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9月7日,江西省萬安縣羅塘灣。
一個秋高氣爽的夜晚,贛江邊上萬籟俱寂,站在江邊的人們能清晰地聽到潺潺流水聲和蟲叫鳥鳴聲,四周很靜很靜。突然,一聲呱呱的嬰兒啼哭聲從停泊在江上的一艘小漁船上傳出,劃破了夜瀾的寂靜。小漁船的男主人叫康年苟,剛剛降生人間的女嬰兒,是他的女兒,新生命的降生,讓康年苟笑開了懷,一直在說好!好!我有女兒啦!
女嬰滿月時,也到了要取名字的時候。此時,康年苟抱著她坐在船頭,望著奔流不息的贛江,腦中突然想起時下正是桂花飄香的時候,再看著懷抱中的女兒,就想起“桂秀”二字,即桂花飄香時節出生的秀麗女孩。就這樣,康桂秀就成為了這個女嬰的名字。
說到這裡,很多讀者可能會疑惑:“康桂秀是誰?”康桂秀這個名字在很多人眼中可能很是陌生,但是如果說起她另外一個名字,很多人可能就會恍然大悟道:“原來是她啊!”
康桂秀的另外一個名字叫“康克清”,她既是威震敵膽的紅軍女司令,也是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卓越領導人。除此,她還有另外一層身份,就是朱德元帥的夫人。
她的一生可以用二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傳奇”。從童養媳到紅軍女戰士,從紅軍女戰士到紅軍女司令,從共青團員到共產黨員......憑著對黨和革命的絕對忠誠,她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為民族解放事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康克清出生的那一年,正是革命風起雲湧之時,辛亥革命在這一年爆發,並於1912年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的統治,結束了中國二千餘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然而,清政府雖然被推翻,可是百姓的苦難生活並沒有因此結束,隨之而來的就是軍閥混戰,百姓再次陷入到苦難之中。
在那個戰亂頻繁,民不聊生的年代,窮苦人家的生活總是充滿著各種艱辛與坎坷。
康克清的父親康年苟本是一個勤勞刻苦的淳樸農民,因為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為生計只能租種地主家的土地,就這樣一家幾口人一年的生活就靠著租種的這幾畝土地為生,日子過得很是艱辛,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一年的辛勤勞作,康年苟一家就指著這幾畝土地能有個好收成,過個富年。然而,就算是這麼一個卑微的願望,地主也不給他們。
貪得無厭的地主一年一年加地租,讓本就過得緊巴巴的康年苟一家的生活越來越艱辛,只得被迫過起“糠菜代糧米穿湯”的貧苦。最終,康年苟只得放棄租借土地,另謀生路。
當時,住在贛江邊的窮苦百姓,除了務農,剩下的就以捕魚為生。種田無法支撐家裡的生活,康年苟便決定當漁民來維持家中生計,後來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康年苟籌錢買了一條小漁船,自此康年苟一家就終年漂泊在贛江之上,以船為家,捕魚為生。
然而,捕魚這種謀生方式並沒有讓康年苟一家的生活得到根本的改善,依舊時常面臨著生活無以為繼的問題。當時那個吃人的舊社會,窮人無論怎麼轉變謀生方式,都免不了被剝削的命運,種地免不了被地主剝削,捕魚也免不了苛捐雜稅。
就在康克清出生的兩個月後,康年苟就因交不起漁稅被衙門關進了監獄。
在牢房裡,康年苟認識了同樣因為交不起漁稅被關進來的老鄉肖慶仲。相同悲慘的遭遇,讓兩人變成了無話不談的摯友,康年苟常常跟肖慶仲訴說著自己家中的種種不幸。
一日,康年苟就跟肖慶仲說:自己家裡已經無米下鍋,小女兒(康克清)生下才2個多月,孩子他媽缺少奶水,又無米下鍋,女兒該怎麼才能活下去!肖慶仲聽到康年苟的訴苦,也十分同情他的遭遇,便勸慰道:“孩子沒奶吃,與其餓死,不如送人做童養媳。我有個姑父叫羅奇圭,是大禾場村人。他為人忠厚老實,想帶個童養媳。你同意,我可以為您牽線搭橋。”
聽到肖慶仲這麼說,康年苟思慮片刻,沒有貿然答應,想著出獄後找孩子母親商量下再說,但是在心裡,他其實已經有了主意,孩子跟著自己只能受苦,送到別人家至少能活下去。
兩個月後,康年苟出獄回家,與康克清母親商量後,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抉擇,將還未滿一歲的康克清送到別人家當童養媳。康年苟這樣做實屬無奈之舉,世道艱難,苛捐雜稅早已讓這一家的生活無以為繼,不將女兒送養,先不說自己家撐不住,女兒也活不下去。
就這樣,不到一歲的康克清還沒有在父母親的寵愛中度過幾日,就被送到大禾場村羅奇圭家做了童養媳。對康克清來說,被送養既是不幸,也是幸運的。不幸的是,從小就離開了親生父母的懷抱;幸運的是,收養她的羅奇圭夫婦對她很好,視如己出。
舊社會的童養媳多半是不幸福的,幹最多的活,挨最多的罵,卻吃得最少,睡得最晚。但是,康克清無疑是幸運的,心地善良的羅奇圭夫婦對她很好,視如己出,未曾有半點虧待。
原本,羅奇圭是想把康克清當作自己的兒媳婦對待,長大後將其許配給自己的兒子,可是事與願違,還沒等康克清長大,羅奇圭的兒子就因病早夭。兒子的去世對羅奇圭父母的打擊很大,一時間他們都不知該如何去接受這件事,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絕對是痛徹心扉的。
好在還有年幼的康克清在,聰明伶俐、活潑可愛的康克清稍稍緩解了羅奇圭夫婦心中的痛。她的笑聲,她的可愛,漸漸讓羅奇圭夫婦忘記了曾經的喪子之痛。後來,羅奇圭夫婦索性就將康克清收為養女,將曾經對兒子全部的愛都放在康克清身上。
康克清真的很幸運,雖然失去了親生父母的疼愛,卻擁有了養父母一家的關懷和家庭溫暖。
而康克清能在後來毅然決然地參加革命,這也還得歸功於她的養父羅奇圭。
羅奇圭雖然是農民卻也粗通文字,他很喜歡看戲文,一有時間要麼就拿著戲文細細品味;要麼就抱著康克清給她講戲中的故事,羅奇圭就經常給她講《穆桂英掛帥》、《花木蘭從軍》等古代巾幗英雄保家衛國的故事,講到激動之處時,羅奇圭還會喃喃自語道:“這樣的世道過得太艱難了,希望女兒有朝一日能做花木蘭,這樣就有出息了。”
耳濡目染下,康克清漸漸就在內心給自己定下了要做花木蘭那樣保家衛國的巾幗英雄的心願。10歲那年,康克清奶奶要給她纏腳,她堅決不肯,奶奶一給她纏上,等奶奶一走她就自己把纏腳布給解開。康克清養母知道她不要纏腳,就問她為什麼不喜歡纏腳,她這樣回道:“我長大了,要去當兵行軍打仗,沒有大腳怎麼成。”就這樣,康克清再也沒有被逼著纏腳。
此時,誰也不會想到康克清長大後真的參了軍,且還成為讓敵人聞風喪膽的紅軍女司令。
時間轉瞬即逝,在養父母無微不至地關懷下,康克清茁壯成長,度過一個幸福的童年時光。
1925年,康克清14歲。
在羅奇圭夫婦的教導下,康克清已經出落成一個落落大方的大姑娘,她嫉惡如仇,她勤勞刻苦,她誠實可靠,在她的身上你幾乎看不到一點缺點,有的只是淳樸、忠厚的善良與真摯。
這一年也正是農民運動風起雲湧之時,在我黨的領導下,江西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革命運動,打地主分田地。在這股革命浪潮的推動下,14歲的康克清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股革命浪潮之中,加入羅塘鄉婦女協會,參加、組織羅塘鄉婦女運動。
從這一刻起,康克清便開始踏上革命的道路,開啟了一個嶄新的人生。
參加婦女協會後,因為康克清膽子大、點子多,很快她便被選為羅塘鄉婦女協會常任秘書。擔任常任秘書後,康克清身上的擔子也就越來越重,除了要主持鄉婦協的日常工作外,還要參加縣裡組織的巡視團,不時深入農村宣傳革命。
1926年,因為在宣傳革命工作方面表現優異,康克清升任區婦女協會宣傳委員,負責向全區婦女宣傳革命,號召婦女參加打地主分田地,並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婦女不纏腳。
1927年,南昌起義爆發,我黨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之後萬安黨組織就接到了江西省委、贛西特委的指示,組織農民自衛軍,訓練農民自衛軍,準備武裝攻佔縣城。
這時,康克清得知黨組織要組織農民自衛軍的訊息,沒有一絲猶豫,就帶著幾個小姐妹跑到了農民自衛軍的報名臺前,告訴農軍首長她們要參加紅軍。
農軍首長聽到康克清這些女孩子要參加農軍,笑著說道;“你們看,我們這裡站的都是男的,規定也不收女的,你們都是女孩子,先回去,等成立女子連的時候你們再來參加。”
一聽首長拒絕自己和姐妹參加農軍,康克清就有些不開心了,質問道:“女孩子為什麼就不能當兵?穆桂英、花木蘭她們不都是女的嗎?人家還領兵打仗呢?北伐軍裡也有女兵,女兵一樣也能行軍打仗,你們農軍為什麼不收女兵,你們真是封建老頑固。”
被康克清這麼一問,農軍首長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不過他也覺得康克清說得有道理,後來經過與其他農軍首長商量,決定破格將她們招進農軍。就這樣,康克清加入了農軍。
剛加入農軍不久,康克清就立了一個大功。
當時農軍缺少槍支,縣委就號召農軍戰士想辦法從國民黨反動派的手中奪取武器,康克清得知後,便號召姐妹從國民黨反動派手中虎口奪槍。
一天上午,康克清就等到了一個虎口奪槍的機會。
那一天,康克清帶著3個姐妹在羅塘灣南壩挖豬草,回來的時候,她們就看見遠處的蘆葦叢中零零碎碎躺著6個國民黨士兵,他們每個人身邊都放著一支槍。
這時,康克清就對著身邊的姐妹說:“一定要將這幾支槍弄到手,可是我們只有4個人,敵人有6個人,硬拼是不行的,我們得想辦法智取。”
經過一番思考,康克清就想到了一個絕佳的辦法,她先是讓一個姐妹快馬加鞭趕回羅塘鄉,向那裡的農軍首長彙報,讓他們趕緊做準備。
之後,她和另外2個姐妹就故意吵醒這些國民黨士兵,說要邀請他們去家裡吃飯,然後將他們引誘到農軍駐地。就這樣,康克清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讓農軍不費一槍一彈,就俘虜了6個國民黨士兵,還繳獲了6支槍。
1928年1月8日,萬安農軍在曾天宇、張世熙、陳正人等率領下,兵分四路,經過猛烈的進攻,終於成功佔領萬安縣城,建立起了江西省第一個縣蘇維埃人民政府。
然而,正當萬安縣的革命形勢越來越好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打擊讓萬安縣革命形勢急轉直下。當時,縣蘇維埃人民政府剛剛成立不到幾天的時間,國民黨江西省長朱培德便派遣所部第八十一團、八十二團數千兵力向萬安縣城發起猛攻。
因為實力相差太多懸殊,為了儲存有生力量,萬安縣委和蘇維埃政府只能被迫撤出萬安縣,轉入農村與敵人展開游擊戰。之後,國民黨反動派便開始在萬安到處搜捕、殺害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僅在羅塘灣石灰橋,反動派就殘忍殺害了上百位革命志士。
此時,康克清和其他未暴露的革命同志被迫轉入地下工作。
1928年9月中旬,毛主席、朱德率領紅四軍主力從湘南迴師井岡山途中,攻克遂川縣後,分兵來到了與遂川相鄰的萬安縣,時任紅四軍政治部主任陳毅率紅四軍第二十八團第三營來到了羅塘灣。此時,康克清得知有紅軍來到羅塘灣很是高興,當即組織群眾,為紅軍籌集糧食,並發動原來的農軍戰士與紅軍一同站崗放哨,偵察敵情。
四天後,陳毅準備率軍返回井岡山,這時得知訊息的康克清帶著幾個姐妹急忙趕來,找到陳毅,要求參加紅軍。聽到她們要求參加紅軍,陳毅本來是不同意的,因為她們的年紀都還小,而且還是女娃,但是當聽到康克清說:“人總是要死的,為革命而死,這樣很光榮。”陳毅大為敬佩,也就是打消了之前的那些顧慮,同意她們參加紅軍。
就這樣,康克清加入了紅軍,成為一名英勇的紅軍女戰士,並隨紅二十八團上了井岡山。
上山後,跟隨紅軍上山的同志被改編為萬泰遊擊大隊,康克清被編在萬泰遊擊大隊第一中隊。之後,康克清隨第一中隊駐守小井,負責把守小井一帶的路口,隨時監視敵人的動向。
1929年,康克清與朱德結為革命伴侶,這一年康克清18歲。
此後,康克清與朱德兩人在烽火硝煙中相互支援,相互鼓勵,攜手走過萬里長征,跨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親眼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並在之後積極投身到新中國的建設當中。
當然,康克清雖然是朱德的夫人,可是她後來取得的那些成就可不是因為她是朱德夫人,而是因為她的能力,以及堅定的革命信念。
康克清是紅軍中為數不多的真正指揮過打仗的女戰士,是中央蘇區赫赫有名的“紅軍女司令”,也是讓敵人恨得牙癢癢,但也怕得膽戰心驚的紅軍女指揮官。
1934年初,康克清在萬安與贛州之間視察黨務,途中遇到國民黨反動派的軍隊前來“圍剿”紅軍。此時,康克清臨危不懼,她親自帶領300多名紅軍戰士和地方游擊隊員巧妙藉助地形與數倍於己的敵人周旋,敵人被其耍得團團轉,不知東西南北,弄得很是狼狽。
當敵人疲憊不堪時,康克清就指揮部隊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突然轉過頭對敵人發起猛烈的進攻,猝不及防之下,敵人就被我軍打得狼狽不堪,叫苦不迭,大敗而逃。
經此一戰,康克清不但在紅軍內部威名赫赫,更是威震敵膽,被稱為“紅軍女司令”。
之後,敵人為了抓住她,不但動用了一個團的兵力,更是許諾:“誰能捉到紅軍女司令康克清,賞銀1000,官升三級。”由此可見敵人對康克清的懼怕與重視。
敵人氣勢洶洶而來,可殊不知康克清早已在敵人的必經之地佈下天羅地網,就等著他們走進口袋,然後將他們一網打盡。因為當時兵力不足,康克清在設下埋伏的時候,還巧妙地用了了一個計策:她讓戰士預先在埋伏的地方放上幾十個破鐵桶,然後又找來了很多幾百響的鞭炮。當敵人走到埋伏圈後,戰士們立刻將鞭炮點燃並放到了破鐵桶裡面。
一時間漫山遍野都響起了鞭炮聲,敵人不知道是鞭炮,還以為是炸彈爆炸聲,嚇得不知所措,到處亂竄。趁此機會,康克清指揮部隊突然向敵人發起進攻,最終敵人一個團被我軍全殲,就連團長都被我軍俘虜。
康克清不愧是威震敵膽的“紅軍女司令”,既英勇又有謀略,可謂是智勇雙全。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康克清作為紅軍女幹部,也參加了長征。
長征期間,康克清同紅軍男戰士一樣同吃同行同住,英勇無畏面對長征路上的各種兇險環境,及應對敵人的圍追堵截,儘管條件艱苦,任務繁重,但她從來沒有喊過一聲苦和累。
康克清充分發揚紅軍戰士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三次翻越終年積雪的雪山,走過荒無人煙的草地,面對前方的艱難,她豪邁地說:“雪山再高,沒有紅軍戰士的腳板高;草地再寬,沒有紅軍戰士的胸懷寬。”
1936年10月,康克清跟隨紅四方面軍走完了長征。與其他紅一方面軍女紅軍戰士相比,康克清走過的長征路要比她們多了一年的時間,也多了萬餘里路。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康克清大多數時候在後方工作,先後任晉東南婦女救國會名譽主任、中央婦委委員、解放區戰時兒童保育會代主任等職,但是她同樣為民族解放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她在後方積極發動婦女群眾成立婦救會和婦女自衛隊,組織廣大婦女踴躍投身支前工作,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積極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康克清歷任全國婦聯第一屆至第五屆常委,第三屆副主席,第四、五屆主席,第六屆名譽主席等職,致力於婦女運動和保護少年兒童權益事業。
1952年,康克清作為中國代表團團長出席國際保衛兒童會議。會議上,康克清呼籲反對侵略戰爭,保護中朝兩國兒童的生命,引起了與會代表的高度重視和積極響應;
1960年至1963年,康克清積極聯絡有關部門將2000多名孤兒和棄嬰送往內蒙古撫養,挽救了數千名孩童的生命;
1979年,康克清提出“四個現代化需要婦女,婦女需要四個現代化”的號召,為推動新時期中國婦女運動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60多年的革命生涯,康克清將自己的全部都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她為之傾注半生的民族解放事業和新中國建設事業,奉獻給了她深深摯愛的中國婦女與少年兒童事業。
1992年,康克清身患重病,彌留之際,她留下遺言:“什麼都不要。”意思就是喪事要從簡。簡簡單單的五個字,向世人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康克清作為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偉大與質樸,這種無慾無求的高貴品格,讓無數中國人為之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