥王星後,太陽系內的成員儘管規模有所擴大,但沒有一個天體夠得上行星的級別,而在2006年IAU將冥王星踢出九大行星行列後,搜尋第九大行星就成了很多天文學家一蹴而就的夢。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邁克爾·羅文-羅賓遜 (Michael Rowan-Robinson)就一直為此努力,他從浩如煙海的太陽系行星搜尋歷史資料中鎖定了一份1983年的紅外天文衛星IRAS收集的資料。
他從中發現了“第九大行星”的潛在候選者,邁克爾認為,他查詢到的資料非常值得檢查,根據衛星獲取的資料,他發現在1983年6月、7月和9月間,有一個移動的光點引起了他的注意,因為行星在繞日運動,儘管它的軌道很遠,移動很慢,但在相隔數月的底片上還是能看到它的移動。
邁克爾對這個天體移動的路徑以及擾動經過計算後認為,其質量大約為地球的5~10倍,而距離則是日地距離的800倍,也就是1200億千米左右,這個距離實在有些遠,不過以廣義太陽系直接接近一光年計算,毫無疑問仍然還在太陽系。
但同時邁克爾稱,也不能排除它可能是銀河系內星雲的影響,另外佐證還需要來自泛星望遠鏡(Pan-STARRS)對預測其位置的天區觀測後分析的結果,假如被證實,那麼這可能是二十一世紀以來天文界除了引力波以外最偉大的發現。
但比較可惜的是,泛星望遠鏡的資料還需要持續分析,就暫時而言還沒有產生比較積極的結果,儘管如此,邁克爾的理論仍有可能!
人類第九大行星的搜尋歷史
第九大行星搜尋可能人類歷史上對單一天體搜尋時間最久,參與科學家最多的專案了,不過這事情得從威廉·赫歇爾開始說起,因為大家在比對他發現的天王星軌道時發現實際位置總是和計算位置差那麼一丟丟。
起了疑心的科學家們不信邪,懷疑有一顆行星在影響天王星的軌道,果然奧本·勒維耶透過其人肉計算機算出了其軌道,將資料交給柏林天文臺後果然發現這位置有一顆行星,這就是海王星。
所以同樣的套路,海王星的軌道又莫名其妙的經常不在計算位置,所以科學家準備如法炮製計算第九顆行星的位置,但這次失靈了,只能求助望遠鏡搜尋,從勒維耶1846年算出海王星開始到湯博1930年發現冥王星相隔了80多年。
此後天文界興趣轉向了星系,宇宙大爆炸理論,微波背景輻射以及脈衝星和射電與紅外天文領域,當再一次想起來已經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再次投入精力搜尋“第十大行星”,而且技術也進步了,計算機可以代替肉眼搜尋,果然發現了一大堆和冥王星差不多的天體。
所以冥王星的第九大行星位置就是這樣不保的,因為和它差不多的天體實在太多,總不能11、12....這樣往下編排吧,所以2006年的IAU大會上乾脆就將冥王星踢出行星領域,歸入新劃分了一個矮行星領域。
第九大行星搜尋?
其實也難怪當年的“第十大行星”那麼難找,因為外面有一大堆天體在引力干擾,超級計算機也是算不準的,所以冥王星被踢了,第十大又變成第九大了。
找不到是事實,但科學家卻提出了多種可能,比如尼比魯(Nibiru)、涅墨西斯星(Nemesis,又譯復仇女神星)、堤喀(Tyche)等理論,但在NASA的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WISE)望遠鏡從未觀測到疑似第九大行星的跡象,這些提出的理論也僅僅流傳於天文愛好者的口中。
其中比較引人矚目的一個理論是英國杜倫大學的物理學家雅各布·舒爾茨和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的傑姆斯·恩溫提出的,他們認為既然NASA的WISE望遠鏡找不到,第九大行星可能就是黑洞,並且還計算出了其質量約為地球的5~10倍,而其史瓦西半徑只有葡萄柚大小。
很難想象太陽系的後院隱藏了一個黑洞,相信很多朋友都被這個理論給嚇壞了,畢竟黑洞啥都吞吃,要是闖進太陽系,就算不吞掉太陽,那麼其引力導致的太陽系混亂,大量柯伊伯帶的小行星將進入內太陽系,地球末日即將來到。
又鬧烏龍?到底是不是第九大行星?
當然黑洞理論提出後,也就在媒體界熱乎了一陣,畢竟這個原初黑洞(小於奧本海默極限的黑洞,只能來自宇宙大爆炸初期誕生)理論實在太扯了,連天文愛好者都無法相信。
因此這次大家也是懷疑這位邁克爾先生的理論,他的資料居然來自“天文考古界”1983年的紅外衛星IRAS,相信這顆衛星的年齡比很多讀者的年齡都要大,而且當初的紅外CCD感光成像技術能和現在比?那個資料靠譜不靠譜,至少種花家是心存疑慮的。
祝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邁克爾·羅文-羅賓遜好運,不至於一腔熱血化為烏有!
參考:
https://arxiv.org/pdf/2111.0383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