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的人自古有之。在莊子《讓王》篇開篇提到堯本想禪讓天下給子州支父,子州支父說“我現在有幽憂之病,沒有心思和閒暇時間來治理天下,實在對此不感興趣。”文中的“幽憂之病”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抑鬱狀態。
到了舜的時代,舜也老了,還是覺得子州支父德高望重,是禪讓的最好人選,也去找到了子州支父,舜稱之為“子州之伯”。子州之伯說:“我的幽憂之病尚未痊癒,依然提不起興趣,只想治理好自己的身體,還是對治理天下沒有絲毫興趣。”
由此我們看出,抑鬱狀態的人往往很長時間走不出來,就連名聞天下的修行者子州支父也歷經堯舜兩個時代,還沒有完全走出來。再一點,抑鬱狀態的人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這個特徵非常明顯,哪怕天下都是他的,他也覺得好沒意思。
莊子提到最典型的一個抑鬱者是《庚桑楚》篇的南榮趎。可能莊子給起卻了一個諧音吧。“南榮趎”諧音“難容處”,很難能夠包容別人,也很難與他人相處的意思。
南榮趎一開始去找老子的一個學生——庚桑楚。想讓庚桑楚救救他。庚桑楚說“停止你的胡思亂想,抱神守靜,打坐修心,如此三年就可以走出來了。”南榮趎說:“你說的這些,我只能聽到耳朵裡,卻聽不到心裡去,道理我都懂,可是我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南榮趎早已經是生不如死的感覺,自己都沒有信心是否還能夠再活三年,哪裡還能打坐靜心抱神守靜?
庚桑楚也覺得南榮趎甚是可憐,於是對南榮趎說:“我乃小才,不能化你,你還是去南方找我的老師老子吧,他能夠感化你,能夠給你能量的加持。”
南榮趎只想從這種幾無人趣的生活狀態中走出來。於是他挑著乾糧,走了七天七夜到了老子的住所,希望能夠找到救星。
見到老子的第一面,老子就問他:“你為何帶來那麼多人?為何你的身後站著那麼多人?”南榮趎也嚇了一跳,不由得回頭往自己身後張望。明明是一個人來的,老子為何說帶了很多人呢?南榮趎茫然無措地看著老子。老子接著說:“你還沒有懂我的意思啊。”南榮趎此時一下子那種莫名的難受勁又突然湧上了心頭,“俯而慚,仰而嘆”,一會低下頭流著眼淚,一會抬起頭仰天長嘆,那種難受的樣子的確讓人心疼。
老子慈悲地對南榮趎說:“真是可憐啊,你一進來的時候,從你眉宇之間印堂之處,我就早已經看出了大概,現在我確定知道你是一個什麼狀態的人了。你看你那六神無主心不在焉生無可戀的樣子,就像親生父母掉進了茫茫大海之中,你哭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四顧茫然,無人可助,孤獨的你,手拿一根細小的竹竿,在海里戳阿戳,搗阿搗的,想把你的父母從大海里撈出來,那是怎樣的無助啊?又是怎樣的可憐啊。你也想做個正常人,可是你根本不知道怎麼做。”南榮趎愈發哭得不行,於是自己請求到老子的弟子的宿舍休息一下再說。
南榮趎這一休息就在房間閉門躺平了十天,十天後,梳洗完畢,強打精神再次拜見老子。老子說:“你現在梳洗得一塵不染,頭髮也是油光鋥亮紋絲不亂,但是我依然能夠感覺你的內心還是有髒東西在汩汩地往外流。”
南榮趎長嘆一聲:“我家鄉的人以及家裡的人,都說我有病,可我覺得自己沒有任何毛病,我甚至覺得什麼都看得很通透,所以看穿了就覺得什麼都沒意思了,活著也沒意思了。我現在不想聽什麼大道,如果您現在給我講道,那等於飲藥加病,只會讓我變得更糟糕。我只想聽聽衛生之經,怎麼能讓我睡著覺?怎麼能讓我不一陣陣地難受?怎麼讓我不會後背不時地發熱?”
老子說:“你能像嬰兒一樣嗎?什麼死活都給它放在一邊,嬰兒也不會考慮什麼是非恩怨,他該吃就吃,該睡就睡,不會擔心睡眠不好會崩潰,不會有那麼多的為什麼,這樣你就能找到心動力,心流的能量。你看嬰兒一天到晚好奇地看這看那,卻不會感覺到眼睛疲勞;嬰兒一天到晚用力地握著自己的大拇指,卻不會感覺任何疲憊,更不會手抽筋。那就是因為他的一切力量都是來自內心,而不是聰明的頭腦和有力的肌腱。你如果能夠試圖和自己對話,而不是求爺爺告奶奶的,就可以漸漸生髮心底的能量。”
南榮趎聽了也是為之一振:“這是衛生之經的最高境界嗎?我做到這樣就能夠完全走出來嗎?”老子搖搖頭:“還不是,這隻能讓你有所緩解,從中暫時走出來,但是不能保證你不會反覆。你需要做到不為外在利益所動,心甘情願地不爭不搶,於世俗之間,能夠和諧相處,沒有什麼看不慣的,你要勇敢地跳出來看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不爭不搶的情況下還是能夠好好地活下去。這樣一定會有很多機會莫名其妙地找到你,一定是越來越好。你內心裡不在感覺缺少什麼的時候,那麼就不會有任何外在的力量能夠傷害你,也自然不會有任何的痛苦。”
南榮趎此時兩眼放光,燃起了久違的生命力量。一下子有了醍醐灌頂法喜充滿的感覺,於是按耐不住喜悅地問老子:“這樣的境界就是得道的至人境界了吧。”
老子知道已經感化了南榮趎,老子繼續說:“這還不是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不是修來有緣人,而是能夠自覺覺他,自利利他,這才算得上全面覺醒。全面覺醒的人,他身邊的一草一木都能受到感化的力量,都能夠生機盎然。他的身邊不需要貴人出現,也不再有貴人出現,因為你就是一切眾生的貴人。禍亦不至,福亦不來,福禍無有,哪裡還有人為的災難和痛苦呢?”
老子至始至終都是在提點南榮趎,逐漸開啟他內心的覺知。
首先震驚他,只有這種雷霆之勢才能走進他的內心。
其次要讓他哭出來,因為人在抑鬱的狀態下最需要流淚或者出汗。
第三,給他切實可行可信的簡易方法。
第四,點燃給他接納自己和接納他人的能力以及對生命的渴望。
第五,給他生命的最高願景,自利利他的生命永恆的意義。
從南榮趎的身上我們也能看出抑鬱和焦慮的區別;
第一,抑鬱的人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提不起精神。焦慮的人往往是因為達不到自己的目的而煩躁不安;
第二,抑鬱的人不相信自己是抑鬱的,不知道自己是抑鬱的,甚至覺得自己像個福爾摩斯一樣,腦子賊好使,自我感覺眾人皆醉,唯我獨醒。如果一個人說自己抑鬱了,那他指定只是焦慮而非抑鬱。
第三,抑鬱的人有時跟正常人一樣,甚至也會笑得沒心沒肺,但是會突然之間不由自主地難受起來,彷彿撞到了鬼,沒有辦法控制自己,所以老子見了南榮趎第一面就直指南榮趎的內心,問他背後為什麼站著那麼多的人。而焦慮的人只是心裡上火,陰陽失調,不停地抱怨牢騷。這種焦慮是持續性的,除非達到了他的目的。
第四,抑鬱的人也會有暴力傾向,他們往往會選擇毀滅自己或者共同毀滅,而焦慮的人所具有的那種戾氣,只是針對別人的,不會針對自己。
第五,抑鬱的人一旦走出來,那就是脫胎換骨,是一場涅槃重生的歷劫,凡是從抑鬱狀態走出來的人,必定非同凡響。焦慮的人即便一時達到了目的,但是不久以後,他還會陷入更大的焦慮之中,不知道回頭,就永無寧日。
對照一下,你是抑鬱了呢?還是焦慮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