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在特殊時期為家長提供特別的家庭教育指導,全國婦聯推出了“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微信欄目,家長可以透過家庭教育微課學習家庭教育知識。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總710期)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父母必讀(ID:fumubidu01)
積極教養法,是指養育者用積極的心態、積極的養育方法,引導孩子做出積極回應,形成積極的行為。
它最大的特點和好處就是不評價、不斥責孩子,而是透過積極的暗示和良好的溝通,引導孩子自己領悟,促使他形成積極和強大的內在力量,朝你引導的積極樂觀狀態發生改變。
01
父母的積極心態,積極教養法的基礎
●先學會接納自己
一位孩子的媽媽說:
“我討厭我自己的優柔寡斷,我這樣的性格,就成不了大氣候。
所以我必須不能讓我的孩子像我這樣。
我從小就鍛鍊他表達自己,有想法說出來。
可是奇怪了,我發現他越來越膽小怕事,還越來越像我……”
這個媽媽不喜歡自己的性格特徵,於是就像福爾摩斯一樣,總是敏銳地、精準地從孩子身上找到和自己類似的特徵。
這是一個事實:父母不滿和批評孩子的,往往是自己不能接受的自己的缺點。
當媽媽捕捉到這些自己不喜歡的特徵後,就會緊張和生氣,特別想趕快糾正孩子,卻恰恰負面強化了孩子的這些特徵。
久而久之,孩子內心也認同了他就是媽媽說的這種孩子,反而越來越像媽媽。
父母不能充分地接納自己,就一定無法接納孩子。
接納和愛就像杯子裡的水,只有水裝滿了,溢位的部分,才能去滋養別人。
所以,請先清晰地看到自己,接納、認同、肯定自己,才能用更多的接納和愛滋養孩子。
02
五大原則,養出積極樂觀的孩子
●第一個原則:將問題“外化”
一定要將人和問題“外化”出來:人不等於問題,問題才是問題。孩子不是問題本身,孩子是面對問題的人。
有了這個理念,父母才能在看到孩子一些問題行為時,站到孩子的角度幫他想辦法,和孩子並肩作戰,一起面對。
有位媽媽說,當她看見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磨磨蹭蹭時,就會控制不住吼孩子:“這都半個小時了,還在磨蹭,我就沒見過你這麼慢的孩子!”
這就是沒有“外化”理念的做法,他看到孩子的行為後,就認定孩子幹什麼都慢。
孩子會立刻接受這個消極的暗示,感到挫敗、焦慮,這種情緒下他的行為就會更慢,形成惡性迴圈。
外化的做法是給孩子一個積極的暗示:他是有辦法也有力量面對問題的那個人,這就是積極心理的培養和鍛鍊,讓孩子習慣於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陷入自怨自艾。
比如:孩子做作業動來動去,媽媽可以這樣說:
“媽媽看到,多動搗蛋鬼來打擾你了,它在影響你了,你這次會用什麼辦法來制服它,讓它乖乖走開?”
孩子生氣發脾氣,媽媽這樣說:
“媽媽想問你,是不是生氣來找你了,它讓你不舒服,不開心是不是?
你接下來要怎麼管理它?要做點什麼,或者換個什麼心情讓它走開?”
●第二個原則:重新定義問題,賦予積極意義
希望父母認同和牢記這樣一句話:任何所謂壞的事情,背後都有積極意義。那同樣的,孩子任何所謂壞的行為,背後都有積極意義。
這樣,當你看到問題時就會習慣於找到這個問題的積極面,並將這種積極傳遞給孩子。
◆◆◆面對總是容易哭的孩子
你擔心的問題:軟弱,抗挫折力差。
我找到的積極意義:情感感受性強、情感易於表達,不壓抑自己。
可以這樣和孩子說:“哭的時候把內心的委屈都表達出來,你就輕鬆多了,你就能開始想辦法了。”
◆◆◆面對動作慢慢吞吞的孩子
你擔心的問題:沒效率,沒時間觀念。
我找到的積極意義:做事認真,追求正確性。
可以這樣和孩子說:“動作慢下來,就能仔細地看,邊看邊想,這麼認真,就能更準確了。”
●第三個原則:60%的原則
當你想讓孩子改進某件事的時候,要先指出他60%好的部分,再告訴他另外40%應該改進的部分。
比如: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玩筆玩橡皮,可以用“60%的原則”這樣說:
“媽媽看到你寫作業的時候坐姿真好看,直直的,寫的字也是真整齊,一看就是非常認真仔細。
筆和橡皮在桌子上有一點影響你,不知道你有沒有什麼辦法,讓它們不干擾你?
或者可能你需要媽媽幫助你一下,先將橡皮拿走,等你需要用的時候,再叫我給你拿回來。”
這個原則可以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的習慣。
●第四個原則:先回應情緒,再處理事情
有位媽媽說,她的孩子可樂沒有同理心,走路給小朋友撞倒了,不管人家就自己跑走了。
我問可樂:“把別人撞倒了,怎麼不去關心一下呢?”可樂說:“沒事啊,又不疼。”
聽完可樂的回答,我去問他的媽媽:“可樂摔倒的時候,您會怎麼做呢?”
媽媽說:“我會告訴他為什麼摔倒,記得長記性。”
我又問:“如果孩子說疼,或者哭了,您怎麼回應呢?”
媽媽說:“男子漢,摔一跤有啥疼的,還好意思哭?以前好像有過,但我說了他幾次,現在就不會這麼嬌氣了。”
可樂媽媽的做法也反映了一些父母的慣性思維,總是在問題發生後急於教孩子如何正確地解決問題,卻總是壓抑和否定了孩子的情緒,這樣自然就不能發展出豐富的情感和同理心了。
所以,記得以後在解決問題前,先回應孩子的情緒:“是的,媽媽看到你摔倒了,媽媽感覺到你摔疼了,來,媽媽抱一抱。”
情緒釋放,是孩子心理壓力的減壓閥。一個善於及時宣洩情緒的孩子,能在遇到困境時,更快地幫自己調整情緒,進行心理建設。
●第五個原則:看到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
日常生活事件的背後,隱藏著家庭成員間的感受和需要。這些需求有沒有被表達出來,決定著一個家庭的幸福或不幸。
針對可樂在學校裡總是偷偷翻別人的文具袋,拿別人文具這樣的行為,我問他:“當你看到那些漂亮的鉛筆、橡皮、扎頭繩的時候,你是不是很羨慕啊?你羨慕他們什麼呢?”
可樂說:“我猜他們的媽媽肯定很溫柔。”
看,孩子想要的,不是這些東西,而是透過擁有這些東西,感受到溫柔的媽媽給予愛的感覺。
當可樂的媽媽“看到”了孩子這個“問題”行為背後真正的需求時,熱淚盈眶,並且開始在點滴中讓孩子去感受到她的溫柔,幫孩子逐漸改掉了這個拿人家東西的“問題”。
瞭解孩子行為、情緒背後的需求,可以幫助孩子有效表達和求助;
看到別人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會讓孩子對很多事情能有更正確的歸因,從而有積極樂觀的看法。
來源:《父母必讀》雜誌,國家期刊獎榮譽品牌,致力於孕·0~6歲專業養育支援,歡迎關注父母必讀微信公眾號(ID:fumubidu01)。
圖片來源: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