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道德經》:人生的大德之行,起源於對自身慾望的節制

《道德經》:人生的大德之行,起源於對自身慾望的節制

一、

人生有禍,禍患的根本多來自於奢侈之慾;人生有德,德行的表現多半是對於自我內心的節制。

《道德經》有一句話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意思就是說:如果人生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恥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有危害,因此才能夠長久生存。

人生如果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環境,那麼我們的主觀意識往往就是將這個客觀環境推向於極端的“主謀”,我們會在自己的主觀情緒、慾望的蠱惑下,使事物走向偏頗,就好像慾望對自身產生的作用一樣。

如果人生能夠做到一切適可而止,讓自身的狀態符合事物自然的規則,順其自然的發展和迴圈,那麼不管身處何種環境,都能簡單而平順。

但是當一個人過分貪圖名利富貴的時候,就會因貪慾迷失自我,將事物逐漸推向偏頗的地步,一旦人生的事物繼續發展,就會朝著對自己不利的對立面轉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物極必反。

而這一切都源自於自己內心無止境的貪慾,所以才有這樣一句話說“知足不辱”,當一個人知道適可而止,知道滿足的時候,自然能夠因為自己恰當的德行、言行,而使自己避開禍患。

《道德經》:人生的大德之行,起源於對自身慾望的節制

對於這個道理,《素書》之中也說過這樣一句話:絕嗜禁慾,所以除累。

意思就是:杜絕不良的嗜好,禁止非分的慾望,這是消除為外物所累的方法。

因為人有情感,有思想,所以就會有慾望,慾望存在是合理的,但是當一個人被無休止的慾望糾纏的時候,那麼自身一定會因慾望過度反過來被慾望所迷惑,從而傷害了自身。

這個道理不僅僅對於一個人,甚至對於一個群體,對一個國家都能適用。

比如在古代的時候,當帝王創業之後,為了使帝國大業能夠世代傳承,都會極力提倡以節儉作為家族言行之規範,不僅以此養身修性,而且還會以此來告誡自己的子孫,並希望自己的子孫能夠言聽計從,謹遵教誨,以保證帝國大業的傳承和有序發展。

而對於古代封建制的帝王社會來說,一旦帝王家族不能謹守節儉之風,一味沉溺於奢靡之中,那麼因此遭殃的不僅僅是整個帝王家族,甚至也會禍及國家。

就好像從古至今,那些因為飲酒過度,貪慾過盛而導致亡國的人士和君王不在少數,在一代君王隕落的同時,隨之而來的必然是禍國殃民的戰亂慘劇。

《道德經》:人生的大德之行,起源於對自身慾望的節制

二、

《容齋隨筆》之中記載著這樣一個事情:

唐代的高力士在唐太宗陵墓的寢宮之中,看到一個梳頭箱子,其中的物品是一個柞木梳子,和一個黑牛角的篦子,一個草根刷子。

高力士看到這些之後,就感慨地說:“先帝以身作則,為帝王樹立了好的榜樣,才讓天下一片繁榮,這隨身所用的東西,只留下這些,就是要傳留給子孫永保節儉美德。”

高力士就把這一切如實相告給了唐明皇,唐明皇來到昭陵之後,當時高力士跪在地上,雙手捧給唐明皇,而唐明皇跪著接受,那種莊嚴肅穆,以及對先皇留下這些節儉之物的恭敬之心是無法形容的。

唐明皇並且嚴肅地說道:“珍貴的夜光明珠,垂涎的美玉,都怎麼能和這些東西相比呢?”

於是就命令史官把這件事情寫在史冊上,並且開始勵精圖治。

但是後來時間久了之後,唐明皇卻迷戀上了奢靡淫穢的生活,最終導致安史之亂的爆發,甚至讓整個唐王朝從開元盛世快速跌落入難以收拾的地步之中。

雖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便有著大智慧的人身上也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點,但是區別就在於:真正有著大智慧、大德行的人能夠清醒地衡量自身缺點,讓自己守住人生最根本的底線,也就是說,他們身上存在的缺點,只是對人生並無太大影響的細枝末節。

而平凡眾生卻無法察覺自身問題的根源,使自己放縱於迷亂聲色的狀態之中,而這一切迷亂的根本,就是源自於貪嗔痴欲對人生的蠱惑。

人世間那些浮於表象的錯誤和問題通常不是問題本身,這些問題的根源都是來自於人生最根本的慾望,如果能夠使這些慾望適可而止的存在,才能還給自己一個清明安適的人生,這才是人生的福報。

《道德經》:人生的大德之行,起源於對自身慾望的節制

所以管理慾望最好的狀態,不是完全杜絕慾望,更不是放縱慾望,而是以節儉為之,以此使慾望適可而止的存在,讓凡事有個度,才不會因為葬身於慾望而有得失寵辱之禍,從而為人生避開危機和問題。

正所謂說“儉以養德”,財富物質永遠只是人生的輔助,它們可以幫我們塑造一個更舒適的生活,但是人不可無節制地沉浸於物質之中,一旦沉浸於此,不僅僅會膨脹無限的慾望,還會因為過度依附於物質而失去內心主宰,喪失了生命之中的本真狀態。

所以,以節儉為德,塑造正確的持家風範,這不僅利於自己一生,也更能以此影響自己的子孫後代。

作者|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8-09

相關文章

人生道路上且行且歌且從容

人生道路上且行且歌且從容
<人生從容> 賈平凹 著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賈平凹 賈平凹最新散文集<人生從容>出版後,引發讀者的關注,新書部分"段子"更是在網路上成為年輕人轉發的熱門. ...

修好一片心,守好這五個字

修好一片心,守好這五個字
老子<道德經>:"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用白話講就是,有足以稱雄的實力,而安守著柔和的狀態不露鋒芒:對萬事萬物都明察秋 ...

安史之亂後入蜀還是北上靈武——唐肅宗李亨的艱難逆襲之路

安史之亂後入蜀還是北上靈武——唐肅宗李亨的艱難逆襲之路
安史之亂後太子李亨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擇--沒有跟隨玄宗入蜀而是選擇北上靈武,李亨的選擇雖然看上去有點突然,但是也在情理之中. 太子這個職業的危險程度反差很大.如果皇帝仁厚,兄弟單薄,太子可以開開 ...

“我這輩子就是為研究藏藥而生”——記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魏立新
原標題:"我這輩子就是為研究藏藥而生" --記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魏立新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我這輩子也許就是為研究藏藥而生."說這句 ...

最頂級的自律:話不言盡,慮不過多,欲不過縱

最頂級的自律:話不言盡,慮不過多,欲不過縱
文/白楊 主播/雲灣 來源/樊登讀書(ID:readingclub_btfx) 羅斯福曾說: "有種品質可以讓人在碌碌無為之輩中脫穎而出,不是天資,不是教養,而是自律." 生活中, ...

坐月子的仇真的會記一輩子嗎?
說一個在醫院簡單的事吧. 老太太躺病床上,兒媳婦就直接把粥潑在被上了,然後說:"哎呀,手滑了." 老太太兒子就怒了,就喊:"你有病是不是?" "我坐月 ...

真正拉開人與人的差距的,是“精神上的自律”

真正拉開人與人的差距的,是“精神上的自律”
哲學家尼采曾提出過一個著名的"精神三變理論". 意思是說,一個人真正的成熟,往往要經歷精神上的三次蛻變. 一變是成為駱駝,別人說什麼,自己就做什麼,在人生路上負重而行. 二變是成為 ...

心態不好,能力再強也是個弱者

心態不好,能力再強也是個弱者
曾經有位哲人說過:"你的心態就是你的人生."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控制將遭遇什麼事情,但我們可以控制在遭遇事情的時候,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 我們無法去改變別人,但是,我們卻可以透過 ...

“性惡論”清理(一)

“性惡論”清理(一)
長期以來,由於各種"性惡論"的泛濫,以及現實社會環境的異化,使得人們大都對人性惡的思想情有獨鍾,尤其是在上世紀90年代那場關於"人性本善,還是本惡"的辯論會上, ...

老山勇士出征壯行酒,有的戰士人生第一次喝酒又是告別人生的酒

老山勇士出征壯行酒,有的戰士人生第一次喝酒又是告別人生的酒
在古時,壯士出征喝壯行酒,這在影視鏡頭裡常常可以看到:但我軍軍隊管理條例明確規定,戰士在軍營裡嚴禁飲酒!就在收復老山戰鬥時,老山主攻營118團三營在戰前誓師大會上,被稱為鐵血營長的臧雷就"違 ...

人生自修:美名完節,與人則遠害全身;汙行辱名,歸己則韜光養德

人生自修:美名完節,與人則遠害全身;汙行辱名,歸己則韜光養德
完名美節不宜獨任,分些與人可以遠害全身:辱行汙名,不宜全推,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 --[明]洪應明 <菜根譚>一書,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中思想精華的彙集.匯人生感悟之精粹,聚生活智慧之精妙 ...

學習《道德經》,體味人生(十九)

學習《道德經》,體味人生(十九)
<道德經>十九章從字面上很容易讓人費解,聖人.智慧.仁義.巧利往往是現在人所倡導的,為什麼老子先生卻不看好呢?只有一個原因,它們阻礙了道行天下,起到了負面的效應.在什麼情況下,會背棄大道呢 ...

王陽明: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王陽明: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作者:慕璽,來源:唐詩宋詞古詩詞(ID:tsgsc8) 一百多年前的一天,在殲滅德國海軍的慶功宴上,日本軍神東鄉平八郎獲贊無數,他卻拿出自己的腰牌讓眾人贊它,只見腰牌上赫然寫著:一生俯首拜陽明. 王陽 ...

鬼谷子:說話的方式,決定人生的運勢

鬼谷子:說話的方式,決定人生的運勢
01 內方外圓,隨機應變 內者,進說辭也.揵者,揵所謀也. 欲說者務隱度,計事者務循順. 陰慮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 --<鬼谷子> 想要說服別人,就不要直來直去,這樣只會傷人.學會委 ...

人生十商,唯“德商”決定人生命運

人生十商,唯“德商”決定人生命運
人生十商,體現著人的綜合實力.雖然,絕大數人看重的是智商和情商.但我們更應該深刻地看到,唯"德商"才是決定人生命運的關鍵因素.所以,"德商"為十商之首. &qu ...

老子智慧人生:揣而銳之,不可長保,凡事適可而止,物極必反

老子智慧人生:揣而銳之,不可長保,凡事適可而止,物極必反
老子在<道德經>第九章中寫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鋒芒顯露,銳勢難保長久. 也就是說,做人啊,不要得寸進尺,要懂得 ...

《三國演義》:智者善動,愚者妄動,庸者不動,行動決定人生走向

《三國演義》:智者善動,愚者妄動,庸者不動,行動決定人生走向
三國時期,有縱橫捭闔的奇謀秘策,也有力拔山兮的武藝絕倫,有堅守不渝的仁義道德,也有死而後已的人格光輝.魯迅說:"三國時的英雄,智術武勇,非常動人."英雄們的"智術武勇&q ...

鬼谷子:說話方式,決定人生的運勢
內方外圓,隨機應變 內者,進說辭也.揵者,揵所謀也. 欲說者務隱度,計事者務循順. 陰慮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 --<鬼谷子> 想要說服別人,就不要直來直去,這樣只會傷人.學會委婉勸諫 ...

道德經全解--第四十三解

道德經全解--第四十三解
第二十二章 :聖人抱一 [原文]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散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