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當人到了三十歲,我們都需要成家立業。當人到了四十歲,我們都會變得不再迷惑。而當人到了五十歲,相信我們都“知天達命”。
可這樣的說法,終究是古人的說法。而在當下社會,大多人到了四十歲之後,其實越活越感覺到迷惑。
現代社會的壓力在不斷增大,生活的情況也愈發變得複雜,家庭的矛盾也在愈發增多。這個時候,相信每個人都活得狼狽不堪。
面對人生的40歲,我們該怎麼辦呢?
40歲後,那些真正有遠見的人,他們都戒掉了這10件事,從而浴火而生。願你也能做到。
01
40歲後,不能做“冒險”的事兒。
在很多人眼中,唯有懂得冒險,才能賺到更高的利潤。不過,一切的冒險,當中都存在著“失敗”的風險。
如果你是有錢有勢的人,那你自然可以大膽地去冒險,因為有錢人輸得起。可如果你是普通人,還是腳踏實地最好,因為普通人輸不起。
過分冒險的事兒,不適合普通人去幹。而腳踏實地,才是最好的選擇。
02
40歲後,切勿“對不起”自己。
我們不妨思考這麼一個問題,在這個世上,我們到底最對不起誰?
很遺憾地說,我們沒有對不起別人,恰恰對不起自己。大多人這一生,都為了別人而活著,而沒有想過為了自己而活。
人生只屬於自己,而不屬於別人。因此,我們就該對自己好一點,聽從自己的心意做人,切勿活成傀儡的模樣。
03
40歲後,別再“用命換錢”了。
在如今這個社會,大多人都有這麼一個習慣,那就是“用命換錢”。
這樣的做法,其實大錯特錯。試想,到底是生命重要呢,還是錢財重要呢?肯定是生命和健康最為重要。
有了生命,我們才有享受生活的機會。而失去了生命,就算我們再有錢財,也不見得有任何意義。
04
40歲後,別忽視了自己的“心理問題”。
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大部分中年人都會面臨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抑鬱”的心理問題。
在現實中,患抑鬱症的中年人在逐漸增多。這,便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心理問題是眾多矛盾的根源。
心態好,那我們才能活得幸福。而心態不好,哪怕我們成為了千萬富翁也會活得不幸。
05
40歲後,別招惹爛人爛事。
《增廣賢文》有言:“閒事莫理,無事早歸。”
面對爛人爛事,我們還是要敬而遠之,切勿讓爛人爛事沾染在我們身邊。否則,受到傷害的依舊是我們自己。
所謂“人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便是這個道理。也許,做人冷漠點,這看似很無情,可實際上卻是一種明智的做法。
06
40歲後,要有“斷舍離”的觀念。
為何人們的煩惱會增多,日子也會過得不太好?
就是因為我們身邊存在太多的“垃圾”,從而造成了“垃圾圍城”的局面。試想,一個人的身邊全是垃圾,那這個人還能過得好嗎?
當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該有“斷舍離”的觀念。斷絕和自己無關的事物,將其一掃而空。如此,我們才能安穩到老。
07
40歲後,別對家人存在“偏見”。
對於普通人來說,最後的歸宿,到底在何方呢?其實,我們的歸宿就是“家庭”。
家庭中的關係,雖然很複雜,可它卻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不能平衡家庭的關係,那我們就不能平衡外在的人際關係。
對家庭好一點,對家人溫柔一點,少點不必要的偏見。也許,我們能越活越幸福。
08
40歲後,做人別太“善良”。
有句話我們都聽說過,要給自己的善良加點鋒芒。
在這個“黑白交融”的世道當中,既存在著君子,也存在著小人。如此,我們就得“靈活做人”。
對君子善良一點,這沒問題。可是,對待小人,我們就必須“決絕”一點。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守住內心的善良,也讓自己不受到傷害。
09
40歲後,要懂得“悶聲發大財”。
很喜歡這麼一句話:“扮豬吃虎,悶聲發財。”
不論我們有著多大的本事,我們都不能夠輕易顯現出來。因為做人過分狂妄,最後只會被人針對,受人排擠,成為角落中的一員。
做人,該低調的時候要低調。只有我們做到“低調行事”,我們才能悶聲發大財。
10
40歲後,別再“急躁”做人了。
曾有人說過,如今的中國人,被困在“忙、盲、茫”的迴圈當中。
每天都忙忙碌碌,也還是不知道盲目做人到底有何意義,於是乎便陷入到了迷茫當中。
其實,我們不需要過分“急躁”,不需要讓自己過分“忙碌”。有些時候,讓自己輕鬆一點,放慢自己的腳步,相信我們能越活越舒心。
文/舒山有鹿